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与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比较分析

2015-05-30邓玉静

东方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比较分析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邓玉静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与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比较分析,研究二者的不同之处,通过借鉴和引进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先进经验,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必要的改进,希望能加快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事业单位;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比较分析

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与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比较

1、核算范围的比较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所指的“事业单位”是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同时排除适用特殊行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已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的附属企业。因此,预算会计体系中所指的“事业单位”的外延要小得多。

西方非营利组织包括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范围包括政府、学校、医院等其它非营利组织;狭义的范围包括公立的学校以及私立的学校、医院和慈善类组织等。

由此可见,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与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在范围上的区别主要在于所有制。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只限于国有,这与事业单位会计和国家预算管理的关系紧密相关。而西方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不限于所有制,其涵盖范围更加广泛。

2、会计目标的比较

西方国家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目标大致归纳为三点。第一,谁是财务信息使用者。非营利组织按照与非营利组织有没有利害关系的标准来界定信息使用者。第二,财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他们一般需要管理的信息、业绩信息和财务状况信息等等。第三,财务报告能提供什么信息。一般财务报告能提供组织的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量情况、运营情况以及财政状况等信息。

根据我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情况,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事业单位财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政府、人大、纳税人等。第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主要包括资财分配使用情况等。第三,事业单位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等。

3、会计处理基础的比较

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核算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第93号公告《非营利组织折旧的确认》规定,第一,非营利组织大部分的固定资产应该计提折旧。第二,如果资源提供者提供目前不能使用的资源,则该资源应该确认递延收入。第三,对于有限定用途的资源,应该在资源满足其所附限制条件的时候才确认收入。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基础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它虽然手续简单,但是不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

二、针对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建议和对策

1、适应新公共管理模式要求,建立政府会计体系

“新公共管理模式”是按照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理论,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一个基本框架性建议,它主要包括了透明度、灵活性、负责任、前瞻性、法律及正直这五个方面的要素原则。

建立较为健全的会计体系,应该坚持中国特色,坚持我国的渐进式改革路线,充分借鉴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政府其他各项改革的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会计制度。

2、引入权责发生制,充分反映受托责任制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除了对部分涉及经济活动的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余发生的业务均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为了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以及财务状况信息,引入权责发生制,成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引入权责发生制,明确事业单位的受托责任、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透明、真实、完整以及决策相关。

三、结束语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不同于企业会计,但它在社会生活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以及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方面入手,研究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以及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差异,针对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提出建议和对策,希望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完善做出贡献,推动事业单位会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力骥.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与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比较[J].中国外资.2012,17:99-100.

[2]常丽,何东平.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3]张静.国外非营利组织会计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比较[J].工作研究,2007,04:47-48.

[4]刘巧娜.中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比较分析[J].大众商务,2010,12:160.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