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

2015-05-30何明生

关键词:通用技术学习积极性

何明生

【摘要】利用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教学,是通用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生动性、启发性,是有效教学的一种手段。本文阐述了应用生活案例进行教学的几点原因,以及挖掘生活案例的几条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通用技术 课堂 学习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9-02

通用技术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独立设置的新的学科领域,它代表了与传统学科的学术品性截然不同的另一种课程品性——实践与行动品性。《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

一、精选教学案例,变枯燥为生动有趣

学生对通用技术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精选教学案例,变枯燥为生动有趣。

课堂中的案例在精不在多,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案例的分析,让学生通过案例,看到案例之中蕴含的知识原理、思想方法,达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应用案例进行讲解时,要巧妙安排,精心设计,把知识点融入到案例中投放给学生。巧妙的把技术的性质、设计图样的绘制、工具与设备常识、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等章节内容,通过一个电子产品“金箍棒”这一主线全部联系起来。使得“枯燥”的知识点复习也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更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二、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用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学生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新鲜感,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去灌输教材内容,通用技术课堂将会变得非常枯燥乏味,学生也将失去最初的新奇感,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就变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建立起学习者和认知材料之间的直接联系,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例如:在讲《技术的性质》的时候,我通过多媒体演示了多个有趣的图片,引发出学生很大的兴趣。像举例几款新颖的家居椅子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可以通过目的性、创新性、美观性等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欣赏同时,也掌握了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例情境,使其成为探究创造性活动的主体,以此来增长探究创造的能力。当然,要想真正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光靠PPT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早晚会失去对“图片”和“短片“的兴趣。

三、把握通用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性质的阐述中提到: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各学科知识,还要融入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好该课程的综合性,强调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综合运用,促使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并接纳通用技术课程。

例如:在“技术的性质”教学中,我以设计一张小板凳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一张小板凳需要综合运用哪些学科知识。根据学生的分析,将所涉及的学科知识罗列出来。很多学生都深有感触:没想到一张小板凳的设计是需要综合运用到物理结构力学、材料学、美学、人机工程学等那么多学科知识的。此时,再对技术的综合性、课程的综合性加以强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技术、了解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通用技术课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强调要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让学生运用所学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問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将知识联系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的兴趣。

例如,苏教版教材《技术与设计1》中“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这一节,在“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部分中,教材分别举了地下通道、电话等案例。这些事例也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但在教材中的应用比较凌乱,没有主线。如果利用书本上的案例讲书本,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效果也不好。

于是我就使用了当时比较热门的话题“乌鲁木齐市的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设计”作为案例。因为当时乌鲁木齐的BRT还在试运行,各种设施设备还不完善,学生们也从每天的坐车中有所体会。我就以BRT这个案例为主线,使用照相机将站台、车座、扶手、色彩、指示牌、车载电视、车门等方面拍摄下来,让学生针对其设计的优劣进行讨论,然后来总结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通过这样的案例鼓励学生怀疑和批判,营造了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而我也觉得这节课的教学非常轻松。

再如,手机现在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在教学“技术的性质”时,我举了手机的发明与变化这个案例,首先提出问题,手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引入技术的目的性,然后展示 “手机发展史”的视频讲解技术的创新性,以设计手机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来讲解技术的综合性,以手机的材料和电池来讲解技术的两面性,以常见的手机品牌为例来讲解技术的专利性。如此以来,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学生也真实感受到生活中的技术知识,学习积极性随之提高。

五、开展丰富的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活动,使学生学有所获

理想的通用技术课堂,从教学目标上表现为学生在技术素养方面有所获得、有所发展,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这是一门有意义的学科,进而喜欢通用技术课程。立足实践,是学生有所获得、有所发展的基础,它既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通用技术课程技术活动设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

1.技术设计活动

在有关技术设计的活动中,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做中学和学中做,积极创设情境和条件,组织学生开展技术活动。

元宵节学生放假回来不久,乘着学生刚放过孔明灯的“东风”,我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孔明灯。从孔明灯升空的物理原理,到孔明灯的结构和材料,再到材料准备、动手制作和放飞,在几个周末的时间里,同学们始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来,设计的孔明灯样式更是五花八门。最后在一个晚自习下课的时间里,同学们放飞了自己亲手制作、上面写满自己理想话语的孔明灯。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技术素养,提高了自己实践动手的能力,还提高了自己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

2.技术游戏活动

技术游戏活动是指以技术教育中所进行的,以技术教育内容为领域,以技術设备、工具与材料为中介的游戏。它根据技术学习的内容创设有趣的模拟情境,吸引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学习者将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体验中学习或巩固技术知识、技术思想和方法,提高技能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在《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中“水箱水位控制系统”的教学中,我利用家里的废旧马桶的浮球、连杆,配以一个透明饮水桶,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水箱水位控制系统,拿到教室中让学生直观的观察,亲手操作。并设计了一个游戏:通过改变浮球和连杆的位置来控制水桶内水位的高低,看哪一组同学实现的最快。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纷纷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过程中,对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控制过程有了直观、深刻的了解,从而轻松达到了教学目的。

3.技术文化活动

技术文化,不仅是技术本体,而是人们在运用技术、设计与制作技术产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技术知识、思想方法、技能技巧、审美观念等融合在一起,渗透进技术活动与产品的文化。技术文化通过语言、文字、以及特殊的技术语言——技术图样、图标、技术符号、以身示范、技术产品——技术的物化形式等,进行交流。

在《三视图》一节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学到的三视图知识,以身边的简单实物为模型,尽量用规范的三视图语言,绘制出三视图,并搞了一个评比比赛,看谁制作的最规范、最工整、最漂亮,还有小小的奖品和奖状奖励。同学们热情也很高,在动手绘制的过程中才发现,学到的知识记在脑海中是一回事,运用到实践中又是另一回事。从而达到了提高同学们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学习作风和体验技术文化活动的目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不仅需要做到以上几点,还需要教师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以思维者的身份,实干、巧干,千方百计准备教学、组织教学,通过典型案例联系到实际生活,不断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与热情。即——“促使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猜你喜欢

通用技术学习积极性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浅谈微视频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