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15-05-30冯桂梅陈旭杨红

中国市场 2015年5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课程体系大学生

冯桂梅 陈旭 杨红

[摘要]在学校、教师、学生自身及课程本身四个层面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都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针对以上四个层面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从领导更新理念、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学生树立就业创业意识、重视理论研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今后的就业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课程体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145

1引言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广被关注的话题,而其中影响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就业指导课程起着理论的指引作用,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21学校层面

尽管很多高校都有就业指导中心的部门,但是个别学校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就业课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在经费上投入不足,执行文件力度不够,没有按照要求配备足够的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总体安排学时比较少,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实践课程基本没有,这对于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就业指导课是很大的硬伤。

22教师层面

由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专门教师比较缺乏,很多高校都采取人文社科类的老师和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及辅导员来上课,这部分老师由于还有其他课程的教学,还有行政事务要处理,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上来,研究工作更是无从展开。另外,由于受到学时的限制,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基本都是理论,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缺乏实践指导,无法吸引大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有些教师就职比较顺畅,没有就业过程中的实际经验,缺乏相应的就业技能和技巧,大多都是纸上谈兵。就业教师的整体队伍不够强大,对就业指导工作只停在上传下达的层面上,系统研究和全程服务不够[1]。部分兼职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就直接上岗,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很难对学生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难以挑起教学的重担。

23学生层面

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是公共必修课,基本都采取提交论文的形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考试,造成很多大学生不重视这门课程,认为就业课程没有专业课重要,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导致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做其他事情,甚至请假。

24课程体系不健全

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是贯穿大学生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部分院校只在大一或者大二开设部分课程,而且教学内容方式单调,理论性太强,教学内容枯燥,导致很多大学生逃课,这样就不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指导,而且缺乏后续课程的跟进,起不到指导就业的作用,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

25科研水平落后

一个学科的规范和成熟程度以及发展方向都体现在科研水平上[2]。目前,很多高校都忽视就业指导课的科研工作,没有交流的平台,没有就业成果的研发,没有科研意识,没有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参与,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就业指导课程难以长足进步与发展。

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解决对策

31领导更新理念

高校领导要在理念上对就业指导工作加以重視,按照文件要求进行经费投入,课时上给予一定支持,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的核心要素,选聘本校教师中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充实到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中来[3],比如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背景。也可以聘请外面人才,比如成功人士、企业家、人力资源部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定期组织教师出去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另外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方面的技能大赛,带动学生积极参与。

32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课程要伴随大学生受教育的全过程,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需求和身心特点是变化的,所以就业指导课也要分阶段、分层次、分年级、分专题进行,连续实施。大一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在刚入大学就对自己的人生或者大学生活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大二侧重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大三开设《创业学》,初步掌握创业的相关知识,大四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是学习就业技巧和面试准备工作。平时穿插系列讲座、专题培训、素质拓展等丰富教学内容。

33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课堂上可以采用教师讲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作为老师,收集教学信息,参与课堂,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能力。增加实践环节,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参观访问,或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到用人单位临时兼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找出自己欠缺的能力并有意识地加以锻炼和培养[4]。另外要有先进的信息手段,用以快速准确地收集人才需求信息,反馈毕业就业信息,作出人才需求的分析预测,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充分条件[5]。

34大学生树立就业创业意识

就业指导课程要想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不仅学校、教师等需要做出努力,在政策上支持,在教学上做出创新,还需要全体大学生的配合,他们首先要树立就业创业意识,如果大学生自己都不把就业创业当回事,那么再强大的外部支持都不能起到足够的影响,因为只有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大学生本身在就业问题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35重视理论研究,加强学科建设

针对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可以借鉴其他高校就业工作的先进管理与服务经验,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学科来加以建设,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研究工作,同时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保障就业指导科研工作的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就业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规范工作体系,推动就业工作上水平、上台阶[6],而且可以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为了就业指导课程的进步发展,各高校应当担负起责任,搭建广阔的科研平台进行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就业课程存在的问题的解决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不仅需要高等学校、教师、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让大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陈钦华,钟云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06(6):45-47

[2]赵乐发体育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策略[J].科教导刊,2015(3):165-180

[3]陈玉香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4(8):96-98

[4]王敏浅谈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新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0(8):139-140

[5]肖池平,张小青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程化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73-74

[6]梁业胜高职院校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8):140-142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课程课程体系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大学生之歌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途径探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