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的历史学科教学设计
2015-05-30李贵才
李贵才
【摘要】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不单单是单纯的灌输历史知识,而是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安排合理的教学流程,体现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教学设计 自主 合作探究 爱国主义 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2-01
教学设计是根据学情、教情制定的教学流程,是根据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确定整个课堂教学方案的过程。现行历史教科书实验版注重三维目标的设计,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三维目标,如何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信息,教会学生如何提炼和运用有效的历史信息,是教师在新课标下,设计教学方案的最基本的任务。
一、确定教学起点,运用恰当教学方法
教学,在新课标下不单单是“教”与“学”,而是“教”依据“学”,设计教学流程要根据学情,这就要求我们做学情分析,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家庭和基础知识,以此确立教学起点。在此基础上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但以往的教学往往是侧重于教而忽视了学,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学生的主体未能发挥出,出现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述“元朝的行省制度”这一节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思路,用多媒体展示彩色《元朝行省图》,设计问题(1)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2)行省制度是怎样确立的?教师引导学生再观察地图和阅读课文,获取有效的信息,通过探究、解决设计的问题。这样教学,不单单是传递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更让学生今后碰到此类问题,便触类旁通。
二、确定自主学习流程,侧重自主、合作和引导三结合的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不是自由放任的学习,而是在教学中设计一系列的环节。比如,选用文字材料、播放影像片段和配音,精心设计一些环环紧扣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讲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时,通过教材分析,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难点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对第二目“短暂的春天”可做如下的设计:通过多媒体显示《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表(内容见历史必修2/P47),再针对性提问题,通过阅读上表你认为当时中国的棉纺织业呈现的发展势态,试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产生这种态势的原因。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自主探究,再结合教师的分析,学生便明确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外因是春天出现的根本原因,这与世界形式是密不可分的。在整個过程中,教师全程跟进,采用谈话、提问、探究等多种方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个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体现,教学任务在紧凑活跃的氛围中完成,解决了教师一味的讲解,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的问题。将新课标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效的结合起来,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三、确定德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历史教学的另一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节课,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因此,在教学中,确定德育教学目标,是本节的教学任务之一。例如,在讲授过程中,可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你怎样评价秦始皇?二是如何看待秦的统一。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出答案,认识到秦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的政治时代,促进了民族融合,学生理解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们必须维护祖国统一,从而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四、设疑解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让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例如,在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禹在不同时期的画像,然后出示问题“从他的神态、服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探究交流得出结论。
这就是通过对比设疑,再通过合作探究解疑。这样做,将呆板严肃的历史变得贴近现实,贴近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五、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特点和意义
情景,是对某一时间段和空间许多具体情形的概括。在历史学科中,就是将过去发生的事件,包括人和事,通过多媒体将文字、图像、语言等真实的再现出来,简而言之,就是还原历史真相。
在教学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将会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特点和意义,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如讲述“解放战争”时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示意图》,同时播放蒋介石的讲话:“我们相信,今后地无分东西,人不论肤色,所有的人们都一定像一家人一样亲密的携手合作,这个战争的结束,必然会是人类发扬互谅互敬的精神,树立相互依赖的关系······”听完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本,学生了解到蒋介石却在八月十一日下达三道命令,一道给国民党,“加紧备战,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另一道给共产党,“部队原地驻防待命”。第三道给伪军,“维持治安,只接受国民党军队的收编”,通过上述背景材料,学生很自然的得出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假和平,真内战”的真相。
六、实战演练,增设巩固环节
新课标目的之一,就是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让学生运用教学设计中的归纳举例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例如在讲授完《解放战争》一课后,多媒体显示一道选择题: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声明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并表示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B.收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通过这道题考查了学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又巩固了所学内容。又如讲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师用多媒体显示《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然后出示问题: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呈现怎样的特点?通过学生认真阅读示意图会很快得出答案。因此,教师通过不同类型的实战题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甄别正误的能力,同时提高了阅读材料和识图能力。但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实战演练时,时间要把握准确,过长冲淡了本课的中心内容,过短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总之,历史课教学的设计一定要以新课标为前提,在教学中结合历史学科特点,让学生通过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有效统一,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选自2012.四川文综,19
[2]中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