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发性教学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探索

2015-05-30谢佳芸

东方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

谢佳芸

【摘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把音乐课堂变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本文以从追求心灵认知的角度出发,探索了启发性教学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关键词】音乐欣赏;启发性教学;心灵认知

1.绪论

音乐欣赏课堂上常常出现教师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昏昏沉沉的,对所学作品打不起精神的尴尬场面,出现上述情形的原因比较复杂,有音乐教育自身的问题,也有家庭、社会等欢饮,如果从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愿望没有达到平衡,所教不是所学。

2.高中音乐欣赏追求心灵的认知

教学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也没有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教师所教授的不是学生所能接受的或不是学生感兴趣的,怎样去理解音乐欣赏?是挺还是想?音乐作为心灵的语言,是音乐家通过现实生活而发出的感受,并用音乐元以内传递给人们,欣赏其实是在听的过程中获得的对音乐作品的心灵认知。因此名教师应该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没通过强烈的音乐形象感染,使学生完全融入到音乐作品中去,在共鸣中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音乐的情绪里里陶冶自己,沁入学生的心里深处,让学生用心灵从音乐中领悟喜、怒、哀、乐等情绪,学会用“耳”,用“心”,用“感情”去欣赏音乐,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所作的第九交响曲最后乐章《欢乐颂》向全人类发出了“亿万人民拥抱起来”的召唤,充分体现了音乐家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精神。听来令人振奋,撼人肺腑。因此,教育学生要学习音乐家宽广的胸怀和与病魔作斗争的顽强精神。音乐教师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

细细欣赏,认真体会,使其内心情感倾注到作曲家所表现的情感世界中去与作品产生心灵的共鸣,在高雅音乐的艺术熏陶下,身心愉悦,灵魂升华。从而不断提高情商水平没、培养高尚情操。

3.以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

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问题”是课堂起点,也是教学主线,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不能只是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课堂教学的形成是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产生惊奇和疑问的开始,因此精心设计每一步提问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注意提问的目的性,不要提一些简单的、带暗示性的问题。如“是”、“不是”“喜欢”“不喜欢”等。提问必须立意鲜明,语言简练。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考虑问题的难易,讲“定论”的讲述形式,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形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3.1要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挑战,就像树上的桃子,要跳起来才能摘到

课例1、讨论音乐的社会功能时教师提问:快餐店里一般以什么音乐作为背景?有的同学说节奏快的,有的同学说节奏比较抒情的,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调查了一批快餐店,结果发现经营较为成功的快餐店都是以比较快节奏的音乐做背景;生意一般的点对音乐背景没有特殊 的要求。这说明什么呢?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在节奏快的音乐背景下,人们进食的速度受音乐节奏的影响,要比平时快一些,吃完就走,客流量大,老板无形中靠音乐转了大钱,不善于经营的老板可能还没意识到背景音乐的重要性。

此课,通过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用于探索的空间,在调查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让学生自主、独立、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这种开放式的研究性学习很受学生欢迎,应征了一个道理“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予渔”,在这个过程中跳跃和摘桃子带来的体验是深刻的。他比教师硬往学生手中塞桃子要有趣的多,而靠自己努力挣来的东西总要珍惜解,这样获得知识技能不容易遗忘。所以,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所获得的体验大大高于教师的直观教学,即使探索失败了,也不要紧,吃一堑长一智,可以另找学习方法,继续研究。

3.2要掌握提问的时机,即在学生“心求通而未通

儿欲言而不能”时提问。更注意问题之间的联系。问题要前后呼应,层层深入、丝丝入扣。最后才能“水到渠成”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还有一个必须引起关注的是,教师不仅要准备正确的答案,更要估计到学生提出的若干答案。教师评价必须建立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敢于质疑,勇敢地说“不”,在自主、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问题”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课堂问题生成于教学求索链的各个环节,教师无论用何种教学手段,采用什么教学模式,体现那种教学理念,都离不开提问和学生沟通对话。用好了,课堂教学就鲜活起来。所以“问题”是音乐教学的催化剂,他和课堂教学时相辅相成的。新形势下,我们要从细微做起,从我做起,研究新课标,研究新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用探究性,启发性的问题撞击学生的心灵火花,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

4.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高中音乐教师,教师本身的素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不仅要具备音乐专业知识,必须朝着综合的教育素质的方向努力,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要有掌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指导教学工作的能力;要有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和决策,调节自己教育行为的魄力;要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智力;使学生在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实践中,积极主动、兴味盎然地学会唱歌、器乐、律动、欣赏和创作。

参考文献:

[1]揭颖珺.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创新思路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32);

[2]张悦心.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革命[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3);

[3]袁翠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J].考试周刊,2014(99);

[4]赵霞.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1(12).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
汉族传统民间歌曲创作的美学特征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初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探析
儿童启蒙教育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浅谈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巧用图谱 事半功倍
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