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校学生学习管理的艺术
2015-05-30雍照章
【摘 要】学生的学习管理是指向学习的本质和学生内心深处的。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情,教师进行学习管理时,必须深入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认识学习管理的细致性与复杂性,讲究学习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6-0048-02
【作者简介】雍照章,泰兴市职业教育研究室(江苏泰兴,225400)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教课程。
学习管理包括课内与课外的学习管理,通过对学习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价,使学习程序化、规范化,让学生从勤学、会学到好学、乐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管理指向学习的本质,即学习主体通过阅读、听讲、观察、讨论、实践、思考等行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的过程。教师要使学习管理真正有效,必须对“学习”有深刻的认识,掌握学习的特征与规律、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背后蕴含的思维与思想,进而推进学生真正理解自主学习,让学生明确课程的多重内涵、实现课程的完整价值。学习管理必须指向学生的内心深处。中职学生普遍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大多数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个体的学习特征各不相同。学生的这些特征是其精神、情感和思维等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所以,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实时掌握学情,有效利用学情,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一、唤醒的艺术
在“考高中比考大学更重要”的年代,多数学生“上职业学校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进入职校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生涯中普遍受到过冷落、斥责、讽刺和挖苦,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这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了伤害,学生也对之前的“教育”形成了一定的“抗药性”。职业学校如果依然如此管理学生的学习,不但没有效果,还会产生更大的负面效应。解决思想问题、解开心结,必须有能够打开心灵的钥匙。
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教师必须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深入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用爱心激起信心;以积极的方式进行思想引导,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用学生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以身作则感染学生;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如鼓励、激励、奖励、表扬与启发、点拨、“吊胃口”等,适时开展系列化、专题性的、学生理解并积极参与的理想、信念、道德、励志等引导活动,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唤醒并激发学习动机,重新树立学习信心,确立学习目标,鼓起学习干劲,让学生心中拥有广阔的、多维的、创造性的、可以到达的空间。可以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从“权利与责任”的讨论入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责任心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通过与每个学生进行单独系统化谈话,让学生找到自己擅长的东西,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回自信,并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愿望,据此与学生商定一个个性化发展目标。当然,还要通过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习过程是一个必须付出艰辛劳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困难与机会、成功并存的过程,要正确面对并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调节不良情绪,培养学习毅力,形成对学习成功的向往。
走進中职生的内心世界,“唤醒”中职生学习意识并非易事,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要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才能使学生动心、动情。
二、方法的艺术
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教师的责任是教育,角色是指导员,不仅要有思想与热情,还要讲究艺术与技巧。艺术是精神与生命的积累,技巧产生于“机缘+需要”。对中职生的学习管理,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一是教师管理学生的学习,“顺心”与“敦行”相结合。“顺心”是指解除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内在的遮蔽与抑制,引导学生心向学习;“敦行”是指制约学生学习上的不良行为习惯。二是师生共同管理学习。教师指导学习管理的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师生共同解除学习过程中各种外在的束缚,让学生“会管、会学”,使学习管理变得简单。三是学生自主管理学习。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好学、乐学。学习管理没有固定模式和万能钥匙,需要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自我中心出发,从学生的心灵自由出发,在典型的学习活动中找寻学习管理的操作法宝。知识、技术、道德的存在方式影响其学习形态,要根据不同学习形态、学习类型采用相应的学习管理方法。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类型的分类,学生是变化的,学习类型也是发展变化的。帮助每个学生找出学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挖掘潜能,确定解决方法,形成“各不相同”的学习管理方式,实行个性化学习管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陪伴、协助、督促下探索,不仅习得相应的技能,更掌握受益终身的学习管理方法。
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方法不当是中职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条文式规定的“习惯”和“方法”对中职生没有任何作用,需要在具体学习内容、具体学习情境中进行系统性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感悟、自发改变,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从典型内容中提炼并领会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如,针对中职生“大多不喜欢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做中学”——以“做”促进学习的发生,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为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学而时习之”,画思维导图——“知识树”,让自主学习的内容更系统;为培养自主意识和互助合作品质,选择有利于引发学生兴趣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探究过程从课内延续到课外,等等。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如,进行独特的、有诱惑力的问题交流,交流是自由的、深入的,交流空间是自主的、开放的,以激趣益智;开展角色体验式、经验分享式、问题推进式学习;学习与工作相融合,把学生“带入食物丰富的下一个牧场”;根据中职生的心理机制,设计可选性、探究性、操作性强的作业等等。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强化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以提高学习能力,加快转变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行动中自我发展,快乐健康地成长。
快乐学习、寓教于乐固然好,中职生需要快乐和自由,但也需要规则和约束。尤其是针对不良的学习习惯,师生需共同制定学习规范、建立课堂常规,并予以监督。对不良学习行为必须及时批评与纠正。批评和表扬是相辅相成的常态化教育手段,但都要讲究艺术性,批评与矫正的基础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信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善意与爱,表扬不能是廉价的赞美,更不能养成只听得进“好话”的习惯。
三、理解的艺术
学习管理是重要的也是复杂的。考学生学过的内容出错,订正后再考还错,原因是没有真正“学进去”,订正也没有“正过来”,这种现象较普遍。正如职业学校的教师常说的,“如果说一遍就听进去的话,学生就不来职业学校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社会、家长、老师过分追求、崇拜直接效益和急功近利的牺牲品。要改变学生多年形成的不专心学习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何况还有责任心、意志力、道德感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进行教育和耐心地进行引导,要理解并包容中职生的不足。职业教育的幸福在于我们理解了职校生,职业教育的不幸在于我们误解了职校生。理解是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