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数字时代下编辑的互联网思维

2015-05-30方莉

出版广角 2015年6期
关键词:出版业选题图书

方莉

跨界的思维、整合资源的能力,应当是编辑未来的方向。数字时代的编辑,不能再将自己定位为文字工作者,而应当升级转型成为一个拥有宽广知识面、合理知识结构、先进思维方式、理解前沿技术手段能力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飞跃,最关键的不是物质催化,也不是技术催化,而是思维方式的迭代替换。

传统出版业迈向数字时代,依赖于出版阵地前沿每位编辑的思维模式与实操能力。出版业的先锋,无疑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编辑人才的挑选和培养,搭上数字出版这趟快车。这个时代需要的编辑应当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应当具备怎样的编辑力?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亟待讨论的议题。

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若干年,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今天所有行业的基础思维。互联网思维不是技术思维,不是营销思维,也不是电商思维,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商业思维,在这个时代适用于所有企业。

编辑不是企业家,不是社长和总编,但出版实体的出版理念是靠编辑贯彻执行的,每一件图书成品都是依赖编辑完成的。因此,编辑是否具有互联网思维,直接影响着出版实体的走向。

互联网思维的层面涵盖很广,具体到出版业,笔者认为,编辑最需要具备如下四种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笔者于此文中尝试进行分析讨论。

一、用户思维

互联网商业模式建立在平等、开放的基础之上,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具体到出版业,用户思维就是读者思维——要努力挖掘读者的同情感、参与感与体验感。

图书是精神文化产品,读者购买图书最希望获得的是思想提升、情感沟通、知识更新和文化分享。因此,好的图书最应该考虑读者的同情感与参与感,满足读者的心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要有契合时代的文本和话题。

今天许多商品的附加价值已经超越其产品价值本身,我们都知道,禇橙吃的不是橙,是永不放弃;王老吉喝的不是凉茶,是大爱无疆;凡客诚品卖的不是服装,是做自己。在出版界,我们也能找到许多类似的例子:《时间简史》读的不是科学,是超级天才的最强大脑,是身残志坚的英雄人格;《于丹〈论语〉心得》读的不是国学,是励志人生,是文化时尚;《美容大王》读的不是护肤技巧,是爱自己的理想,是执着的公主梦;《狼图腾》读的不是动物,是人性,是思维方式。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读取资讯的需求已交由新闻、视频、短信等途径来满足,图书在时效性、便捷性、传播性方面都处于劣势。但如果图书将重点放在精神享受上,将某种共同的情感诉求与思想分享灌注到图书产品中去,就能有效地吸引更多读者,这是未来做书的方向。不是出版人要提供什么图书给读者,而是先思考读者需要什么,什么图书适合怎样的读者,出版人再去挖掘开发相应的图书产品,这便是用户思维。

磨铁图书出版的朱德庸漫画集《大家都有病》是一个优秀的范例。这是一本集中笔力表现这个时代焦虑、脆弱、精神贫瘠、自我缺失的心灵漫画,幽默接地气的书名,轻松舒缓的笔调和颜色,不着痕迹地表达了“时代之病”这样一个严肃话题。作为一种时代特写,字里行间没有居高临下指责大众的意思,而是透着深深的宽容接纳与巧妙的自嘲,瞬间将读者的心拉近,大家都愿意来谈论“你有病,我有病,大家都有病”这个事实。

磨铁图书线上线下的密集宣传将读者的参与感、同情感与体验感发挥到极致。除传统的宣传渠道外,磨铁独创专属于“大家都有病”的微博互动应用游戏,这款名为“算病先生”的游戏在微博刚上线便获得了数十万的转播效应,针砭时弊和拷问人性的“病症”也在戏谑的图片和轻松的游戏中,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话题。另外,磨铁还打造了《大家都有病》高端对话——“朱德庸新书北京首发式暨同名舞台剧朗读会”、朱德庸和洪晃的主题对谈、由田沁导演同名大型舞台音乐剧等多项活动,成功实现了话题制造。

这就是由一种图书衍生出深刻广泛的社会性话题以及若干种艺术表现形式,吸引大家来关注探讨并反思,实实在在地将做书的用户思维贯彻到极致的经典范例。

二、社会化思维

互联网时代带给世界最大的改变就是,它让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平等地参与世界分配,每个行业、经济实体有可能通过重塑组织管理和商业运作模式,以低价的成本、便捷的方式获得广阔的资源。社会化思维最典型的表现是众包,即以“蜂群思维”和层级架构为核心的互联网协作模式,群策群力。

这种前沿模式最典型的媒体案例就是维基百科。维基百科将传统的百科全书概念彻底颠覆,百科全书再也不是“神一般的存在”,而是“人人可编辑的自由百科全书”。它呈现的是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表达了一种精益求精、日臻完善的追求。传统出版业应该借鉴这种思维和气度,从选题策划到内容安排,从书名设计到整体装帧,从营销到发行,出版的每个环节无一不可利用出版社本身乃至出版业之外的社会资源。

策划选题并非编辑的专利,书稿来源也并非作家或常规作者的专利,许多好选题是在超出出版视野的意外惊喜中发现的。如《杜拉拉升职记》,起源于和讯网一篇2000字的白领博文,经过发现并沟通磨炼,发展成职场“白骨精”的修炼手册,成为一本无论在社会舆论上,还是在商业价值上都很成功的职场类型小说。笔者认为,《杜拉拉》的成功从根本上取决于选题策划者的开阔眼界与敏锐提炼,取决于选题策划者的不拘一格与发散性思维,取决于选题策划者的社会化思维。

如果说好的选题可遇不可求,那么封面设计更具可操作性。高水平高素质的封面设计者并不能保证拿出的每一幅作品都有高水准,每个人的作品都会受到个人的思想文化局限与情绪心态影响。没有绝对的好设计师与差设计师,而是编辑应当把握将最合适的选题交到最擅长的设计者手中,让选题与设计完美相遇。相信许多编辑会有同感,在一两家设计师那里反复修改雕琢了很多次,仍没有得到满意的作品,最后不是延误时机,就是筋疲力尽,只好选取差强人意的一幅以交差。如果编辑改变思路,将设计要求及费用标准公布开来,采取公开征集挑选的方式,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笔者在做《资源战争》这本书的时候,就尝试将其封面设计征稿要求发布到猪八戒网上,短短三天之内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幅竞标作品,笔者选取了其中三幅作品进行深度沟通,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敲定了一幅付印。后来,笔者了解到此设计者是平面设计师,以广告设计为主,并非专业做封面设计的,但正因如此,她跳出了图书封面设计的框框,视野和眼光有新意,反而有助于图书的传播。

三、平台思维

平台是指在平等的基础上,由多主体共建、资源共享、实现共赢开放的一种商业生态系统。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如百度、阿里、腾讯,就是搜索、电商和社交三大互联网平台。

自然,不可能也不需要所有的企业都搭建那么大的平台,而且搭建平台也是社长、总编或图书公司老总考虑的事情,而非编辑的要务。但编辑一定要具备平台思维,要顺势而为,善于找对平台,利用平台,做好平台上的内容提供商。

笔者在本文中提到的平台既指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平台,也指当当网、京东商城、亚马逊等行业平台,还包括出版社或图书公司的内部平台。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做营销推广的案例数不胜数,当当网、京东商城、亚马逊的宣传攻势与价格战大家也有目共睹。但除此之外,每家出版实体都有相应的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编辑应该把自己变成这个平台的一员,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意味着为自己工作的时代到来,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文化应该让内部平台化,鼓励创新,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出版实体应该创造让每一位编辑有充分存在感和价值感的平台环境,给予编辑平台化支持,编辑则应把自己变成这个平台的内容提供商,有效经营,实现出版平台与编辑的相得益彰。

“理想国”文化沙龙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贝贝特品牌经营中的重要环节,是知识分子和文艺青年的聚集地,它为作家、学者、读者们提供了互动平台。“理想国”对理想主义的追求和平等分享的精神,以及富于人文关怀的嘉宾和主题设计,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沙龙既是一种对读者的回馈,也扩大了贝贝特的影响力,围绕作者的新作品同步伴生的话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将书的推广、口碑和知名度的传播以及企业形象的打造,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体系化地完成,更好地体现了平台的意义。

编辑,应该深入挖掘身边的平台,深入思考如何在平台中获取有效资源,并通过良性竞争获取优势。

四、跨界思维

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在国外并非某种新概念,有电视、报纸、杂志、出版社、互联网等各个不同的媒体形态,默多克新闻集团就是一个全媒体形态。

图书作为一种内容载体,在这个媒体形式极大丰富的时代已凸显单薄。在全媒体时代出版业要如何顺势而为?笔者认为编辑应当具备跨界思维,在选题策划和营销时有资源整合的概念,有品牌延伸的战略,有衍生作品的设计。

《杜拉拉升职记》的营销就是跨界思维的成功实践。自2007年《杜拉拉升职记》小说出版后,就不断有相关的影视作品出现。2008年,其营销团队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录制了广播剧,在全国几十家电台联播,并推出了车载DVD。2009年话剧《杜拉拉》首映。2010年4月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和同名电视剧分别首映和首播;同年,《杜拉拉2:华年似水》的电影改编权以数百万元的高价卖给了张艺谋《山楂树之恋》的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图书与影视作品互相匹配、互相促进,使“杜拉拉系列”成为时代最前沿的职场小说。

《史蒂夫·乔布斯传》的营销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信出版社在图书面市之前就借助新浪微博通过持续发布书中内容节选、幕后制作花絮、图书出版信息以及首发活动等内容汇聚读者。“乔布斯传官方网站”则通过图片、视频、专题及多种读者互动形式更为全面地展现图书的相关信息以及乔布斯本人。然后在图书推向市场过程中,优酷网和巨鲸网分别作为此书的视频官网和音乐官网提供专题页面给有兴趣的读者,而凡客也以合作开发《史蒂夫·乔布斯传》T恤为契机,加入了这场营销活动。这种整合各行业的优势资源,多行业联动以共同开发营销某种产品的行为就是对跨界思维的深刻阐述与生动实践。

当然,并非所有出版方都能有《杜拉拉升职记》和《史蒂夫·乔布斯传》这样强大的营销团队,这种操作模式也是许多出版方人力物力财力不可企及的。但是,跨界的思维、整合资源的能力,应当是编辑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时代的编辑,不能再将自己定位为文字工作者,而应当升级转型成为一个拥有宽广知识面、合理知识结构、先进思维方式、理解前沿技术手段能力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五、小结

迎来数字时代的出版业,以及每一个出版实体,不应停留在对数字出版如临大敌的畏惧、骑虎难下的张望、故步自封的保守、抑或拖延自保的侥幸心理阶段上。正如工业革命使得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操作机器的现代化工人取代了手工制作的原始工人一样,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催生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新的行业生态,最关键的是催生新的从业者。旧的从业者若不积极主动转型升级,或是进行前瞻性的探索尝试,必然会遭致重新洗牌而被淘汰。

因为在数字时代,图书编辑不再是出版流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而是操作一本书的所有细节,主导一本书的整个流程,所以,编辑的出版思维先进与否,知识结构合理与否,技术手段进步与否,执行力强大与否,决定了一本书的生命,以及出版实体的进退强弱。总之,数字时代,互联网思维将成为编辑的基础思维,未来出版业一定属于既能理解传统出版业的本质,又具有互联网思维的编辑。

(作者单位: 团结出版社)

猜你喜欢

出版业选题图书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