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5-30李月辉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职专业语文

李月辉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却没有因此得到重视,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不少人认为高职院校只要教会学生一项专业技能就行,以便他们一踏上社会便有“用武之地”,语文学不学不重要。这种认识不仅来自学生,也来自社会,甚至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存在这种认识,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就可想而知了。正确定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是我近几年一直在努力尝试的。

一、明确思想认识,更新教学观念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但决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专业技术培训,前者是基于大量基础学科学习的,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办学宗旨的体现,而后者只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高职教育若等同于专业技术培训,那就无法显示自己的优势、特色,无法经受住时间和社会的考验的,最终必将在形形色色的培训学校“合击”之下失去立足之地。语文学习是其他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它的作用是隐性的、间接的。扎实的语文功底包括观察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都会对专业技能的提高与日后就业产生积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所开的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其目的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帮助修课同学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应在新生上课的第一天起,就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同时还要让他们明白语文课不仅可以学到必要的语文知识,还可以学到其他学科无法学到的知识,比如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明白学好语文对以后人生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萌发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树立“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观念,对语文“乐之”“好之”,语文学习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

传统语文教学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课堂设计逐句逐段挖掘、分析,学生只能被动的听和写,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忽视学生是独立的主体与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心理需要这样一事实。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现状,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授课过程中尽量缩短讲析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大力开展实践课教学,让学生进入独立的言语活动实践中去,使其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教师通过精心策划,重点阐述、引导启发、设置情境、集体讨论等形式,彻底改变师生之间纯粹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通过师生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学善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地说,可作以下改进:1.教师可采用专题的形式。如今高职语文课的教学时间较少,不可能像中学语文教学那样逐篇讲解,而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以点带面地教学是较为可取的。2.适当增加文学欣赏课。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可增加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及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鼓励创新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应大力支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肯定那些敢于提出不同观点的同学,然后带领全班一起去分析,共同感受,理解文中的美的意蕴,从而使学生内心世界充实、丰富、健康。平时教师还要特别关注热点文化现象,并及时引入课堂。3.开拓创新,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如运用多媒体,语音室,甚至电影院,贴近生活,使学生能深切体会到语文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气息。从而变枯燥单一的口头分析为生动活泼的双边活动。

三、与其专业相联系,注重教学实用性

如果说,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功课的基础,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那么,高职语文应该是高职生们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是他们现在学习,将来工作和科研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科。因此,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来看,高职语文应该具备其独特的功能。教学目标之一便是实用、实践以及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高职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高职语文教学应根据其专业性质,面向市场,针对学生实际,大胆调整教学内容,切实把教学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上来,将目标瞄准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上来,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因此要求高职语文教师在加强自身文学修养的同时,还要了解所教专业的特点,不断搜集此类专业的新知识、新信息,并用这些信息丰富语文教学。例如我在给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上语文课时,就给学生灌输这样的认识:销售产品之前先要销售自己。在教学中,我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现场表演和表现,不停地变换自己角色,以适应不同情景。

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目前我们高职语文使用的教材中,有着不少风流蕴籍、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负载了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若能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能在思想上给学生启迪,在感情上给学生熏陶,在审美上给学生以愉悦,给学生精神世界以多方面的、深刻而细腻的营养。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应该注重人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人、成才。所以,探讨人生的话题,也就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方面。因此,如果我们要想最大程度的利用好语文的德育教育作用,就必须先对自己关于文学思想、文学内涵思想进行净化,发掘每一堂人生课的本质,离开了这一点,语文的德育渗透就无从谈起。当学生认识到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启发和引导他们树立良好人生观的科目的时候,语文才能充分发挥其人生教育功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将大大超越单纯的字词句的认知,而且,在人生理解的过程中,对语文的认识也更深入、更透彻。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好的高职语文課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近几年就业的高职学生反馈的信息表明,日常工作中,一些技术层面上的东西相对比较好的掌握,同一工作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往往是文化(包括文学素养在内)方面“软实力”较突出者。高职语文教师应该以提升学生“软实力”为已任。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专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