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习道德模范人物常态化

2015-05-30巴鑫伟

学理论·中 2015年6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巴鑫伟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积极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成为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的主题,也成为党在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学习道德模范人物为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如下:多种类型先进典型的选树与弘扬相结合;将选树个体楷模与选树群体楷模相结合;将表彰宣传楷模与关怀体贴楷模、完善楷模正当权益保障制度相结合。推进学习道德模范人物常态化要做到:把学习道德模范人物活动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响应中央号召与坚持地方特色结合起来;把“扬善”与“惩恶”结合起来。

关键词:学习道德模范人物常态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支撑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53-02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种概括非常精炼简洁,找到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发现榜样教育一直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

一、学习道德模范人物常态化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价值多元化趋向日益明显。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但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也趁机而入,很多人出现信仰危机。近年来,诸多领域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比如广东“小悦悦”事件、南京彭宇案,导致道德成本增加,人与人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各种不正之风或不良思想大范围肆虐,严重影响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这样一个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可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民心民力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首要任务。

(二)榜样教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纵观党的历史,我们发现榜样教育一直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无论是革命时期的张思德、白求恩,解放战争时期的王克勤、刘胡兰……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都是我们党所树立的典型、学习的榜样。他们用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行动甚至生命践行着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国家所奉行的核心理念,所倡导的道德准则,把亿万人民的心凝聚起来,使人民攻坚克难,勇往直前。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用行动诠释着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凝聚起我们党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的民心和民力的基础,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2007年推出的全国道德模范人物评选及学习活动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出来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榜样教育新模式。正如刘云山所说,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通过对道德模范人物的学习,可以使人民清楚地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可以为处于道德两难困境的人们提供一面旗帜,可以激励、引领身边的人崇尚德义,向上向善,可以传播正能量,激发人们的道德热情,把人们的怜悯、友爱之意激发出来,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让全社会形成积善成德、明德唯馨的良好氛围,增强人们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13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把握学习好道德模范人物常态化这个榜样教育的新形式,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很好的平台和有益的借鉴。

二、在学习道德模范人物常态化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新时期,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学习道德模范人物常态化活动,同时又要以学习道德模范人物常态化活动为载体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有机统一。

(一)坚持多种类型先进典型的选树与弘扬相结合

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所要树立的典型,不再仅限于政治领域,而是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因为他们虽然来自各个不同的领域,但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美德,成为我们追求不同价值目标、践行不同行为准则的道德标杆,虽然行动不同,但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在选树教育活动中要把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让各个领域、各个岗位的人都有目标可追,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道德建设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坚持将选树个体楷模与选树群体楷模相结合

在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发现个体楷模居多,群体楷模涉及较少。但在天灾人祸的危急关头,往往需要群体的力量,比如华山抢险英雄群体,又如冰灾、震灾前线的钢铁长城——人民解放军,2008年奥运会上的志愿者团体……他们是祖国和人民的守护者。同时,也要注重发挥个体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由点拓展到面。在危急关头,那些站在第一线的个体楷模,是我们的主心骨,能带领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湖南科技大学很好地实现了二者的结合,既注重与社区结合,有五年如一日关注孤寡老人的法学院志愿团的宣传,又注重对照顾父母、带弟弟上学的向日葵女孩和利用假期时间帮助穷困山区的孩子拍全家福的吴立强、李进的宣传,不仅将个体学雷锋与群体学雷锋紧密结合,而且通过志愿服务活動制度化常态化,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

(三)坚持将表彰宣传楷模与关怀体贴楷模、完善楷模正当权益保障制度相结合

从各个领域选出来的模范人物,往往比别的同志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往往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罪,在评选时,要善于敏锐地发现他们,热情地歌颂他们,也要爱护好他们,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要给予物质和政策的支持,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在评选活动结束后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经常回访,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而不是让人觉得那只是昙花一现,徒有虚名。在实际中要不断探索道德模范关怀机制和正当权益保障制度的有效形式等等。总之,不能让英模流了血又流泪,而要使好人有好报。比如可以设立法律援助救援会和专门的基金会,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只有这样,榜样文化建设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真正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

三、推进学习道德模范人物常态化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各省、市、自治区要积极响应号召,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学习道德模范人物常态化的有效途径。

(一)把学习道德模范人物活动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独木不成林,常态化建设的基础在于大众化。以前我们所树立的榜样都是由地方政府组织发起然后由中央批准,再由全国推广这样一种自上而下的由政府塑造的模范人物模式,現在的道德模范人物评选由中央发起,然后由全国大众投票推选,最终再由中央表彰,这样一种自下而上选定榜样的模式,更注重发挥民众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模式与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谋而合,我们要坚持用群众标准来选出身边的榜样。这个人做得好不好,能不能成为榜样,群众说了算,因为群众处在最底层,看得最清楚、感受得最深刻,最有发言权。要让人民群众感觉到这个榜样是真实的、亲切的,不是高高在上可望不而可即的,这样才能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人民群众由衷地敬佩、心甘情愿的学习,要坚决抵制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这样推选出来的道德模范就在群众身边,真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真正接地气,能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共鸣。也只有这样的模范人物才有说服力、影响力,才能坚定人民从善的决心,自觉地以他们为榜样、为标杆,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某种类似情形时胸中有典型引路,学有目标,赶有方向,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把响应中央号召与坚持地方特色结合起来

各省、市、自治区既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落实中央学习宣传道德模范人物的举措,比如对全国道德模范的学习、宣传活动,同时又要结合本地实际,善于运用“火眼金睛”发现在平凡中工作的各个岗位、各个领域的先进人物,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学习活动。比如衢州的“最美人物”评选,湖南首次开展道德模范寻访活动,哈尔滨“十最百美,冰城好人”活动……这样的活动要多开展,经常性地开展,开展得好的,要形成制度固定下来,并且要跨省、跨地区地宣传,开展得不好的,要反思,要借鉴别的地方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摸索出有地方特色的形式,要让这些道德模范人物的精神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三)把“扬善”与“惩恶”结合起来

综合近年来发生的一些见义不为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显见的事实:很多见义不为现象的发生,并不是因为见义不为之人是道德上的恶人,实际上,他们并不缺乏善恶是非的观念以及见义而为的动机,只是考虑到道德行动成本过高,才放弃了道德的践履。比如:南京彭宇案,出于好意扶起摔倒的老人的彭宇,反被老人诬陷,上演了一部现代版的“农夫与蛇”的闹剧,最后法院在证据不充分的条件下竟然判处彭宇败诉,要其赔偿巨额损失。这时,我们必须用舆论、用法律,为这些人主持公道,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保护他们从善的热情。我们必须把这些反面教材搬上银屏用舆论来谴责、用法律来制裁,让每个人都坚信“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要坚信这个社会还是公道的、正义的,消除人们的顾虑,让每个人敢于去做好事,乐于去做好事,而不能让人们因为考虑到巨额的道德成本而望而却步。

总之,通过推进学习道德模范人物常态化,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念走入生活,真正接上“地气”,变得可亲、可信、可学,从而带动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并积极践行。

参考文献:

[1]张佳俊.从“向雷锋同志学习”到“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模式变化之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

[2]张耀灿.榜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7).

[3]龚惠兰.最美人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载体研究[J].科技视界,2013(26).

[4]艾文礼.以“善行河北”活动为载体大力培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河北日报,2012-11-23.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