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网络平台基础 提升网络教学水平
2015-05-30么洪伟
么洪伟
摘 要:黑河学院积极推进黑河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及其资源库项目建设,将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实践、课程管理相融合,使学生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以及师生的思想理念、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发生深刻改变,教与学的传统模式因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实现质的跨越。项目的建设和应用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及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肯定。
关键词:4A网络平台;教学;经验
1 高瞻远瞩,引入4A网络平台,解决黑河学院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黑河学院坐落于国家首批沿边开放城市——黑河市,是中俄边境线上我国境内第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黑河学院作为新建的本科院校,由于学校地处偏远、学院在发展中面临教师梯队结构不够合理、专业师资力量不均衡、高水平专业带头人数量不足、部分教学团队建设质量不高、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等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
黑河学院领导班子高瞻远瞩,超前谋划将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写入《黑河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在综合考虑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对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工作进行了充分研究论证。2011年4月,与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签署合作协议,开展4A网络平台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制约教学工作发展的困难。
2 科学规划,有条不紊,扎实推进网络课程和资源库建设
2.1 明确目标
依据“十二五”期间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遵循“服务教学、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应用”的原则,采取引进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以4A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进行一体化设计,以点带面,分层进行资源开发。建立运行激励机制,使全校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发挥我校专业优势,打造我校特色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齐全,集教学资源的建设、管理、应用、展示和评价与一体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现国内高校和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拓展教学时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2.2 扎实推进
学院大力支持4A平台建设,先后为平台引进、项目实施和应用投入78.2万元。根据“黑河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及资源库建设方案”,学院对网络课程建设采取项目牵动策略,由教务处实施管理。项目实施过程科学规范,历时三年,共分三期立项建设了151门网络课程。每一期项目,教务处都按照下发立项通知,公布立项结果,下发项目中期检查通知,公布中期检查结果,下发项目验收通知,公布通过验收项目名单的程序,进行项目的立项、检查、验收工作。为了解学生对网络课程的需求情况,教务处组织进行了全院学生“网络课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抽样问卷调查”,并进行认真分析。通过以上努力,顺利完成了我院网络课程及资源库建设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为开展网络教学创造了条件。
3 加强管理,突出应用,提升网络教学水平
3.1 项目引导
为引导广大教师合理使用网络课程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突出使用效益,教务处在网络课程立项建设中明确要求,立项建设的网络课程必须经过至少一个学期的实际应用才能申请结项验收,并将课程使用情况作为主要验收指标之一。
3.2 政策鼓励
教务处适时出台了“黑河学院网络教学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对课程建设项目组成员使用网络课程进行教学,按照使用情况,分别按系数0.5、0.3和0核算工作量,鼓励广大网络课程教师,合理使用网络课程进行教学。
3.3 成效显著
网络教学平台及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提高了学院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更新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形成一批有特色的网络课程,较好地发挥了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学院教学中的作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弥补了学校地处偏远、学院在发展中面临教师梯队结构不够合理、专业师资力量不均衡、高水平专业带头人数量不足、部分教学团队建设质量不高、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等困难,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3.3.1 开辟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新途径
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不用固定在教室学习,可以自己安排好时间在网络覆盖的地方进行学习,学生可通过Web浏览器浏览课程知识内容,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论坛与教师及其同学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其他同学也做到了信息共享。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3.3.2 融合了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教学以班级集体教学为主要形式,这种统一的组织形式缺乏为学生提供探索性学习的机会。网络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十分灵活,既可用于课堂教学,又能以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实时、动态地引入课堂,为传统的集体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便捷的交互功能为学生课外协同学习、个别化学习的高效进行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交流机制,实现了同时、异时交流。形成了“集体授课、协同学习、个别化学习”等多种形式融合的开放性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变教育教学的权威者、传授者、灌输者为学生学习的帮促者、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以及与教学活动过程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和管理,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技术基础。
4 体会与思考
网络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有效性于一身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建设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包含了许多一流教师的智慧。要重视它的应用,使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在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培育一批重点课程、精品课程,使网络课程建设、应用走上一个健康有序、不断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