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比派的绘画研究

2015-05-30周晓玮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平面化印象主义画家

本文主旨是对十九世纪后期法国艺术流派纳比派的研究。纳比派既继承了印象主义对色彩深层次的分析,又将色彩与情感的主观表现进一步深化,对二十世纪艺术做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以后的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纳比派的概况

纳比派一词来自于希伯来语,意为“先知”,主要表达意思是其信念和创作思想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纳比画派很大程度上受到高更、塞尚和浮世绘艺术的影响,主张在感性和理性的范围内,对描绘对象进行“新的秩序的安排”,追求平面上的装饰艺术表达效果和有意味的象征表达,更强调创造有诗意的现实,看重单纯变形和画面色调来表达自我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

纳比派是1889—1899年之间的法国艺术团体。持续时间比较短暂,在当时并没太大影响力。纳比画派的主要成员有博纳尔、维亚尔、塞律西埃及艺术评论家德尼等。这群年轻人热切的渴望找到冲破传统艺术约束的突破口,自发组成了一个讨论哲学和美学的小组。

十九世纪中叶,对于西方艺术的中心,法国学院派绘画还在痴迷于传统的绘画艺术,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在自然科学、人文主义思潮不断发展和进步下还是守旧自赏,极力反对新的艺术创作尝试对于年轻艺术家的创新来说产生严重的阻碍。当时的艺术思想的表现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人们渴望探寻新的东西来体现自己的艺术表现。

1888年,维亚尔、卢塞尔等几位画家,由巴黎美术学院转学到朱利安学院,与年青一代艺术家博纳尔、德尼一起学习。他们渴望寻找一种新的创作思路,找到更有艺术表现力的绘画方式,极力排斥传统艺术。他们作为新一代的艺术主力,了解到以毕沙罗、莫奈等艺术家的印象主义团体的精神,学习表现光影变化的艺术手法,从而掌握了处理画面的办法,怎样表现自然和用笔。但是他们觉得这并不是他们所要追求真正层面上的艺术。不可否认,印象主义的探索可以说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前奏,但印象主义画家所追求的艺术也和传统画家一样,更多痴迷于某一种特定的技法和艺术效果,用奇特的表现方式来描绘大自然。

保罗?塞律西埃在1888年在阿望桥听了高更的一番教训后,创作了一幅小风景,将其命名为《护身符》。随之受到高更启发的他回到巴黎后,向纳比派的画家们讲述了有关高更绘画的理念,并与大家一起探索新的绘画表现方式。高更的创作理念给纳比派画家很大的启示,随之纳比派就此产生,他们以自己的对绘画的表达方式创造了具有独特意味的艺术品。

纳比派两位杰出的代表人物——博纳尔与维亚尔

1867年,博纳尔出生于巴黎,主修法律专业的博纳尔仍然坚持在朱利安艺术学院注册学习。他早年生活在巴黎,并在那有自己的画室,但他却坚持住在乡下,远离巴黎和其他艺术家。他经常在法国南方和北方四处旅行,定期举办展览。他喜欢描绘日常生活,更多以画家人为主题,这些绘画里体现了博纳尔浓浓的亲情,营造了一种博纳尔式的情调和意境。他喜欢仔细观察、揣摩和对物象进行幻想;他不会在一个固定的角度观察所绘制的对象,而是通过不同的视点、时间、光线强弱等来感受物象,幻想出一个形象,从而表达出一种心态。尽管博纳尔后期的在色彩的运用技法上渐渐掺杂了模糊一些点彩的绘画技巧,以平面化的丰富色彩为主要表达的方式。他的画面上大多时会呈现出很奇幻的空间感,不同于我们所看到的真实的自然形态。

维亚尔于1868年生于法国卢瓦尔省的古依索。同为纳比派最杰出的的代表人物。他起初加入纳比派深受高更和纳比派的理论影响,为了营造一个光影的自然状态,放弃追求解析光影,用线条加强轮廓来分割画面,大胆使用鲜明的色块平涂画面,形成很强的画面色彩感染力。但这种表现方式并不适合他,维亚尔重新回到清新柔和的画风,很大程度借鉴了印象主义的绘画技巧。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平面的色彩布局,对物体的变形、重新布局,这种主观的情感表现依然是纳比派创作原理的体现。他更多追求放大自己的情感,通过艺术处理来达到一种和谐的,如同音乐般动人的作品。

纳比派的绘画特色

由于纳比派受东方艺术的影响,并吸收了日本浮世绘艺术具有平面化的特性。他们的绘画理念是以更加写意性和装饰性较强的线条和纹样来勾勒画面,并不强调精准的透视法则,将画面中的色彩用平面化的方式进行创作,画面常常采用简单直观的图形、平面化的色彩构成。在纳比派的作品里为了强化图形感而放弃物像体积来表现色彩以及线条等形式元素。通过平面化的色彩表现,在创作时常常加上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组合所要用到的图形和色彩的结构,这样的画面更加统一和谐,色彩丰富。

说到纳比派艺术表现上的装饰性,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的绘画创作像一幅幅挂毯制品,再加上平面化的艺术表现,其装饰性特别强。他们将绘画看做与透视没有关联的一件事,只把他们所看到、所描绘到的物象看成是装饰建筑的内部组成部分。纳比派的画家并没有单纯的从某种意义上照搬日本绘画,而是加上了自己的主观想法在里面。他们只是加强了装饰意味,把所强调的装饰观念在理论著作中加以阐述。

结语

纳比派的产生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艺术现象,它与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重大的联系。纳比派作为一个过渡期的艺术流派,虽然为期只有短短十年的时间,他们追求的是通过独有的艺术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周晓玮,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平面化印象主义画家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酷炫小画家
中国当代油画平面化表现形式的美学思想及意义
最好的礼物——印象主义大师
当代油画创作平面化追求探析
当代抗日影片中的日军形象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