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报道的红线应该划在哪儿

2015-05-30徐曼

中国广播 2015年6期
关键词:红线新闻报道

徐曼

【摘 要】本文通过近年来发生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闻事件,论述新闻报道应该遵循的几道红线:道德和伦理、公正客观、法律及专业知识,进一步阐释了主流媒体如何通过规范性和专业性的发声,扶正视听,有效利用新媒体的手段获得最大的传播价值。

【关键词】新闻报道 红线 专业调查精神 引导舆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热点新闻的报道和传播中,新闻伦理和道德的底线被突破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今,信息的极速传播,新闻报道若缺少约束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甚至误导舆论。因此,把握住新闻报道的红线尤为重要。那么应该如何为我们的新闻从业者划定这条红线呢?

第一,新闻报道要在道德和伦理的红线之上进行,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突破道德底线。

2015年1月16日,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去世。从姚贝娜重病到决定捐献眼角膜,直至其最终离世,这一系列新闻事件和由此引发的各种争论持续发酵。这些年,没有一个艺人的去世像姚贝娜这样受媒体关注:30岁患病,早期乳腺癌,手术成功;不到3年,癌症复发转移,走到生命的末期,毅然决定捐献眼角膜。33岁的短暂生命,拥有很多艺人所没有的勤奋和天赋。也正是基于姚贝娜身上一些普通而又特殊的因素,她去世的新闻得到了空前的阅读量和转载量,随之一夜成名的还有一家以前并不为大家所熟悉的地方报纸。受众的关注,必然激发新闻媒体持续追逐,因为传播力正是通过受众的关注度建立起来的,特别是对于一家影响力有限的地方媒体。起初是一张姚贝娜病重期间的照片被迅速流传,照片可见姚贝娜憔悴的脸庞和干瘦的手臂;进而,网上爆料该地方报记者装扮成医务人员拍摄姚贝娜去世后眼角膜摘取手术过程。一时间,舆论的焦点转移到对媒体的声讨。有医务工作者把记者称作秃鹰,谴责记者面对采访对象死亡时的冷漠;有新闻从业者进行反驳,认为记者职业的性质就是客观报道新闻事实。而这家地方报纸随后也澄清,说他们所有的报道行为都是获得姚贝娜家人的允许后进行的。

在我国,新闻工作者肩负着舆论导向的媒体责任。在新闻报道中,是要单纯的轰动效应以此博取受众眼球,还是要从中汲取更有社会传播价值的内容,进行报道和延展?我们可以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对姚贝娜去世的报道中,得到一些启示。姚贝娜去世的第二天,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在头条对此进行了关注:

昨天,歌手姚贝娜因病辞世。弥留之际,她由父亲代签捐献出了自己的眼角膜。今天,一名26岁的小伙子已经因此重获光明,而这也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器官捐献的关注……

这篇报道简单回顾了姚贝娜从决定捐献眼角膜到完成第一例受捐者手术的过程,进而说到我国器官捐献现状,呼吁全社会加入到这项有益的事业中来。

作为国家级新闻媒体,中国之声没有把更多的笔墨放在对姚贝娜去世的情景描述,而是以此作为切入口,对中国遗体捐献的现状和发展滞后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希望由此唤起全社会的关注。这篇报道不仅传递出姚贝娜作为首个捐献器官的艺人身上释放的正能量,也对遗体捐献这一长期以来受到传统观念和制度建设滞后影响的社会事业进行重点解读,在舆论导向上,彰显了国家新闻广播的权威和责任。

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评论员文章《姚贝娜留下的问号》也在网络及微信上广为传播。文章分析了我国器官捐献受到的传统观念和制度层面的制约,结语颇具网络化:“生存还是死亡,这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终极问题,姚贝娜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你呢?”这篇评论员文章阅读量超过了10万,每一个阅读过此文的人是否能够成为推进器官捐献的一股力量,我们不得而知,但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一关注程度无疑证明,我们的受众并不只是关心明星背后那些“八卦”,更关注正能量。此时,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凸显出来。

当这种对明星的追逐转化成社会的正能量,媒体的作用不言而喻。媒体守住了新闻报道的道德红线,也就守住了受众和社会认知的正确方向。

第二,新闻从业者要恪守公正客观的红线,用专业的调查精神捍卫媒体的权威,赢得公信。

有的新闻报道由于缺乏深入实际的调查与取证,导致片面化甚至失实,误导了舆论。我们来回顾一则去年轰动全国的新闻事件。2014年8月12日,湖南某网络媒体刊登《湘潭产妇死在手术台医生护士不知去向 医院称已尽全力》的报道,报道称:“8月10日下午,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张姓产妇,在做剖腹产手术时,因术后大出血不幸死亡。”这条报道迅速被多家网络媒体转载,标题和文中,“产妇惨死”“护士医生跑路”“死者赤身裸体”“满口鲜血眼含泪水”等字眼频现,使得该事件主观上已经被媒体定性为恶劣的医疗事故。于是,对医院医生的质疑、谴责纷至沓来。好在随后湘潭市政府和医院正面积极回应事件,公布院方施救处理的全程记录,才将这一事件的负面影响逐渐平息。稍晚发布的尸体解剖鉴定也证实,该产妇死于产科上非常棘手的突发重症羊水栓塞。8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别轻易下结论》中说:“媒体和公众不应草率评价事件,只有把医疗事件归置于就事论事的框架内,才能给医患双方一个公正的评判。”随后,《法制日报》《南方日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文章,一方面对新闻媒体报道失实行为进行批评,另一方面对破解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建言,让这起事件的社会效果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

医患矛盾一直是敏感话题,我们的部分新闻从业者在这一事件的处理上显得理性不足,有时将弱势一方的诉求放大成新闻主体,导致矛盾升级。但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新闻记者、编辑面对这类需要专业知识解释、调查的事件报道,用时效性取代所有新闻判断的标准。这也是地方媒体、网络媒体为了博取“眼球”常犯的错误。

从媒体的良性发展上来说,树立公信力和权威性必须重塑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精神和深入调查作风,让被采访双方站在平等的对话窗口,让每一篇报道经得起事实的检验和推敲。

第三,新闻报道应遵从法律和专业知识的红线,以人为本,维护生命个体的尊严和权益。

传统社会一直以来对道德、情感的推崇,形成了对于人、事的评判标准,更多是基于情理之中,而不是法理之内。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会对越过道德底线的采访进行谴责,却忽略了被采访者的基本权益也需要得到尊重。比如在灾难报道中,我们将镜头对准那些奋不顾身救援的士兵,同时也一次次聚焦到那些身心受到巨大打击的受灾群众身上。媒体通过文字、图片、影像,把他们的苦难展现给人们,从社会效果来看,或许他们获得了一些帮助,但个人的生存权、隐私权却遭遇危机。

汶川地震是继唐山大地震后我国经历的最大一次地震,由于现代传媒的发达,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当年的唐山大地震。通过媒体的深入报道和广泛传播,大量的社会援助和资金涌向震区,心理辅导人员及时对伤员和失去亲人的受灾群众进行心理援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难对其身心带来的伤痛。但另一方面,记者对受灾群众苦难和残缺肢体的特写,显然已经越过了隐私权的范畴,并对其今后的生活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这样的报道并不少见。比如有的记者在采访失去孩子却仍然坚守在救援一线的最美警察蒋敏,问她:“在照顾灾区的孩子时,会不会想念自己的孩子?”这样的问题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新闻记者要拥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运用特殊的采访技巧,才能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采访对象的伤害。

还有在采访“敬礼娃娃郎铮”的时候,对一个身心都还未成熟的孩子,媒体不停追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造成了孩子的心理恐惧、不爱说话和害怕独处。对于一个成年人,不断的情景再现都无法承受,何况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因此,采访者要懂得从被采访者的角度出发,以保护其生存权和隐私权为前提。尤其面对特殊的被采访者,新闻报道权、挖掘新闻事实的职业特性往往占据上风,从而越过了法律对个人隐私权、名誉权等基本权益所划定的红线,对被采访者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和压力。

在国际上,对于遗体捐献有一条“双盲原则”,即捐献者和受捐者双方对彼此信息是不了解的。国际惯例的制定是基于伦理学、心理学的理论和对隐私权的保护。但是不止一次,媒体在报道某位捐献者善举的时候,都会提到受捐者,有的还会对此进行采访曝光。这样的结果将对受捐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社会是个大课堂,新闻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只是我们撬开社会学的敲门砖。社会的核心是人,新闻从业者必须重视对各种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才能在客观公正报道新闻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

在突发事件面前,新闻从业者的应急能力和采访技巧显得尤为关键。但如何在与被采访者的各种沟通、周旋中抵达核心信息,又不突破道德、伦理、理性和客观的红线,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4年6月10日,湖北潜江发生震惊全国的劫持人质事件,代课老师秦开美和镇干部王林华奋勇接力充当人质。事件发生后,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国多家媒体赶往事发地,一场新闻大战随即展开。因为心理上受到冲击,镇干部王林华刻意回避记者的媒体采访。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的三位年轻记者,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他们并没有盲目展开对学生、老师的“围攻”采访。在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前提下,和当事人进行深入沟通,动之以情,最终取得了秦开美老师的专访权,原本约定的5分钟采访变成了30分钟,获得了大量独家的新闻素材,保证了新闻报道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姚贝娜去世、湖南产妇剖腹产死亡、汶川地震、潜江劫持人质事件……在这一系列新闻热点背后,媒体人也在不断反思:面对突发事件、公众关注的热点,新闻报道的红线到底应该划在哪儿?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面前,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法律意识、社会及科学知识积累,对其报道的客观公正,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发挥正面的社会效应,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此时,规范性和专业性更加突出的主流媒体的发声,往往能够扶正视听,扭转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新媒体手段的广泛传播,与一些不规范、夸大、片面的网络新闻进行正面交锋,占据主动,传递真相,引导舆论,才能使得我们的新闻报道既在红线之上,又能获得最大的传播价值。

(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

(本文编辑:吕晓虹)

猜你喜欢

红线新闻报道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三道红线”考验房企“钱袋子”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化肥涨价莫撞红线
不能突破“公平竞争”的红线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