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景里萃取光阴
2015-05-30黄娟
如果可以得寸,我想在上林的风景里守望时光;而如果可以进尺,我还想借助一段时光去追寻更久远的风景。
[作者简介] 黄娟,资深旅游策划人。
很多年前,我与摄影家梁汉昌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全因他的一本《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广西隆林》,那是我所见过拍广西唯一让我震撼的摄影集。后来虽然与梁先生没有深交,但我却固执地认为,他是一位用心多于用镜头的摄影师,如果在广西做关于乡土文化的影像图书,一定要找他。所以当东林提出希望《时间的风景》摄影由梁先生担当时,我没有半点迟疑。
而这本影像图书的起心动念,是因为早先看到台湾摄影师阮义忠先生的两本人文摄影集《正方形的乡愁》和《失落的优雅》。阮义忠先生的故土情思虽远虽淡但很有力,透过他的作品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台湾,看到台湾乡野风景与人情里的一派朴素优雅,以及那些照片背后对台湾最深沉的情怀。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等合适的机缘,好让初心萌芽,可以用同样的真诚去面对我视为新故乡的上林。而无论文字还是图像,我都希望找到最合适的人来表达。
我历来认为,一个地方光靠美是不足以让人长时间停驻的,如果它让我们有不断归去的念头,那么在美之外一定还有其他的东西,比如风土人情,比如气候风物,比如生活习俗,如此种种。就像人与人相处,外在是吸引的理由,而内在才是厮守的关键。于上林,我亦如此,第一眼见到清丽秀美的山水,便为之动容,特别是大龙湖、清水河一带的自然风貌,胜似桂林,美不胜收。许多过客匆匆一瞥,总免不了高呼惊叹,但我在深入探访之后,才发现两地相比又有不同。在上林越过峰丛极目远眺时会看到一马平川且物产丰饶的河谷平地,遥遥可见绵延不绝的低矮丘陵及巍巍大明山,还有星罗云布的湖泊与湿地。仅仅是方圆百余里,便会地貌多样,景色宜人,或许这是徐霞客久留的原因,但还不是我想表达上林的原因。
关于上林,其实从来就不缺少表达出美的素材,可以一点都不夸张地说,只一座大明山就够了。春有岚,夏有瀑,秋有云,冬有雪,大明山上随着四季时令变换的景致就让人看不够。更何况,上林除了大明山,还有风光旖旎的三里洋渡、大龙湖、东红湿地和毛塘湿地等。遇见雾霭流岚,白鹭徘徊,宛若人间仙境,身临其境,人人都能是摄影家,用手机随意拍一下都是美景美图。而我对这个饱含深情的地方,更愿意用白描的方式来记录,真实刻画其丰富多元的形象。
在2014年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我约了东林,跟他讲2013年我在上林见到的第一个百岁老人——在当时已经107岁高龄的覃甫琴。我并不了解老人的过往,但是她幸福满溢、活力彰显的生命状态,却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在想,在漫长的一个世纪里她会有怎样的所见、所闻、所思?她经历的欢愉、痛苦、哀伤、艰难、平淡、庸碌的时光,在这片土地上是不是也能沉淀凝结成独一无二的风景?那当然是风景,而隐藏在老人背后的那些故宅、遗址、山水、田园、乡人、风土也都是风景,那些风景一定不同于山水,更需要触摸、体察、倾听和走进。
所以东林说,在上林可以“目光所及,皆成风景”。他是懂风景的人,也是懂我的人。在我看来,一切经历时光摩挲的人、事、物都可以成为风景,无论是美丽的、沧桑的还是哀伤的,无论是坍塌的、屹立的还是残存的,都是被时光所雕刻成的自我表达,它们虽然并不翩然惊鸿或有三山五岳之势,但也都有着各自动人心神之姿。就像当人们看到一个真实诚恳的人才能真正接纳与祝福,面对一个地方也会这样,上林就是这样的所在,它因各种各样的风景而让人走心。
东林的文字和梁汉昌先生的照片构建了“时间里的风景”,无论文字还是照片都真实深沉,甚至还保留了一些粗糙感,就像用手触碰到乡村屋舍的土墙时那种温厚和扎实。在这本书里,也许看不到绝美风景,只有被生活和时间打量过的人、事、物,有些是际遇邂逅,有些是特意拜访,还有些错过了只能借旁人转述描绘。通过那些听不懂的土话、生涩夹杂壮音的普通话以及流利的西南官话,我们看到了归乡的游子、衰落的故地、不老的传说、田野里四起的炊烟以及乡民在坚守中垒砌的满足与幸福。深沉的不仅仅是风景,还有时间。
非常感谢东林与梁先生用心、用眼、用情地描绘出他们所见的上林。因为时间的关系,《时间的风景》或有局限,或有缺憾,或有不足,但这并非他们的态度造成的,相反从这本书中足以看出他们面对这片土地时的情真意切。透过他们的文字与照片,我们既看到上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也更明晰了自身的乡愁所在和这座南方小城的乡土魅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可以得寸,我想在上林的风景里守望时光;而如果可以进尺,我还想借助一段时光去追寻更久远的风景。而对东林和梁汉昌先生来说,他们其实已经先行一步,用这本书萃取了上林那些撒落在风景里的过往光阴和其背后的广阔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