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2015-05-30杨彦忠��
杨彦忠��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无论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完成高考备考重任,高中语文教师要启迪智慧,发现不足,寻求对策,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一、拓宽知识宽度,做触类旁通的杂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传统技能,还需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全信息条件下成长的学生和传统教育模式不相适应,决定了教师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都是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积累专业知识,加强专业修养,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思想的高度,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温度,更有价值。
高中语文教学的外延是可以无限扩展的,而语文课堂的情感体验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更进一步说,教师的情感是孕育学生情怀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生命质感的人,要唤醒并促进学生文化生命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告诉学生一个结论和答案并不难,难的是引导学生把对结果的认识上升到文化欣赏和道德建设的高度,以此来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考虑语文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除了学科知识要过关,确实需要样样都懂些,做一个触类旁通的杂家。
二、提高课堂三“度”,实现教育三“观”
课堂上,按部就班是必要的,但打破预设更显魅力。教案是静态的,而课堂则应该是动态的,教学的魅力之一就在于不确定性与动态性。不确定因素出现时,调整和掌控课堂真的是对教师底蕴和应变能力的考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次备课之前,都要认真思考课堂提问是不是能帮助学生提升思维,都要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是不是学生真正该懂又不懂的。
有效课堂应注意提高三“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学生学习过程的兴奋度。让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显现出生命的活力,从而实现教育三“观”:“让人成为人,让人实现人性完善、人格完整、人情完美”的教育观;“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学生观;“帮助学生提升终身受益的语文能力和修养”的学科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教书育人,最为重要的不是怎么教,而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所得或所学是否有利于其终身的学习及发展。
三、让学生动起来——以读促悟,以悟促写
让学生动起来,诚然是一个符合新课标的好主张,这里的“动”主要指学生大脑的思维运动,即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使其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状态。
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什么?是读书。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是靠读书读出来的;文化品位、审美能力、知识视野、时代精神、民族品格同样是靠读书读出来的。因此,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有效的动态语文课堂,一定要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有感情的朗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挥“读——朗读——品读”的作用,以读促悟,以悟促学,让师生走进轻松、快乐、高效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真正沉浸在文本之中,他们的精力高度集中、大脑高速运转,以至于达到了“忘情”的状态。只有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情感才有最深切的体验,才能达到“胸中自有纵横沟壑而又未形于色”的境界。只有这样的课堂我们的底气才会更足,才能授学生以渔,才能游刃有余地从事语文教学。
四、教师眼中有人,学生才会心中有情
作文教学最应该培养的是一种人文情怀,是学生感悟生活、心灵成长、生命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去感悟去发现,而非只教他们语言技能、叙述模式和布局谋篇等外在形式。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哪怕是形式稍大于内容,也会使学生的作文变得苍白空洞。因此,一堂优质作文课,要真正体现“站得高,看得远”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师站在文化和生命的高度来审视作文教学,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关注学生的存在和发展,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世界的发现、对自我的发现、对他人的发现,学生才能介入生命,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说真话,抒真情。教师应真正做到眼中有“人”,时刻不忘引导学生尊重人、关注人、为了人,以此激发学生心中那份真情。
窦桂梅老师说:手执语文课本,立足于学生中间,语文老师,你就是道德建设的承载。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呼唤一种具有创造能力的健康个体的出现,已成为基础教育的最强音。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落实在语文学科,必然要求我们拥有新的视野,采取新的策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学生,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总之,教学是一个无止境的、成长的过程,我们只有朝着卓越不懈努力,才会不断取得进步。相信只要师生共进,就能构建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河北省南宫市南宫中学(055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