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死亡的美学意蕴

2015-05-30任晓萍

东方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死亡中国传统文化

任晓萍

【摘要】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结局,能不能超越生死得到永存?对死亡审美的存在性思考,让人不再畏惧死亡;本文对古人的死亡审美意蕴分析,通过美育途径来培养与塑造现代人的人格与道德。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美学意蕴

前言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说: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problem。生存与毁灭是人类所探讨的永恒话题。当今的科学对生命诠释已颇具权威,面对死亡无数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却难以突破瓶颈,当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死亡奥秘时就会发现,死亡可以是一种崇高的美,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许多思想家对死亡有不同的看法:孔子“逝者如斯夫”。当其弟子问到他关于死亡问题的看法时,说“未知生焉知死”【1】死亡对人是最大的不甘,可是儒家却希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种永恒的追求,从而超越自身价值。于是便有了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以死亡换取一种神圣的道德实现,建构了以伦理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封建统治者就是通过这种价值观来促使人们去立功、立德、立言,在必要的时候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道家把对死亡的看法归于自然,主张“无为”把万物归结为“道”,认为“生亦自然,死也亦自然【2】。其中以庄子的死亡观最具典型,也最有浪漫主义色彩,庄子在他夫人去世之时,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悲痛欲绝,他反而“鼓盆而歌”,可见庄子面对死亡那么的超然。道家认为“生死”是天道,所以既不要悦生,也不要恶死。“生死齐一”,顺从自然。

佛家认为有生必有死,死只不过是无数的生死轮回中的一道而已,认为人生极苦,但可以通过修佛向善来积功德,最后达到涅槃,进入极乐世界。佛教的生死观旨在劝人为善,积累功德以求能善始善终和再世善果。

且不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观持何种态度,单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杀身成仁的洒脱之死,还是涅槃而死,死都具有它一定的审美价值。当生命之花心甘情愿地为真善美,为正义而陨落时,人的生命便开始进入了诗化的美学境界,生命也因此变得崇高,死亡便具有了一种深层次的悲美。

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无论是追求宗教上的极乐世界,还是献身社会以求名垂青史,当我们必死无疑,就要死壮美和有意义,达到了儒家所说的立功立德立言。中华古国泱泱几千年沉淀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及伦理精髓,有独特的死亡美学意蕴。

1、死亡的价值思考

死亡无外乎是生命的终结,可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孔子把死亡的价值定位为“对真理认知的追求【3】”,同时又把死亡与道德实践联系起来,崇尚“杀身成仁”。在很多古典艺术中,好人的死体现道德伦理的正价值,而坏人的死则体现了惩恶扬善,渗透了民族的道德情感和伦理判断。

宗教也是源于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对来生期盼,宗教中有很多教条劝人行善,认为行善的人死后会进入极乐世界,或者转世投胎于贵人福者。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哀悼耶稣》通过死亡来替世人赎罪,同时给人一种“信耶稣得永生”的感觉。

死亡也具有美学价值,梁山伯与祝英台为爱情而死,最后双双化蝶,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具有悲剧的美感,用唯美的方式来演绎死亡,死亡便不再那么可怕。

《孔雀东南飞》“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4】”这里没有对死亡的恐惧,相反表达出:有情人终成眷属,即使生不能同裘死也要同穴,艺术把死亡的恐怖化为美,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美学

面对生死孔子主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5】”这就上升到了美学意义。“里仁为美【6】”,与其说美与善有联系,不如说“仁”与“善”是同类。孟子则主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7】”。即在生死与仁义面前选择为仁义而死,他的这一观点在这里是对孔子以善为本的美学观的一个发展和延伸。

这一道德观受到古人的极大推崇与践行,在古人眼中,苟且偷生与不仁不义是要受到贬毁与责骂的,如解缙投节于明成祖,虽奉召主修了《永乐大典》但还是遭到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耻笑。而为仁义而死却是为后人所颂扬,如伯夷、叔齐、岳飞、关羽、专诸、荆轲等。“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8】”。文天祥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至,所以仁至【9】”。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仁义值千金,为仁义而死的人千古留名。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家思想相融合对我国古典美学影响极大,为我国古典美学“意境”说上作出贡献。佛家主张慈悲、业报、孝亲等,认为人生极苦,通过弃恶从善,修行来摆脱六道轮回。儒家主张人要积极的入世,通过建功立业来追求生命的不朽。

中国古典美学中贯穿“真善美的统一【10】”,“美在意象【11】”。屈原把死亡意蕴引入诗歌中,在国殇中:“时坠兮威灵怒,…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12】” 这幅场景描写将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场面,他通过艺术手法把死写的不再那么可怕,这些将士是为仁而死,具有了一种悲壮与崇高。

3、死亡审美意蕴的表现形式

仁义之死比泰山还要重,为仁义(善)而死是可歌可泣的。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3】,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所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中国人的立身格言和面对死亡时的取向及审美意蕴。

古人死亡审美意蕴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呢?是通过语言来体现。屈原:“出不入兮往不反,…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14】”这些语言的描写蕴含了一种价值情感,即为国家和人民而战,死不足惜;史记赵世家中作者描写程婴自杀时说“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15】”他的自杀是为了实现对公孙杵臼的承诺,短短的几句话就给人呈现出了为信而死的价值情感。陶渊明的《咏荆轲》中“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这首诗中,诗人给读者描写了一幅壮美的画面,通过渲染对荆轲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对友守信表示极大的崇敬与颂扬,衬托出了死亡美学的意蕴。在《感天动地窦娥冤》中,张驴儿强取窦娥不成而阴谋陷害,最后窦娥在法场上对老天进行控诉,在临死之前发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的誓言来显示出她的冤屈。作者通过这些语言的描写蕴涵了对恶势力的控诉,同时通过最后窦娥的冤屈得到平反蕴涵了惩恶扬善的一种情感,给读者一种善最终会战胜恶的一种情感,正义与善是我们的人格追求。

以语言为表现形式来勾描出一幅幅壮怀激烈的审美形象,在对这些审美对象进行审美的同时,体验与感悟我们民族的文化与道德信念。

4、死亡美学意蕴的现代意义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德”延伸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谐等。信 是立身之本,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沿传至今。

改革开放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西方思想观念的传入以及人们无视精神文明建设,人们的道德水平出现了很大的滑坡,甚至到了人们都无法想象的程度,现在社会不仅道德缺失,甚至连我们基本的道德底线都快扼守不住了。

现今物欲横流,君子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就难了。我们今天不缺道德法则,关键是如何把它内化为我们的修养?古人之所以舍身取义是因为他们把封建道德内化成了修养,他们做到了知行合一。

我们怎样内化呢?美育是最终生成我们公民完善人格的关键。

“美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16】”审美形象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信念,审美理想,美育就是利用审美形象特有的感染作用,使受教育者领悟到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并把这些信念与内涵内化为自己的修养。

死亡审美意蕴的现代意义还在于让人们抛弃的死亡的恐惧,弘扬正义和真善美。当生死危难的紧要关头有更多见义勇为之人挺身而出,弘扬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构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当我们每每看到“彭宇案”、“小悦悦案”“厦门公交车事件”时无不为我们的国民感到羞愧,我们国民不能当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慎独之,中国大国民。

参考文献:

[1]刘宗志 《论语解读》贵州出版集团公司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年07月第166页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刘衍永 周晓阳 著 2008年第一期 船山学刊

[3]颜翔林 《 死亡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01月

[4]《古诗精选.汉乐府民歌.焦仲卿妻》江苏古籍出版社 第58页

[5]刘宗志 《论语解读》 贵州出版集团公司贵州人民出版社 第239页

[6]刘宗志 《论语解读》 贵州出版集团公司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07月第48页

[7]宁镇疆 注释 《孟子》中州古籍出版社 第203页

[8]《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9]文天祥 《绝命词》

[10]陈望衡 著《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卷 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31页

[11]叶朗 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55页

[12]周来祥 周纪文著《中华审美文化通史》(秦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 第176页

[13]司马迁 《报任安书》

[14]周来祥 周纪文著《中华审美文化通史》(秦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 第176页

[15]( 汉)司马迁 著《史记·赵世家》 甘肃民族出版社第299页

[16]王一川 主编 《美学与美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第150页

猜你喜欢

死亡中国传统文化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青春电影中的“死亡”母题解读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