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务英语口译能力要素的构成
2015-05-30袁春
袁春
摘 要:商务英语口译是在商务活动中涉及的以连续传译方式为主的口译行为。作为一种口译行为,其能力的构成离不开口译活动的基本要求。著名的口译研究学者Daniel Gile所提出的“口译理解公式”和“连续传译的精力分配模式”很好的阐述了连续传译译员应具备的能力。本文从该视角探讨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基本要素。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构成与一般连续传译一样,其要素包括智力素质(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口译技能)和非智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其中,商务知识作为非语言知识的一部分对商务口译能力的构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口译是指“对口头表达的信息及文本进行的口头翻译”。口译是一项技能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口译活动对译员有非常“苛刻”的要求,如“反应敏捷”、“天生具有沟通能力”、“流利使用双语甚至多语的能力”、“有广博的知识”、“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熟悉两种文化”等。仲伟合认为,职业口译按其活动性质大致可分为:“会议传译(Conference Interpreting),随从传译(Personal Interpreting)和联络口译(LiaisonInterpreting)”三种。其中,“会议传译”按工作方式又分为“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和“连续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随从传译”是指为重要人物在不同场合提供的以连续传译为主的口译服务。如各国外交部的译员从事的多是这类工作。“联络口译”是指在其他场合提供的以连续传译为主,为持不同语言的双方进行交际提供口译服务的活动,如商业谈判,旅游口译,电视访谈口译等。按照上述对职业口译的分类,我们认为商务英语口译同属于“随从传译”和“联络口译”的范畴,其工作方式以连续传译为主。那么以连续传译为主的商务英语口译的能力由哪些因素构成呢?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哪些方面的训练?本文试图从吉尔的“连续传译的口译模式”和口译“理解公式”出发,探讨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构成和培养问题。连续传译的口译模式和要素:商务英语口译是以连续传译为主的一种口译活动。连续传译是指译员在听辨原语的同时,借助已有知识和笔记,正确地理解和记忆原语语篇意义,待讲话人部分或全部发言完成后,即刻用目的语把讲话人所表达的信息以口头形式迅速传播给听众。连续传译又被称为交替传译、连续翻译、即席传译、即席口译、即席翻译和连续式翻译等。连续传译用于演讲、祝词、授课、高级会议、商务谈判、新闻发布会等许多商务场合。巴黎释意派口译理论家Seleskovitch认为,口译能力的基本支柱包括以下几大模块:模块A:双语支柱;模块B:个人的社会文化累积;模块C1:百科知识;模块C2:专业(可以是临时性的)知识。此观点深受后来学者的认同,为口译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参照。著名的口译研究学者吉尔教授提出“连续传译的口译模式”。吉尔教授认为连续传译的注意力分配模式分为两个阶段:Phase I:C I= L+ N+ M+ CPhase II:C I= Rem+ Read+ P。即:连续传译(第一阶段)=听与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笔记(Note-taking)+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协调(Coordination);連续传译(第二阶段)=记忆(Remembering)+读笔记(Note-reading)+传达(Production)。根据“连续传译的注意力分配模式”,连续传译译员的注意力分配在五种“活动”(effort)上,即听和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Effort),笔记(Note-taking Effort),短期记忆( Short-term Memory Effort),记忆(Remembering Effort),读笔记(Note-readingEffort)和表达(Production Effort)。这五种活动清楚地说明连续传译的工作过程和译员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吉尔认为如果用在某一方面的注意力多些,其它方面的注意力就要少些,注意力分配不当会影响到理解。针对口译的理解过程,吉尔建立了下面的理解公式:C= KL+ EKL+ A。即:理解(Compr-ehension)=语言知识(Knowledge of thelanguage)+非语言知识(Extra-linguisticknowledge)+分析(Deliberate analysis)。上述公式表明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相互依存,通过译员的审慎分析而达到对原语的理解。针对译员口译能力的基本要求,林郁如推出了下列口译公式: I= S+ C+ P(I=Interpreting; S = Interpreting skills; C =Comprehension; P= Professional standard)。他认为成功的口译是口译技巧加理解加职业准则的运用。在此基础上,仲伟合建立了关于译员知识结构的公式:KI= KL+ EK+ S(P+ AP)。在此公式中, KI = Knowledge Required for anInterpreter(译员应该掌握的知识), KL=Knowledge for Language(双语知识板块);EK=Encyclopedic Knowledge(百科知识,百科知识板块也包括译员必须掌握的专题知识);S(P+ AP)= 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and ArtisticPresentation Skills(技能板块)。技能板块包括职业口译技能和艺术表达技能。职业口译技能包括如记忆、笔记、信息综述与重组、译前准备等,艺术表达技能是以科学的手段、艺术性地完成口译过程的技能。他认为,一个好的译员的知识结构应该由“语言知识板块、百科知识板块、技能板块”这三个板块组成。
商务英语口译和普通英语口译有很大的区别,普通英语口译只要精通原语语言、译语语言以及原语文化、译语文化,再具备熟练的翻译技巧,口译就可能成功;而商务英语口译比普通口译要复杂得多,因为译者除了要精通两种语言文化以及翻译技巧外,还必须熟悉商务方面的知识。商务英语的语言形式、词汇以及内容等方面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随着大商务、大经贸格局的形成,商务英语涉及到营销学、金融学、会计学、法学和管理学等许多学科的知识。商务活动涉及到国际贸易、技术引进、招商引资、商务谈判、商务旅游、国际会展及国际运输等专业范围。因此商务口译要求译员不仅应具有相应的口译专业技能,而且必须了解商务领域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法以及相应的商务专业知识。商务英语口译具有其独特性,商务口译的技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比如商务谈判可能会涉及大量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术语,牵涉到不同的专业,译员的双语水平根本不能弥补对专业知识的缺乏,若不能把问题和有关事宜翻译清楚,谈判活动便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会导致谈判的中断。因此译员必须在平时进行合理、到位的训练,必须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积累相关的专业词汇,并且找到它们在另一种工作语言中的语义等值加以强记,做到使用时脱口而出。这些事先确立并已经记忆在大脑中的语义等值,可以有效地消除译员在译前和译中产生的紧张情绪,缓解其口译时承受的心理压力,使译员对完整、准确、迅速、轻松的临场口译充满信心。商务口译人员也许不必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但所有这些商务知识的基本内容却不可不知。
上述讨论清楚的表明: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及口译技巧是对一个译员能力的核心要求。从事商务英语口译的译员也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具体地说,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由以下两大基本要素构成:智力要素和非智力要素。智力要素包括语言知识(双语能力),非语言背景知识和口译技能。非智力要素有心理素质(快速反应能力、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能进行长时间高强度脑力工作的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工作态度、责任心、职业道德等)。智力要素和非智力要素在商务口译过程中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