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圆”的艺术
2015-05-30陈曦
陈曦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圆”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因此就如同受到西方宗教影响的追求“直”的芭蕾一样。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具有古典风格,有人把中国古典舞说成是古典艺术。
关键词古典圆
一、在中国古典舞中“圆”的体现
1、中国古典舞的形态特征
“形”是指形体外部的动作。它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就古典舞本身而言,它离不开不法,舞蹈中的不法不同于生活中的自然走步,它是艺术家通过长期实践提炼出来的赋予极强的表现力和独特风格韵律的技术动作。圆场走不好,会对组合和剧目起破坏作用。圆场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连接动作,在组合、变奏和剧目中,经常要运用它作为跳、转、翻和舞姿的连接。“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圆场”对“形”的表现具有重要作用。
2、中国古典舞蹈的体态特征
“圆”的审美特征显著地体现于古典舞的静止姿态上。包括基于手位和舞姿造型。无论是肩膀按摩、顺风旗还是提襟、托盘,都要求舞者的手臂线条弧形弯曲,而且多数情况下是双臂双向弯曲,从而呈现出古典舞的圆润的曲线美。不仅舞者伸出的手臂是略带弯曲,甚至于指部的各种造型,比如“兰花指”、“剑指”等等也需要呈现弯曲状。通过舞者从肩膀到指尖的道道弯曲,我们看到了一条条无限向外延长的曲线。这些曲线不仅有助于提升舞者的身体美感,也鲜明地体现古典舞网曲流畅的特色。
3、中国古典舞的神态特征
“神”在这里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中国文艺评论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无论谈诗、论画、品评音乐、书法都离不开“神韵”二字,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在“形”与“神”的关系中,神处于首位,“以神领形,以形传形”,正是这种意念情感造化了神韵的“韵”。可以说,没了“韵”就没了中国古典舞。
二、圆在古典舞作品中的体现
1、当代古典舞的运用与体现
以古典舞踏歌为例,从出场开始就尤其注重线条的流畅,从头到尾的动作中没有粗线条的流缮。从技巧的角度来说,并没有搞难度的炫技动作,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编者对音乐、对情韵的准确把握,抓住了古典舞的魂——“圆”。踩关节处的勾、撇;小腿膝关节处的跨、扁、大腿髋关节处的环动等细节性动作使舞蹈看起来极具美感又韵味十足。在很多古典舞舞蹈作品和大量的舞蹈实践中,我们最深刻的体会到“圆”对十情韵美德重要作用往往在于细节之处。如手臂的弧度、手指的造型、腰部的弯度以及各个动作之间的连接线条,即便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圆场”,也蕴含着极丰富的形态和韵律。
2、古代舞蹈的体现
“圆”的历史淵源流长。在我国汉唐画像石、壁画等古代造型艺术以及存在和述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物资形象。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汉戚夫人的“翘袖折腰”等等。这些优美的舞姿造型极为生动的体现了汉唐舞的曲线之美。闻名于世的敦煌舞中“反弹琵琶”造型也蕴含着伎歌舞技能的高超。这个历史悠久的极富美感的舞姿里面含有圆形:第一个“圆”是舞者自身形成的曲线。弹琵琶舞伎,发髻高从,腰部纤细,臀部后翘,上身前倾,身体呈现出优美的“圆”。第二个琵琶和舞者身体一起构成的反“圆”。舞者左手置于身后,反握一把从右肩一直斜伸到脑后的琵琶,右手作反弹状,头部和琵琶一起形成造型。第三个“圆”是指舞者的配饰。一条丝制柔软的帛带,从肩上绕过手臂,卷曲成优美飘逸的“圆”形曲线垂落于地面。这三种不同大小的“圆”形构成了我国古代最优美、最有特色的女性姿态。而“圆”形本身就是一种瞌线。敦煌舞蹈之所以受到广泛喜爱,与其传递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有着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圆”形舞姿还是长绸灵活运用,都显现出了圆在我国古代的运用。
三、圆对古典舞创作的影响
1、舞蹈表现力体现古典舞的精髓
圆之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典舞的审美趋向,中国古代乐舞中,早有佛教色彩的舞蹈。从今天源自佛教文化的敦煌舞来看,它不同于周时礼乐的凝重典雅,汉时俗乐的质朴张扬,它继承了唐乐舞的传统,形成曲中求圆的艺术特征,充分彰显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将圆润,细腻充分体现。在石窟壁画上,飞天、伎天乐、天宫伎乐、金刚等以宗教为载体的舞蹈形象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所反映出的是佛家超现实的思想观念,随着对敦煌艺术的挖掘,飞天、敦煌彩塑、丝路花雨等优秀舞蹈作品横空出世,这些舞蹈作品的动作原型多是来自石窟乐舞形象“三道弯”舞姿以及优美的手印与婆娑的长绸挥洒传递着圆的审美语言,舞蹈不管是在表情服饰,还是在形态造型上,都继承了圆相之美,圆融之美,圆寂之美。
2、古典舞体现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中国古典舞体现了中国人自己的思维,古人认为,“气”的消长是天地万物生成、运动、变化的根源。系辞传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王充云:“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说明天地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气”,而人为“物中之物”,其生命之本亦乃“气”。“气者。身之充也”。在这个意义上,舞蹈可以看作是“气”与“气”发生关系的艺术活动。我们中国人以“圆”为审美中心的独特的美学观点自始至终没有改变。民族的哲学理念形成了以“圆”为核心的运动路线。“圆”就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的方式、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艺术的审美核心。中国古人的世界观:天圆地方中国古人的人生观:天地君亲师中国古人的价值观:中庸在舞蹈中的体现举例。
中国古典舞“万变不离其圆”的审美特征与中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中国古典舞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炼审美特征,民族的思维模式直接影响到古典舞的艺术营造。“万变不离其圆”是中国古典舞最显著的审美特征,无论是静态的造型,还是动态的运动轨迹,都映射出民族“尚圆”的精神与智慧,民族的文化模式促进料中国古典舞“万变不离其圆”的审美特征的形成。
(作者单位:辽宁歌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