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未成年犯罪

2015-05-30王诗奡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犯罪心理矫正犯罪

王诗奡

摘要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发展状况关系着国家的兴衰。然而近年来未成年犯罪却愈演愈烈,我国3亿多未成年人,未成年犯罪情况不容乐观,其社会危害性日趋加剧,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是一个需长期应对的难题。是否能很好地应对未成年人犯罪关系到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安宁,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具体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起因以及应对之策,对于我们做好工作大有裨益。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犯罪心理特点原因预防及矫正之策

未成年人犯罪是全世界法律界都较为关注的一个现象,也日渐变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生活压力变大,也使家长没有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先进的犯罪技术。未成年人犯罪愈演愈烈,社会危害性日趋加剧,已成为“当今之患,未来之忧”,因此研究未成年犯罪的特点以及深层次地剖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的办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

我国司法一直极为重视对未成年犯罪的预防以及矫正,并借鉴和采纳了一些国外的经验和作法,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于1999年11月1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的施行为未成年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并且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我国的刑法也对未成年人较严重的几类犯罪做出了规定,《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滿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据此,可以看出我国对未成年犯罪的重视。但这些都是笼统的规定并不能很好地预防及矫正未成年犯罪,所以要从产生的原因中综合分析出应对之策。

一、未成年犯罪的特征

未成年犯罪有有别于其它犯罪的独有特点。根据相关的统计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犯罪出现犯罪低龄化、犯罪团伙化、犯罪残忍性等特点。这主要由于经济的发展使未成年人的生理年龄提前,而且处于现代科技的优势环境中他们较为容易接触到先进的犯罪理念,也很容易从网络上学习到犯罪的手段。未成年人一般处于集体生活当中,而未成年人思想可塑性强、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很容易受到交叉感染,逐步形成犯罪心理、强化犯罪心理并最终导致共同犯罪案件的发生。未成年人年龄较小,犯罪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刺激或者出于逞强好胜的心理,因为缺乏辨别的能力未成年犯罪还呈现出残忍性的特点,在犯罪过程中往往不计后果,而且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叛逆心理,并且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犯罪手段较为残忍。

二、未成年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是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现代社会中,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和控制功能日渐削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就此失手。离婚率增高以及留守儿童增多等因素都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使他们的情绪产生波动,而此时若没有很好的指引很容易导致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此同时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思想也乘机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直接浸染未成年人,而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也并没有有效地监管这一现像,这很容易使他们走上犯罪的不归路。现在的学校教育更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以及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引导。当然,外因也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也有其自身的原因,未成年人缺乏磨练,较为冲动,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未成年人要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遵纪守法。

三、预防及矫正未成年犯罪之应对之策

综合分析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从原因中找到解决的措施也是很重要的。未成年人犯罪是家庭、社会、学校、自身等各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其应对之策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都说有法可依是一切法律活动开展的前提,因此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完善针对未成年犯罪方面的立法,使各个部门的活动都有法可依,使其具体工作的开展更具可操作性。我国现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大都笼统,不具可操作性,因此需将其细化,使之在实践中能更好地被应用。从家庭方面来说,作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屏障,家庭能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应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父母的乐观态度、开朗心态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这也要求我们父母要首先提升自己,为孩子做好表率。从社会方面来说,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动员各种力量帮助失足未成年人等都是有效的措施。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也可以定时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通过讲座、网络、电视等各种渠道向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制教育理念,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观念深入其心,使其感受到法律的震慑力。从学校方面来说,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未成年人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的潜移默化下,提高自身修养,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四、结语

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经作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由于其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也牵涉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家庭、社会、学校、自身等各个方面的努力才能很好地应对它。因此我们要将预防以及矫正未成年犯罪作为一个宏大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广泛地开展教育活动,从而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和社会氛围,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这不仅是对未成年人负责,更是对他人、对社会、对全人类负责。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猜你喜欢

犯罪心理矫正犯罪
Televisions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犯罪心理画像初探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什么是犯罪?
犯罪心理画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