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若干问题思考

2015-05-30赵莉莎聂丽

学理论·中 2015年6期
关键词:必然性自信内涵

赵莉莎 聂丽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十八届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因此,党和人民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信。道路的选择决定了我国发展的方向,也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实现伟大中国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入研究对党和人民应对的新机遇与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掌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充分认识到现阶段阻碍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受到的挑战,才会正确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当中。

关键词: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内涵;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03-02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对凝聚党心民心、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大会的报告是党和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努力与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准则,勾画了新时期进一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为我国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因此,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以及当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心存在着挑战与阻力,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科学界定要求我们必须厘清几个重要的问题。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学界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包含了改革开放至今所取得的实践、理论和制度的创新性成果。是党和人民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之上取得的。我国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不断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科学的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构成。三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党的十八大阐明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强调了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其行动指南,制度是其重要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的选择,是党顺应时代的要求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所要求的,更是最广大人民所期盼的正确道路。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了以往建立在阶级对立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的旧社会,人类实现了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3]。为使人民免受压迫与阶级的制约,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并带领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浴血奋斗着,在不断的实践与总结中,创造性地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也坚持了中国的发展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及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我国几代领导集体结合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总结出来的并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二次飞跃取得的又一大历史成果。为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阐述,它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对在制度这一重要层次上予以诠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也必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保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制度在党和人民不断的实践探索进程中丰富与完善。三者统一于实践密不可分。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理不仅是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所要求,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曾指出:“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触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根据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确定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对象、革命目的、革命动力等内容,并带领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告诫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国家领导集体总结历史经验,深刻的意识到未解决当前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再次证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要的。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革,如何更好的应对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1]。中国梦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崇高理想,体现了人民整体利益,为实现中国梦,就必须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式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改革的巨大成就。实现中国梦必然要求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受到的挑战

中国的发展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应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但是,国内外复杂的发展形势给我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也严重地影响到一部分党员与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如何更好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我们必须对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加以科学审视。

从国际环境来看,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一些发展中的矛盾也显露了出来,一些国家由提倡自由经济转变成用各种手段来实施貿易保护政策,更有一些国家提出中国威胁论,试图阻碍中国的发展。另外,各种文化方式、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我国,与我国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虽然多元文化的形成对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丰富与完善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些非优秀文化给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例如,受西方文化中追求个人价值的观点所影响,导致一部分人民整体意识的淡化,即轻集体,重个人,极端主义、个人主义滋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等等。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问题凸显出来。例如,发展的脚步放慢、出现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新态势。民生问题严重。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的切身利益,现阶段,人民群众极其关注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民生问题处理不当,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团结,阻碍社会的协调发展,严重地影响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基,动摇人民群众对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部分党员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干部领导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还不足,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尤为突出,腐败现象更是屡屡发生。中国革命、改革与建设可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部分党员在作风上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破坏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崇高形象,而且还会使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失去信心与勇气。

四、启示

实践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我们已经在革命、改革、建设事业中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人民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攀升,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要归功于党的领导,归功于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制度,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从而指导新的社会发展实践。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来自国内外复杂环境的挑战,但是,马克思的对立统一理论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矛盾,当然矛盾也有其特殊性即矛盾的出现形式以及解决矛盾的方法都会因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遇到不同形式的矛盾与挫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态度,正确对待已经发生的问题以及那些还未完全凸显出来的隐患,这也要求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党和人民才会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也只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主动投身到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中,我们才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本书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3-75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猜你喜欢

必然性自信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浅谈农村小学定向培养全科教师的必然性
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试论纳比画派分裂的必然性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