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思路

2015-05-30陈耕苗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传统

陈耕苗

摘要新媒体的运用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完全应对当下的媒体环境,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思考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新思路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手机、平板等新媒体工具逐步走进了高校,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环境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完全应对当下的媒体环境,需要各个思政工作者的共同思考。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1、新媒体丰富了思政教育内容

高校传统思政教育的工作内容主要依靠书籍、报刊等,这些内容一般信息量局限且滞后,常常出现内容和现实不相符的情况。这给思政教育带来了一点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技术逐步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更加便捷的获取最新的海量信息,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学习的内容也更加丰富。通过媒体,学生可以获得国内外的最新新闻,能够涉及各个领域,通过网络的筛选,可以便捷的选择自己的感兴趣的内容,需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让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高效。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阅读国内外的权威的专家老师的实时文献,可以跟全球的朋友实时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因为新媒体的发现变得更加丰富。

2、新媒体变化了思政教育形式

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使得信息的传播从单向变成了双向,海量的资源也使得高校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新媒体环境颠覆了传统严肃的教育形式,轻松的环境之下,高校大学生可以更加自主的选择教育内容,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会更加明显。同时交互性还可以使得大学生及时反馈信息,从而在教育双方形式良性的互动。新媒体环境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双方的关系更加趋于平等,大学生的自主性逐步提高,大大弱化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使得传统的思政教育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3、新媒体更新了思政教育手段

传统教育形式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以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为主,通过课堂讲授、班团会、课后谈心等方式进行。方式比较单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制于此种形式之下,教育者单一时间进行思政教育的覆盖面有限,受教育者获得针对性教育的机会比较少,此种情况下的思政教育主要是以抽象的方式来进行。使得很大部分思政教育工作停留在形式至上,无法细致成效甚微。在新媒体环境之下,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载体更加多元,空间时间都不成影响。思政教育可以从传统的现实空间延伸到虚拟的网络空间,通过无线网络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教育。新媒体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新媒体一起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手段更加多元,同时也更有成效。

4、新媒体提高了思政教育时效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采用现实的沟通交流,这个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而使得效率低下。利用新媒体进行交流就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空间时间在此時都不成问题,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就问题和思政工作者进行沟通,虚拟的网络空间使得师生间的交流也更加顺畅,大大减小了教育双方的现实隔阂。受教育者能够更加轻松的表达真实的想法,能够没有顾忌的表达困惑、苦恼,拉近了教育双发的心理距离。通过此种方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能更真实更迅速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问题能够更快、更有针对性的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时效。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新思路

(一)提升媒体素质

媒体素质已经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之一,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环境的需求。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下高校学生信息交流、学习休闲等活动的重要载体,如果高校思政工作者不能随之进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媒体素质,也就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会大大减低。

(二)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的目的是不变的,但是教育的方式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当今网络不断发达,信息化不断迸发,新媒体使用越来越平常的当下,传统的教育观念已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教育观念是当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教育者针对当下受教育者的现况,转变适合他们的教育观念,做到有针对性,才能使得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展开。

(三)创新工作平台

传媒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靠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形式是传统的面对面谈心、班会等,但是在新媒体发达的当下,思政教育的平台不仅仅是局限于现实的环境之下,如QQ,微信、微博等载体都能成为当下思政教育的新平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只有据此不断创新工作平台,适应科技发展的节奏,才能更快的走进受教育者的内心,进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邓倩文.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师范大学,2011.3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李媛媛.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4).

(作者单位: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