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典型人物的广播采写

2015-05-30盛坚毅

中国广播 2015年6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真实表现手法

盛坚毅

【摘 要】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报道形式。针对时下此类报道“真实感不足、新闻性不强、可听性不够、效果不彰”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必须创新表现手段,提高境界,加强新闻性、真实性、人性化和广播特点,使所写人物更加真实、鲜活、生动、丰满,为听众带去正能量。

【关键词】典型人物 广播采写 境界 真实 人性 叙事 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典型人物报道是常见的新闻报道方式之一,通常由主题、结构、细节组成。在这类报道方式中,人物是报道载体,写出先进事迹所反映的时代风貌和精神追求才是目的。因此,能否捕捉到生动典型事例,刻画出鲜活人物形象,挖掘丰富思想内涵,就成为作品是否成功、能否给听众带去正能量的关键。广播表现典型人物,有新闻报道共性的一面,也有其叙事和表达手法独特的一面。采写中,需要注意、观照以下几个方面。

一、境界是灵魂

典型人物的境界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共同的时代精神,又有独特的精神境界。每位人物的独特境界、品质构成报道的价值和作品的灵魂。典型人物也是普通人,只是比普通人有更明确、更具正面意义的价值观,在坚守职业精神、践行人生信念方面,做出了普通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因此,他们的事迹才感人,情操才动人,思想境界才高于普通人。

典型人物报道在采写中应注意抓住人物特征、精神亮点,这样作品才能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如: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最突出的个性就是爱憎分明,对百姓心细情柔、对罪犯嫉恶如仇,外表刚强、内心温柔,刚柔、爱恨矛盾统一,和谐丰满。又如:山东省青岛港吊桥司机许振超和天津港煤码头操作工人孔祥瑞都是肯吃苦、不服输,在平凡岗位做出成绩、活出尊严的知识型和专家型的新型产业工人。许振超偏重于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孔祥瑞则更侧重于搞技术革新,通过示范带动创造价值。

在采写中还应注意揭示典型人物的成长原因、动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养成和坚守过程,为听众带来启迪。

二、真实是根本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作品要想感动人、感染人,首先所报道的人物及事迹必须真实可信。情况真实,才有可能还原人物真相、接近事物本质。因此,扎实采访、朴实写作缺一不可。

采访要扎实。生活是新闻来源、人物土壤,记者深入生活、接地气的程度决定了报道的深度。要写出真实的人物独特品质,就必须扎实、深入、全面地去实地采访。到第一现场、问第一当事人,眼见耳闻,接触相处,真实感受,掌握第一手鲜活素材。通过细心观察人物工作和生活的现场、环境、条件,深入思考其工作特点、意义。这其中,体验式、亲历式、调查式采访报道的效果最好。

高德荣长期工作、生活在条件极其艰苦的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是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谋发展的州人大常委会干部。云南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在10天的时间里跟着他跑遍所有村庄,查看全乡推进工程建设的进展,同住木板房、同睡硬板大通铺、同吃一锅饭,一起溜索过江,长途徒步跋涉,历经险峻山路,在闷热环境下现场采访,终于取得他和群众的信任,敞开心扉真诚与记者交流。这样写出的报道很真实、不枯燥、有新意,音响传神生动、现场感强,特别能打动人心。

文风要朴实。要扎实采访,还要老实写作。朴实即朴素、平实,写朴实人就要朴实写人。首先,把自己当成普通听众,倾注真情实感去感受、理解人物内心,体会、观照听众需求,这样才能写好人物、表现好主题。“感人心者先乎情”,要感动别人,需先感动自己。要通过讲故事、说事实,以情吸引、打动、感动、感染人,这样的作品才会有温度、厚度、深度、力度、广度,才会有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才会有新闻性、贴近性、可听性。

其次,要以“平民视角、百姓语言、普通故事、专业手法”表现。是人,就会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就会有复杂的感情、个性,就会有正常的喜怒哀乐、名利取舍、矛盾冲突、烦恼痛苦。所以,必须与所报道的人物面对面,与人物产生感情共振、心灵共鸣,真诚、平等地沟通和交流;用现场表达、让事实说话,做到故事感人、人物鲜活,再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客观反映人物工作生活、心理活动、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反映其真实状况,还原其本来面目。不拔高、溢美、矫饰、说教,防止概念化、模式化、脸谱化、偶像化、绝对化。

合理运用他人评价。他人评价是人物真实可信的必要佐证,是作品真实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善于合理运用他人评价。他人的客观介绍、评价,见人、见物、见事、见情,能使人物更加真实、鲜活、感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录音报道《蓝天探路人李中华》采访了多位飞机设计专家和李中华的战友,他们的介绍和评价专业、权威、有说服力,有助于听众了解李中华工作的重要性、所做贡献的意义及我国试飞事业的现状。在笔者采制的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的报道里,有村民述说,他接到邓平寿生前最后一个电话,是询问他家的桑苗栽得怎样;邓平寿邻居说,“他每次回家都会给老母亲烧热水泡脚、洗脚”。这些介绍、评价的音响用在报道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讳过。完美无缺的人不存在,是人都会有不足,典型人物身上既有先进的一面,也有普通人的一面,不能写成“高大全”。记者以平视的眼光接触、采访典型人物,客观地报道他们身上的不足,不仅无损人物形象和主题表现,反而会使人物更丰满、报道更真实。任长霞个子比较矮、有点胖,长得并不美,但她也有女性爱美、爱哭的特点。从生活上看,她对工作与生活的矛盾处理得并不好,家庭生活不美满,甚至夫妻关系也很紧张;从工作上看,她的业务素质、综合能力在本省公安局长中也只是中上水平。但是,她心里装着百姓、与百姓亲密无间,认真解决信访积案、打击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得到百姓拥护,所以她的离世才会引发倾城之痛。

三、人性是基石

人性是典型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是成功人生不可或缺的因素,是感人事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其真实、丰满形象的基石。人物的职业操守、道德情怀、思想境界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立足于人性刻画、有深切人文关怀的报道,更具备时代特征、现实意义。同时,富有人情味也是典型人物报道感动人的重要前提、必要条件。

试飞英雄李中华因身体上的小瑕疵没被选上宇航员,为此大哭了一场。他妻子本来不想嫁给试飞员,怕太危险。他就和她讲为何主动选择这个职业,他说:“我深深爱着你,也深深爱着这个事业。失去你,我将痛苦一生;失去事业,我的生命将失去意义。”他还对她讲了我国航空事业的现状以及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她终于被感动了,嫁给了他。每次出差前,他都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执行任务回来,也总是抢着干家务,让妻子多休息。飞行再累,他也要陪妻子散步,带孩子学琴、学棋、锻炼身体。只要能在晚饭前回家,他一定会亲自下厨,亲手为妻儿做饭。这样的报道很真实,很有人情味,令人信服。

中央电台记者报道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法官宋鱼水时,注意到她说话轻声细语,从不乱吼大叫、咄咄逼人,不轻视任何涉及百姓生活的小额案件,总能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角度考虑问题,公平对待每一位当事人,理解、尊重、重视他们的尊严和利益。当事人再啰嗦、重复,她都能耐心对待,让对方有充分的时间把话说完。她不仅做到判决公正,还注意向当事人讲清、说透法律规定和标准,让当事人体会到司法关怀与温暖。她努力做到“辨法析理、胜败皆服”,使法庭成为普法的“生动课堂”、化解矛盾的“调节器”。报道展现了一个善良、真诚、谦和的人物形象。

典型人物普通但不平凡、平实而不平淡、先进而不乏人性。许振超对亲人有亲情、对工友有友情,既有理想追求,又有生活情趣。这些人性描述非常打动人、感染人。要把典型人物当做普通人真实、客观地反映,以人为本、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人物形象才丰满,才可信、可爱、可亲、可敬、可学,听众才不会产生陌生感、距离感。

四、叙事、表现手法是亮点

以最适合、有效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进行报道,才能发挥典型人物报道的独特作用,释放出正能量。

增强新闻性、时效感。非新闻事件性典型人物容易给人新闻性不足的感觉。因此,报道时更应当注意增强新闻性、时效感,要善于发现典型人物的时代先进性。典型人物是时代需要、社会呼唤、百姓期盼,他们出自百姓,不远离百姓,身上有与百姓共同的感情、思想,因此,为百姓所接受,具备了新闻价值。所以,要号准时代脉搏、把握社会诉求,找到典型的社会心理诉求,找到典型人物事迹与百姓的共鸣点、共振点,找到听众不了解又有兴趣了解、有新鲜感的事情和不知道的故事、细节。按照新闻接近性原理,努力寻找时间、地点、阶层、利益、心理、感受的接近性;依据“眼见为实”原理,深入现场、人物,报道最新现场、最新事实,满足听众了解需要。在非事件性材料中寻找事件性因素,把典型报道当作新闻来做。

强化广播表现手段。真水无香,贵在天然。大自然的一个迷人之处就在于丰富的声音。人类最基本、自然、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沟通、交流手段就是语言。用音响、语言表现是广播的特质、优势,同期声可以很好地表现人物语言风格、特色,凸显真实感、画面感、现场感、生活味、形象性。典型人物报道,能用音响表达的尽量用音响表达,尤其要注重采用现场音响。必须用文字说明的,也要尽量采用朴实语言,避免书面式、念稿式、宣教式文字表述。

中央电台记者采制的录音报道《蓝天探路人李中华》,一开始就以音响呈现决定三名试飞员生死、新机型定型成败的七秒钟紧急处置,情形危险、紧张,扣人心弦。试飞中,500米低空,飞机突然失控倒扣、操纵失灵、极速坠落。经过李中华短短几秒钟冷静、正确、迅速的处置,终于在离地200米时重新控制飞机。不仅保住了三名试飞员的生命,还保全了我国当时唯一一架变稳实验验证飞机,为最终查明飞机飞行状态改变、失去控制的原因提供了宝贵机会,推动了飞机研发的进步,表现了李中华果敢、自信、有责心感、技术高超等优秀品质。

黑龙江电台记者采制的哈尔滨市“雷锋鞋匠”孟广斌的报道,从修鞋锤声中把听众带入现场,介绍他给人修鞋严谨认真,为人服务周到细致,展示了记者帮他忙活一小天,做得好的不太夸,做得不到位的还不客气。他边修鞋还边教记者:“这修鞋就像做人,钉子扎进去要正、直,线拉出来要紧、密。”每一句同期声都是毫无引导、加工的大实话。而他“针脚要密”的叮嘱、几句随口关照学生的话、贴心照顾敬老院老人的同期声、别人夸奖他时他腼腆羞涩的谦词,人情味浓,感染力强,很好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职业态度、尊严和不易察觉的性格。

注重细节、故事性。细节来自采访中的认真观察、真实记录。例如对湖北省恩施市乡民政助理周国知的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他没有公文包,只有一个跟了他二十多年的背篓的细节。在邓平寿的报道中,笔者注意到他下村的三件宝:胶鞋、挎包、笔记本,他挎包里的三件宝:桑剪、嫁接刀、蚕药,他办公桌上用了20年的缠了胶布的破塑料壳保温杯,五元钱一斤的老荫茶。观察到群众可以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渴了端起他的杯子就喝;他家住房残破,不如一般村民。语言朴素、笔调平实的细节报道不陈腐空洞,典型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在中央电台有关任长霞的报道中,农妇陈秀英几年前被人打破头,一直没人管。接访时,摸到她骨头破裂只有头皮连着的小碗口大的凹陷处时,任长霞流泪了。讲故事,有助于深化主题,提高可听性。《战旗报》记者采访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第一次见到他就被惊呆了。因为他刚驱车近30个小时,极度劳累、疲惫,蓬头垢脸、一脸胡茬、两眼充血、嘴角出血、声音嘶哑。记者几欲开口,都含泪憋回去了。第二次见面,李素芝又刚驱车600多公里到达海拔4600米的定日,记者正准备采访,突然来了危重病人,李素芝迅速投入手术抢救,5个小时后手术才结束,“疲惫不堪的李素芝走出手术车,慢慢摘去口罩、帽子,花白的头发已被汗湿,热腾腾地冒着白雾”。他的手和嘴唇不停地颤抖,记者心一酸,采访的话再也说不出口。第三次机会,李素芝带领“流动医院”再闯遭受特大风雪灾害的聂拉木,车队进至海拔5100多米的通拉山口时为积雪所阻,他下车指挥疏通道路,并亲自铲雪。返回拉萨路上,总算有时间在车上接受采访,结果他说着说着,竟耷拉脑袋、打着鼾声睡着了,连墨镜和棉帽都掉地上了。记者还想开口,司机带着哭腔央求道:“首长这些天都跑了一万多公里,从没睡过一个好觉,就让他睡会儿吧!”几次采访机会,都在无奈中被迫放弃,没有一次完整的采访。但是,典型人物的形象却在记者的三次未完成的采访过程描述中树立起来了。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

(本文编辑:莫玉玲)

参考文献

1.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清风扑面来——改文风优秀新闻作品评析》,学习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2.中宣部新闻局、总政宣传部、空军宣传部编 《试飞英雄李中华》,学习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3.中组部办公厅、中宣部新闻局、重庆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编 《田坎书记邓平寿》,学习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4.中宣部新闻局、全总宣教部、交通部体改法规司、天津市委宣传部编 《知识工人孔祥瑞》,学习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5.中宣部新闻局、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宣传组、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办编 《宋鱼水:新型法官》,学习出版社,2005年第1版。

6.中宣部新闻局编 《为时代英雄放歌——2004年重大典型宣传探索与创新》,学习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真实表现手法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厚重感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从几种“真实”浅议《活着》的影视改编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