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的忏悔还是金钱的救赎

2015-05-30李晓婷

2015年50期
关键词:宗教改革

李晓婷

摘要:近代欧洲历史上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以马丁·路德公开发布他的《九十五条论纲》为导火线的。路德在他的九十五条论纲中抨击了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腐败行经。本文针对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的第一条中提出的“忏悔”一词的来源及含义做了一番论述,并对九十五条论纲提出的背景做了分析,最终得出宗教改革对于整个欧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忏悔;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九十五条论纲

1517年, 教士出身、曾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并任维腾堡(Wittenberg)大学神学教授的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公开发布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95 Thesen),以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九十五条论纲》直接抨击了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的腐败行经,是对教廷的谬误和弊端的有力一击。

一、九十五条论纲提出的背景

(一)皇权和教权之争

公元919年德意志王权创立。自此之后,皇权和教权的工作就没有停止过。奥托一世登上皇位后,明确了教皇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皇帝宣誓保卫教皇,教皇宣誓忠于皇帝。到了11世纪上半叶,皇帝权势对教会不断增长,教皇由皇帝推选。可是随着货币经济的出现,教会想不受限制地自行处理其所领财产。于是在天主教内部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运动,目的在于加强教皇的权利,排除罗马贵族和德意志皇权的干预,这个运动被称为克吕尼派运动。

1073年意大利托斯卡纳人喜尔德布兰德不经皇帝同意登上教皇宝座,称格雷戈利七世。他专注于教会的独立和权利的巩固,尽力利用教会改革来达到目的并削弱皇权。当年轻的皇帝亨利四世在位期间,开始为恢复旧有的皇权而对教皇展开斗争。1075年底,格雷戈利七世警告亨利四世不要干预米兰大主教职位的确定和授职,爆发了一场形式为授职权之争的皇帝和教皇之间的公开冲突。亨利四世把教皇的行动看作是公开的宣战,宣布废黜教皇格雷戈利七世。而教皇对这个决议的回答是宣布所谓破门律:开除、废黜和放逐亨利四世。破门律一宣布德意志的大封建主反对派立即作为罗马教廷的同盟者反对德意志皇权,要求亨利四世在一年内设法破除破门律,否则就不承认他为君王。亨利四世陷入困难境地,但为了保住王位,他于1077年到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赤足披毡,在风雪中等候三天,向教皇忏悔赎罪,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卡诺莎事件。这一事件的平息使得亨利四世有了喘息的机会,一段时间之后,亨利四世又重新积聚力量,终于攻陷罗马,另立教皇。但是这一胜利并不意味着对教皇的彻底胜利,斗争还继续下去。由于得不到了结,皇帝和教皇在1122年进行和解,达成了所谓沃尔姆斯宗教和约,和约中最核心的意思就是,主教们由教皇授予教职,而领地和特权则仍由皇帝授予。双方力量形成某种均势。沃尔姆斯宗教和约结束了长大半个多世纪的关于授职权的斗争,这一斗争耗尽了德意志王国的国力,而德意志诸侯的势力和独立性却同步增大,皇权衰落。

德意志皇权的再一次经历外观上光彩夺目的回光返照时期,一直要到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弗利得里希一世在位时期。当他1155年在罗马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时,就重申皇帝享有对意大利的特权。皇帝的落喝多压迫激起意大利城市的反抗,终于于1176年皇帝被打败。1177年弗利得里希一世不得不与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缔结威尼斯和约,答应归还所占教产,不折不扣执行沃尔姆斯和约,皇帝仅保留形式上的最高授职权。在皇权和教权的斗争中,胜利者是教权。

(二)教廷的腐败行经

当时,罗马教廷已经成为最大的封建领主,并利用《圣经》中有农牧产品十分之一属于上帝的说法,增加各种捐纳贡派。另一方面,各地教会不仅占有大量地产,而且教产和神职人员还得以免税,享有各种政治经济特权。当时教廷的腐败问题,最集中的反映在以教廷特许权而大肆贩卖所谓“赎罪券”,并以此为导火线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1514年,勃兰登堡的阿尔贝特(Albrecht)任马格德堡大主教一击哈尔贝斯达特教区的主管,他想要参加美因茨地区总主教职位的竞选。1516年,以浮华奢侈著称的教皇利奥十世(Leo X),批准了勃兰登堡的阿尔贝特的请求,任命其担任美因茨大主教并掌管了教区的主教行政权。紧接着,又授权并委任这位大主教作为全权兜售“赎罪券”的发包人。

这位美因茨的大主教又任命既贪婪又能说会道的特次勒(Tetzel)修士作为他的捐款专员。于是这位捐款专员就无耻地以不道的方式宣称:“通往天国之门已经打开了……”并开始大肆宣扬和出售被他称为“教皇券”的所谓赎罪券。

这种“赎罪券”其实是和基督教教义中所谓的“原罪”和“救赎”的思想有关。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生活在世上的人们就要不断地以其善行来赎清罪孽,故而行善者的灵魂得到拯救,其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作恶者则会因为加深罪恶而进入地狱。基督教原罪的思想及所谓的拯救活动,后来在日益官僚化的教会生活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教会特权者们巧立名目,并贩卖所谓的“赎罪券”借以搜刮、聚敛钱财的典型腐败行经。

然而,教廷发行的“赎罪券”(Abla),意为人可以用金钱来换取心灵的安宁,这种所谓的用金钱换取良心的安宁,无异于教唆和鼓励人们犯罪,而并非规劝人们去做一个靠坚定的信仰来规范道德行为的真正的基督徒。

赎罪券的发行,在德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也成为德国许多人反对罗马教廷对基督教的解释和神职人员种种有悖于基督教教义的行为的契机。这一时期的欧洲,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封建专制制度和思想政治统治早已开始动摇。德国的诸侯们早就想寻找机会甩掉这个沉重的财政包袱。德国所有等级和集团在对待罗马教廷的问题上罕见地一致,诸侯们想借此机会卸掉罗马教廷这个财政上的重负,把自己的钱留在自己手里。

这种无法无天的赎罪券买卖搞得德意志各阶层怨声载道,也促使路德于1517年10月31日在维滕堡城堡大门上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大字报。

二、“忏悔”(Bue)的内涵

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中第一条就引用了《圣经》马太福音中的话“你们应当忏悔”,并且信徒应该一生始终忏悔。这里路德之所以要引用圣经中的“忏悔”,是要说明此“忏悔”非彼“忏悔”——非通过购买“赎罪券”,通过金钱方式可以达到的忏悔。

(一)忏悔(Bue)一词的来源

圣经新约中的“忏悔”(Bue)一词是从希腊语中μετανοια metanoia一词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从根本上改变思想、主意、看法”的意思。而在创世纪中希腊语μετανοια一词则是由希伯来语中schub一词翻译过来的。它的意思不仅是从思想上改变而回归上帝,而是在整个生存过程中,对上帝服从、信任,还要摒弃一切恶行和反对上帝的行为。希腊语的μετανοια翻译成拉丁语是poenitentia,意为“懊悔”或者poena,意为“惩罚”。在德语中则使用Bue(忏悔)这个词,它与德语单词besser(更好)是同源词,本来的意思是“利益、优点”(Nutzen、Vorteil)。它表示有罪之人向上帝的补赎。路德则更强调“恐怖和虔诚的悔改”,从这个意思发展出了现在的意思“从外部施加的惩罚或者与内心态度无关的补救”。

(二)基督教中的忏悔(Bue)

圣经中所说的忏悔是指从思想上的彻底的改变,对上帝的信仰和皈依,是一种内心的活动,并不是靠外力可以达到的,更不用说通过金钱买卖“赎罪券”就可以使心灵得到安宁。路德宣称,信仰只能是对上帝的信仰,只有《圣经》的启示才是人们获得信仰的真正来源;信仰完全是信徒个人的事,因而是自由的;每一个信徒均可以其对上帝的信仰而成为基督徒,并得到拯救。

路德在他的95条论纲中直接引用圣经中的话,阐明了忏悔的真正含义,指出罗马教会宣称的人类只有通过善行才能得到拯救的信条是错误的;相反,人不是依靠善行这样外在的事情,更不是靠赎罪券这样的金钱赎买,而是依靠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获救。

三、九十五条论纲的意义

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对赎罪券的抨击,引发了对整个欧洲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同样也是一场社会变革运动。它在思想上开创了一种自由精神,在政治上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在经济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由于宗教改革所导致的宗教分裂的现实格局,在客观上为宽容精神的出现和壮大创造了条件,而宽容精神也使得西方现代科学和民主成为可能。

路德的主观动机是纯粹宗教性的,然而他的思想行为却在客观上导致了世俗社会的巨大变化。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路德的宗教改革得到了德国广大民众和部分诸侯的大力支持,最终导致了基督教世界的大分裂,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专治格局。这种宗教分裂的局面引发了一系列宗教战争,并且通过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和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将“教随国定”的原则确立为处理宗教分歧的基本原则。该原则确认了宗教分裂的事实,从而使宗教宽容精神取代了宗教专制主义而成为新时代的精神特征。到了17世纪中叶以后,宗教信仰已经由教会的专利变成了纯粹个人的事情。正是在这种宗教宽容以及由此而演化出来的普遍宽容的精神氛围中,现代科学和民主才成为可能。

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传遍整个欧洲。如果说德国宗教改革的历史结果主要是在思想领域中开创了精神自由的局面,英国宗教改革的历史结果主要是在政治领域确立了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的历史结果则主要是在经济领域中为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一种合理性的根据。

在今天的西方社会中,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天国理性与尘世生活之间曾经出现过那种尖锐对立的状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最初就发轫于宗教改革。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宗教改革构成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oliver christin,花秀林译.宗教改革—路德、加尔文和新教徒.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2]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马林韬.“第一周波”: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对旧神学批判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

[4]李伯杰.德国文化史.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5]李平晔.宗教改革与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

[6]http://de.wikipedia.org/wiki/Bu%C3%9Fe_%28Religion%29

猜你喜欢

宗教改革
都铎王朝后期两位女王的宗教改革对比
基督教对西方政治的影响
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前夕的心路历程
简述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DIY小卡片“玩”转思想史教学难点——以人教版“宗教改革”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