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发展视角下工商管理ERP实验实训体系建设研究

2015-05-30杨松柏

2015年6期
关键词:体系建设工商管理

杨松柏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基于ERP模拟实验实训平台创新、创业,将“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工商管理新型实验实训体系建设”和“校企合作”三方面统一起来。

关键词:工商管理;ERP;实验实训;体系建设

近年来,国务院和教育部积极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民办三本院校,在其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发展中提出“基于ERP模拟实验平台和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商管理T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改革与创新,在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建设工商管理ERP实验实训体系,通过模拟实验、实训,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一、现有实验室建设

2008年以来,我院大力建设ERP系列实验室,建成了全新的ERP软件、ERP物理沙盘、ERP电子沙盘、创业模拟、跨专业综合实训实验室,并针对现有ERP软件供应商格局,分别建立用友系列、金蝶系列实验室,从而将我院经管专业学生实验实训教学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1、U8/K3 ERP软件实验室

用友U8、金蝶K3 ERP软件实验室,ERP系统集供应链、财务、人力资源、客户关系、办公自动化、商业分析等业务管理组件为一体,以成本管理为目标,计划与流程控制为主线,建立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

2、用友、金蝶ERP沙盘实验室

该实验室在原有用友、金蝶物理沙盘的基础上,新引了用友公司的《创业者》和《商战》电子沙盘软件。该实验通过模拟企业运营,让学生参与决策、模拟经营、对抗演练、感悟提升等环节,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使学生感悟企业经营管理的真谛,提高学生把握全局能力。

3、用友供应链管理沙盘实验室。该课程在ERP沙盘的基础上,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模拟生产制造商、渠道分销商、终端零售商的运营与合作,开展供应链之间的对抗与竞争。

4、“经营之道”“创业之星”实验室。通过《经营之道》ERP软件模拟经营,感受公司科学经营之道;通过《创业之星》领先的商业模拟引擎,让学生在虚拟创业空间里,全面体验创业的全过程。并参加团中央主办的挑战杯创业模拟大赛。

5、跨专业综合模拟实验室

用友新道“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对真实商业社会环境中典型单位、部门与岗位的系统模拟,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岗位实训,认知并熟悉现代商业社会内部不同组织、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培养学生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使其具备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二、转型发展目标下ERP实验实训体系建设思路

为了响应教育部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号召,为了更好建设我院工商管理(ERP方向)省级特色、品牌专业,在现有教学设计和实验室的基础上,需要通过教学改革设计、深化实验实训平台体系建设,来全面推进经管专业学生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具体内容实施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深化试验实训教学计划改革。首先,需要意识到新形式下实验实训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需要认真领会国家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精神,改变实验实训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旧观念,把实验实训上升到学院的质量工程上面来。其次,需要按照国家转型发展要求修改教学计划,改变传统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状,增加实验实训课程比重,并认真论证理论课、实验实训课和就业、创业的关系,优化实验实训体系。

2、深化试验实训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必须改革实验实训管理体制,组建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使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到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高度协同,改变原先教务处只重视理论教学的状况,改变原先教务处和各院系松散的状态,为实验实训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加强师资团队建设。首先,从知识要求来看,ERP 系列实验实训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综合性课程,要求老师具有管理科学知识、计算机操作技术、信息化管理、企业运营流程、财务管理等课程等全面知识体系;其次,按照省级优秀教师团队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将团队教师分批次深入ERP和制造企业顶岗锻炼,将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培养和实际工作要求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打造知识全面、操作能力强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4、第一、二课堂无缝对接。目前来看,第一、二课堂比重失衡现象严重,并且第二课堂中的实验实训活动孤立,与第一课堂脱节严重。其实,开展ERP系列实验课程第二课堂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课外行为,而是作为第一课堂“补充”、“延伸”和“升华”的基础之上,因此,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之间的无缝对接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成为高效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完善实验实训体系建设的关键。

1)将一步完善ERP创新创业者协会建设,成立理事会和监事会,采用公司化运作模式,完善公司制度,扩大协会规模,并聘请财经、计算机、校外专家组建专业指导老师团队,从而将实验室转变为连结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课外创新创业活动的的“桥梁”,使得第一课堂教学自然延伸到第二课堂课中去。

2)建立青训、联赛及集训制度。首先,每一届协会将纳新一批还没有接触ERP实验的同学,需要花大力气开展青训工作,将建立老师以讲座的形式讲授 ERP原理及企业信息化知识,协会指导委员会及老会员采用师徒制模式召开日常训练。其次,建立联赛制度,协会定期举办校内模拟大赛,并颁发院级证书,同时,积极外联,同兄弟院校一道举办联赛,以赛促学,切实提高同学们训练水平。再次,完善学院代表队选拔及集训机制,采用联赛累计积分制的形式选拔我院 ERP 代表队,参加多项省级、国家级全国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大赛,并进行赛前集中训练。

5、平台集成化实验室管理。面对众多的ERP教学软件及松散的实验室,除了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来理顺逻辑关系以外,我们将建立“集成化的实验室管理平台”。通过统一集成网络管理,来整合现有的实验软件,通过校级空间平台,使实验室管理、课程讲解、预约答疑、课程作业、评价考核等一系列程序,学生通过手机等、通过空间平台得以实现。既避免实验零散、孤立等问题,又使得教学、试验不受传统空间等约束,实现移动化、即时化。即实现对各类实验软件的统一管理和操作,方便学生进行远程实验,并实现教师远程辅导学生实验。

6、实施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深化人才培养建设。在第一、二课堂的基础上,实施校企人才培养机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或者深入企业建立学习营,延长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利用用友等相关企业在ERP信息化及其庞大客户群的优势,培养真正的管理信息化的实践型人才。

本文认为在转型发展新形势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实训平台的构建,应该将“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与“ERP实验实训中心建设”、“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三合一。这是在坚持地方三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定位错位发展的整体思路下,强调大力实施实验实训模拟教学(特别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并使其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构建“基于ERP模拟实验平台和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商管理T型人才培养平台”,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求。(作者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商学系)

该论文是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基于ERP模拟实验平台和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商管理T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3-QN-05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唐时俊.建设有中国特色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0)

[2] 李慧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猜你喜欢

体系建设工商管理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若干思考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