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菌根剂在湿地松容器育苗中的推广与应用

2015-05-30刘翠红叶杰叶睿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芽苗湿地松菌根

刘翠红 叶杰 叶睿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原产美国东南部,由于适应性强,早期生长快,木材质量好,松脂产量高,在鄂北岗地表现尤为突出。为创建“生态示范县”目标,落实“绿满随县”战略,从2015年起,随县连续3年营造湿地松人工林达238万hm2,其中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造林面积198万hm2。推广科学育苗技术,把引种成功且表现良好的湿地松培养成随县主要的造林树种,对绿满随县、绿美随县、绿富随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湿地松容器育苗前期准备、播种、芽苗移栽、田间管理、苗木出圃5个环节进行总结,重点推广在芽苗移栽时接种菌根制剂技术,此项技术既减少利用传统菌根土对已造林地的破坏,又节约育苗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幅度增加了合格苗木数量,提高造林成活率。

1 前期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种子准备、苗床准备、营养土准备、沙床准备。

1.1 种子准备

湿地松要到20 a以上其遗传性的表型才较稳定,所以最好是以20 a生以上的湿地松作采种母树。种子采集后注意晾晒,使含水率不高于12%,以耐存贮。

1.2 苗床准备

1.2.1 选择圃地

圃地需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水源较近、交通便利的地块。前茬作物最好为水稻田,尽量避免用棉田或菜园地作圃地。

1.2.2 消毒作床

圃地于上年冬季深翻晒坯,同时经过冬季低温消灭部分地下害虫。翌年2月下旬细致整地,整地时按225 g/m2硫酸亚铁均匀洒于苗床消毒或用福尔马林液密闭消毒。东西向作床,苗床高度视圃地滤水情况而定,若地下水位较高可适当将苗床拢高20~30 cm。为便于操作,苗床宽以10~12 m为宜,厢沟宽以40 cm为宜,长度根据圃地情况掌握,不作严格要求。床面整平拍实待用。

1.3 营养土准备

营养土具备的条件有:①通透性好,不板结;②容器袋装满营养土后饱满不变形;③保水保肥;④不带草种、害虫、病源体;⑤不含盐碱。营养土一般采用30%的火烧土、30%的壤土、40%的松林表土或腐殖土,全部过筛,除掉大的土块,8 cm×12 cm的容器袋每20万营养袋所用营养土施复合肥100 kg、过磷酸钙400 kg。注意营养土的pH值保持在45~55之间。营养土消毒一般采用02%~05%的福尔马林溶液消毒效果较好,将消毒液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营养土上,边喷边翻动,同时将肥料均匀拌进营养土中。营养土消毒完毕迅速用塑料薄膜覆盖24 h以上,移苗前一天敞开薄膜,无气味后便可开始装袋使用。

1.4 沙床准备

沙床是种子播种到出苗进行芽苗移栽前催芽生长的场所,是育苗成败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所以必须精心准备、专人负责、严格管理。

1.4.1 沙床选址

沙床选址要求与圃地相似,必须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距水源和苗圃地较近,便于进行芽苗移栽。对前茬作物不作硬性要求,但周围环境要干净,特别注意不能被人畜粪污染。

1.4.2 消毒作床

作沙床要选择粗细合适的河沙,先将河沙全部过筛,除掉较大粒的石子等杂物。作床前一天将沙床底部拍平,喷洒灭扫利农药杀灭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然后将过筛留下的大粒石子铺在沙床底部以利滤水,上面再铺20 cm厚的细河沙,注意低床有利于种子发芽生长(地下水位高则沙床需高于地面5~10 cm)。沙床作好后拍实浇透水,用02%~05%的福尔马林溶液消毒后备用。

2 播种

2.1 种子消毒

播种前先将种子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5 h,再用清水洗净、滤干。

2.2 种子漂选和催芽

湿地松种子的外包有一层硬壳和油脂,如果催芽前不进行处理,不利于及时发芽,种子发芽不整齐,长势参差不一,不利于管理。处理方法是漂选和催芽,具体步骤:先将种子浸入45~50 ℃的温水中间歇浸种24 h,待种子汲足水份后,种粒成熟、饱满的种子沉入水底,空粒、机械损伤、半成熟的种子会漂于水面,换水时将漂浮种子捞起,只留下好种子用纱布滤干,放于垫有稻草或棉絮的箩筐中,上面用纱布覆盖,早晚用55 ℃的温水淋3~4次。种子露白后选择晴朗的天气迅速播种到沙床。

2.3 播种

立春过后地温开始回升,清明节后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将催芽后的种子播到沙床上。注意播种时每粒种子间可以紧挨但不可叠加,否则先出苗的种子会将刚露白的种子顶起而被高温灼伤。全部播好后先用平锹轻轻的将种子下压进沙里面,种子一半没于沙床,然后覆盖消过毒的细河沙,见不到种子为宜,盖好后的床面要确保平整,否则刚浇水会形成的低洼处湿度过大而滋生病菌。沙床湿度控制在30%~35%,保持沙床的温度和湿度,加盖塑料膜保湿保温。

3 芽苗移栽、接种菌根剂

3.1 起苗

通过精心管理,湿地松种子开始陆续出苗,1周左右幼苗出土部分可达5~10 cm左右,在种壳末脱落前经过2~3 d炼苗就可以芽苗移栽。起苗时先将沙床浇透水这样便于芽苗拔起少伤根。

3.2 接种菌根剂

先将适量的细黄土在容器中加入清水,边加边搅拌使其成为有一定粘度的泥浆(泥浆干湿度以幼苗根能粘起泥浆为准),制好泥浆后放入菌根制剂,再轻轻搅动使菌根制剂均匀分布在泥浆中,每升菌根制剂处理芽苗一万株,将起好的湿地松芽苗放于调制好的泥浆中,注意使每株芽苗根部均匀地沾上泥浆(菌丝)。

3.3 芽苗移栽

将湿地松芽苗移至大田容器袋前先将容器袋消毒并浇透水,用筷子引眼后将芽苗放入,然后轻轻从侧面按压容器袋,使芽苗根部与容器土紧密接合。移栽完毕浇上定根水,一星期内视天气情况早晚补水。为了促进苗木多生侧根,促进地上部分生长,采取浇水与适当干燥交替进行的效果较好。待芽苗生长出侧根后按常规苗木管理方法管理即可。

4 移栽后大田管理

移栽后大田管理是保墒、防病害、除草荒。芽苗移栽后一周是管理的关键期,由于此时大部分芽苗仅有直根,侧根少或没有,容器袋里的营养土不能断墒。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特别要预防立枯病、猝倒病,可用多菌灵和波尔多液交替喷洒,酸碱性不同的药物间隔期必须达一周以上。由于芽苗较小,移栽后注意草荒,要坚持“扯早、扯小、扯了”的原则,扯后适当浇水。为了满足苗木不同生长时期所需的各种养分,生长前期适当追施稀薄的氮肥,注意必须先将氮肥化入清水后再喷撒,否则干施极容易烧苗;后期可在叶面施钾肥促进容器苗木质化。

5 苗木出圃

经过精心管理,每6667 m2可产Ⅰ级湿地松容器苗20万袋,到9月底苗木根茎部充分木质化后就可以出圃造林。

(责任编辑:郑京津)

猜你喜欢

芽苗湿地松菌根
湿地松丰产造林技术探讨
湿地松和火炬松栽培技术差异
外生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及保存研究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芽苗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
无性系、天气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影响
赣南湿地松粉蚧林间种群消长规律调查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菌根技术的应用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小斑病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