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2015-05-30郭亮

东方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作风建设群众路线长效机制

郭亮

【摘要】作风建设是我党的生命,是存在之本。从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屡次强调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它不仅关乎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走向,也关系着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以及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关键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度;群众路线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说,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他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已是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之基、执政之地位的重要举措,也符合“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贯要求。

要落实贯彻总书记的指示,推进作风问题的建设,需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用制度作为保障,用群众作为监督,以期达到巩固和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作用。

一 用制度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保证

如何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光荣传统和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是建立和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关注点。因为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是巩固和发展作风建设成果的需要,是解决作风建设弊端问题的需要,是建设廉政、务实、高效干部队伍的需要,也是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需要。

习总书记指出,党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是一项现实紧迫的工作。建立作风长效机制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党的领导力量的长期的伟大工程。作风建设必须立足于实际,在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过程中形成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合理的制度体系,来作为作风建设不断深化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

首先,约束性和稳定性作为制度的两个特点,为建立作风长效机制提供了各种规章制度,“有章可循、违规必究”有助于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完善的运行机制。即“加强干部人事管理、强化民主决策监督、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目标考核等相关制度,努力形成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1]

第二,建立岗位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对岗位风险点进行排查,从决策、执行、监督层面对权力部门和党员干部进行权力分解,实行相互制约和交叉制约。[2] 对时时出现的盲区、争议区进行调研、填补,对明显不适合当下的进行修正、完善,以期逐步形成科学、规范、完整的制度体系。

第三,集中解决制度落实不够、贯彻不到位的现象。为此,我们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排查,坚决杜绝制度无用、制度是摆设、制度收效微等的突出问题。此外,在制度设计上要与时俱进,时刻进行自我排查和修正。

第四,保障制度的执行力行之有效。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循“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明白“为民办事,为民负责,为民争利”的基本准则。故而,加强作风建设需要在制度的监督和管理下,紧密联系群众,扎根群众,做好调研、接待、来访工作,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第五,民主生活会制度有助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一套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民主生活制度必不可少。通过开展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自省自律,不断对工作进行深化总结、不断加强日常思想上和业务能力上的提升、不断提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二 作风建设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的所在,民生的好坏,关乎着国家的兴亡盛衰。近代以来的中国儿女饱受战争和屈辱,人们渴望走上富强、民主、和平之路。在历经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大地迎来了新生。近70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寻求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的提出,给人民绘制了伟大复兴的蓝图。“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

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中国共产党是依靠群众取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风建设须立足群众,将群众作为改革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属地,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领群众投身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永远不脱离群众,通过思想、制度、作风建设的不断制定和完善,增强党、国家和群众的向前力。这是保证经济持久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首先,健全完善作风建设必须加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这一系列科学思想理论是共产党长期发展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加强理论思想学习,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秉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原则,密切联系群众,做到实践活动同群众利益、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其次,健全完善作风必须不断完善教育引导、领导责任和考评机制。领导干部作为模范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时刻明确自己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将为民谋利、为民着想、为民办实事纳入到考核的内容当中。

第三,领导干部要努力了解群众、关心群众、凝聚群众、扎根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做到紧密联系群众。为了能够保证群众的各种诉求能得到反馈和反应,建立一个“与民通道”必不可少。此外,在开展工作时,不仅是要注重内部的团结与协作,还要注意同群众的团结协作。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你是“为民办事”,而不是“发号施令”。

三 小结

“中国梦”的实现并非由一个党、某个人的决策所能实现的,这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发挥群体的聪明才智,在建设和发展中逐步实现。我党要始终牢记: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关键。“要切实把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与时俱进地培育新的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把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制度建设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对思想教育和健全教育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结合起来,把加强作风建设与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3] 要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谋福利,为实现“中国梦”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携手共进。

注释:

[1] 郭丹:党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内在逻辑[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4(9):44。

[2] 向丽萍: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4(19):245。

猜你喜欢

作风建设群众路线长效机制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新形势下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对策研究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