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环境监测体制分析
2015-05-30张杰
张杰
摘要:环境监测最为环境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能够为科学的决策提供出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这也成为了环境管理中的有效的技术支持。但是对于我国来说。现行的环境监测体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些缺陷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实际的环境监测的目标。所以一定要对环境监测进行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环境监测;体制;完善
环境监测是为了能够获得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的环境信息,为了能够更好的为科学环境管理工作服务,要做出一系列复杂的科学活动,然后提供完整的环境信息。环境监测作为我国环境治理工作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项工作,其所提供的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以及环境的真实反映都是奠定环境监测基础性地位的决定性因素。环境监测能否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最主要的就是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实际的环境状况。
1我国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经济建设和发展速度。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得不牺牲环境而大力开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这样虽然提高了人民的经济水平,但是对于环境的改变已经逐渐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才开始正视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开始加大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和投入。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环保部门也成为了政府的职能部门,参与到政府相关决策中,保证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和进行。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环境管理活动的实施前。环境监测的数据为我国的环境保护的整体规划、政策的制定(包括政治、经济宏观调控、管理政策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在环境管理的过程中。环境监测还要为环保部门开展环境管理的执法和事故的处理提供数据的支持。
(3)环境管理实施后。环境监测还能为已经进行整改的地方的改进效果提供良好反馈。
2我国现行环境监测体制现状
2.1环境监测领域狭窄
目前,我国市场要求掌握的环境质量范围与实际掌握的环境质量范围不相符合。主要是因为在我国的环境监测中监测领域不宽泛。监测项目不够深入,监测的内容不够全面等都是造成不符合的原因。对于我国现行的常规监测只有地面水质、城市空气质量及城市噪音这三点,而对于其他方面(生物、土壤、放射物、光污染等)只停留在最基础的调查阶段。监测指标很少。比如对于空气的质量监测只能停留在了一些类似于悬浮颗粒、降尘等比较典型的几项,所以监测出来的数据也只能停留在原始的几种指标上,对于其他方面的污染指标监测少,这样的话没有办法反映最真实的环境质量状况,所以要加强对其他环境污染方面的监测,反映出最准确的环境数据。
2.2监测技术落后
由于我国的发展策略的改变,一些欠发达地区逐渐成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承载地,成为了污染严重的集中地区,有的指标甚至超过了标准的警戒线。但是因为环境数据的监测没有实际反映出环境的问题,从而使得一些地区一味的发展经济而没有重视到环境问题,这样的话就没有办法测量出最真实的污染度,也就无法提供让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信服的证据,最终的结果就是环保的相关政策不能实施,只能任由环境污染者的污染行为继续下去。另外,对于环境污染的突发状况,政府也缺少监测的应急设备进行有效的处理,所以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很难平息,这样的话就没有办法解决公众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恐慌。
2.3监测队伍水平欠缺
对于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还有一点制约的因素是,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水平都不足,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监测部门的普遍情况就是人手不足,但是编制数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充;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同时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尤其缺少。有的虽然对环境方面比较专业,但是对于涉及到环境有关的法律、管理、工程等都没有太多的了解。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
2.4部门各自为政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日益增强。我国农业、水利、建设等等部门都设立了监测机构,但是这样的重复机构的设立虽然体现了对环境污染的重视,但是这样多个部门重复的监测既没有得到更加准确的数字,也造成了人员的浪费。例如在生态环境的监测中,当环保部门监测结束后,国土、农业等其他部门还要进行重新的监测;还有关于地面水环境的监测,原来只需要环保部门负责。但是水利部门也要对水况进行监测,海洋部门也要对海洋水质进行监测;还有对于酸雨、空气污染等问题需要气象部门进行监测,卫生部门也要对水和环境进行监测。这样的话多个部门根据不同的目的参与到监测中,会造成责任与任务的严重交叉,然而重复的监测也可能产生矛盾,当出现问题需要解决时,没有一个部门能够出来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环境问题的管理。
3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监测机制的途径
3.1统一监督与管理环境监测
要想更好的进行环境监测,就要取消一些虚设的环境监测部门。依据法律形式把环境监测的管理归一个部门进行管理,把人才和资金都投入到一个方向,有一个比较高效的监测机制,根据科学发展观来进行环境监测。
把环境保护部门的执行标准最为最后的执行标准,取缔其他不同行业的监测标准,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对于环境管理的公信度。降低重复建设、重复监测带来的资源和人才的浪费能够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财力负担,消除各个部门独立工作的不利局面。
3.2转变观念,创新监测机构运转模式
对于监测机构来说也要在满足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改变观念。然后参与市场竞争,逐渐走向市场化的竞争环境,让管理机构也能有竞争和服务意识。并且监测部门还应该逐渐形成对监测站的直接负责,让监测人员的任命能够一定的竞争力,然后把原来的政府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改变成为市场委托关系。环境监测部门向政府部门提供的报告是一种有偿的提供,这样的话不仅政府可以获得环境监测的数据,其他单位也可以得到数据。然后可以委托给监测机构进行进一步的监测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让环境监测的数据更加真实,能够更好的为环境管理做出服务。通过对于监测人员的聘请,还能解决当前人员不足的问题,对于收入可以当作员工的工资。还可以弥补人员不足、经费短缺的问题,如果有剩余的资金可以拿出一部分用于员工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强监测站的使命感,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加准确的监测数据,能够为企业和社会的环境监测工作做出更好的服务。
3.3加强各部门的统一性
(1)统一监督和管理。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还需要提供权威的数据。只有消除各个部门的干预行为,把监测的权利归到环保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政府对于环境监测部门的管理,提高数据的权威性,还能避免重复监测、资源浪费等问题,给国家和企业减少财务负担。
(2)统一监测方法和标准,规范环境监测体系,把环保部门放在环境监测中的主体地位上,然后再提高监测的技术和监测工具的配备。让环境监测的结果和实际的情况吻合。数据能够更加值得信赖。
(3)监测信息的发布应该由国家的权威部门进行发布,然后要结合综合的环境信息,不同的地方环境情况也要由地方的环境权威部门进行发布信息,然后再提交给上级部门进行备案,这样的话能够对发布单位进行统一,其他部门无权发布这样的报告,能够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3.4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对于现在的市场经济来说,实际上应该以法律体系进行保驾护航,这样的话才能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如果没有计划性,那么就会比较混乱。所以我国必须建立起严密的法律法规作为环境监测体系正常运转的支撑,让环境监测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不正常的局面,在法律体系的约束下让环境监测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发展,确保工作的顺利展开。
总之,由于环境保护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要求我国实现全面、稳定的发展,做到可持续发展。所以要针对我国在环境监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策略上的应对,让环境监测工作在稳中有序的环境下良好的发展,然后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迅,魏福明.关于健全环境应急管理机制的若干思考[J].环境保护,2013(07):31-33
[2]彭刚华,梁富生,夏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9(02):46-48.
[3]柏仇勇,黄卫,姜勇.创新我国环境监测体制和机制的构想[J].中国环境监测。2013(0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