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式波普艺术

2015-05-30李国慧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波普艺术社会背景民族化

摘 要:波普艺术(Popular Art),起源于1950年代的英国,20世纪80年代末,波普艺术正式出现在了中国,至此,波普艺术的热点一直延续至今,但和西方的波普艺术发展不同的是,中国波普艺术的发展仍然是出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波普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内容和特征,呈现了有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与特色。

关键词:波普艺术;社会背景;艺术风格;民族化

英国人汉密尔顿(Hamilton)认为,波普艺术是通俗的、短暂的、低成本的、可放弃的、批量生产的、诙谐的、噱头的、刺激的、年轻的、大企业式的等等。而对于这种面面俱到的有关于波普艺术的界定,无非是在表达着一个含义:把艺术创作逐渐演变成了和当今工业技术水平一致的一种特别的益智游戏。尽管波普艺术是起源于英国的,但是在1960年代传入美国之后,美国成熟与开放的消费文化为波普艺术提供了丰厚而有营养的成长土壤。即使是从汉密尔顿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得到美国在大众生产、传媒、广告领域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在艺术创作上,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波普艺术家,他们或是从生活中取自灵感,灵活运用不同的综合材料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不断的给观者耳目一新的感受。而波普艺术在西方最终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被运用于各种工业生产、广告招贴等消费以及商业化领域。越来越多的波普艺术作品展现和揭示了商业操作在现实生活中的主导性。也预示着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方向。而本文则要通过波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视角来看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波普艺术会是怎样的一种体现,与西方社会历史演变不同,在波普艺术传入中国的时期,中国刚刚经历过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也正因为如此,这不同于西方的特殊土壤中到底会培植出怎样特别的波普艺术,本文将通过波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背景、现状、历程进行分析,探索中国式波普艺术的魅力。

一 、特殊背景条件下的波普艺术

在1989年2月的全国现代艺术展上,王广义的三幅毛泽东肖像掀起了波普艺术在中国的一股热潮,至此,波普艺术正式进驻中国,在往后的各种艺术展上,波普艺术成为了引人注意的重要现象,并且其数量也开始逐年递增,种类也變得更加繁多。

在西方,波普艺术的发展基础是工业化进程以及成熟的的消费文化,尤其是工业技术的大众化特征,而这与当时的中国社会背景是大相径庭的,直到1996年期间,政治题材仍旧在中国艺术领域占据着突出的位置,这其中也包含刚进驻中国不久的波普艺术。当然,这并不能将中国的波普艺术就此定义为专为政治服务的艺术,只是涵盖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方方面面,比如商业、世俗、以及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反思等等的新的波普特征。因此我们要弄明白两件事。其一,在对于政治理解的方面,艺术有着它独特的视角,在不同的艺术创作活动中,有关于政治题材的含义会更为复杂多变,并且包容性也更为广泛。以王广义为主的《大批判系列》、杨国辛的《参考消息》等作品的政治表达是直接的。但是像周细平的《东西南北风系列》以及魏光庆的《红墙系列》等,并没有明确的政治意图的波普艺术,只是通过艺术作品在向世人展现在社会形态发生改变时人们心态的变化历程。其二,与西方历史进程不同,中国在此之前遭受过战争重创,在一切平息之后,中国的经济文化以及各种社会现状都是在明确的政治目标下安排出来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所以无论是人民的生活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政治指向的影子,当然艺术也不例外,波普艺术传入中国的同时也在经历着不一样的“洗礼”,这便叫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在这种大环境下发展的波普艺术,也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

二 、中国式波普风格的形成

风格本身无疑是具有范畴的普适性的,反之,人们对于风格内涵的解释以及风格的多元化区别便无从说起。

从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以及各种条件来看,中国波普艺术的边缘性是必然的,而问题是,这种边缘性从美学角度来看却充满着不确定性。波普艺术在中国的社会体验大于它本身的性格特征,它充斥着中国社会各种心态夸张的或者模式化的定型,这种针对社会因素而形成的独特波普风格,也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而基于波普艺术与生俱来的消费特征,使得风格一词对于波普艺术来说难以确立和保持,这便形成了中国的波普艺术家不断追求艺术和对自我的剖析。而摆在中国波普艺术风格面前的事实是,一直以来缺乏美学观念的支持和对于历史的延续与不断地积累的艰难过程。简单的来说,在没有根基的中国波普艺术发展过程中,既摈弃着过去的传统,也没有现成可拿来用的条件,那就需要艺术家们不断的创新,所以,中国波普艺术在风格形成上的种种困难,也同艺术家们对待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看法和处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中国波普艺术风格真正形成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 、当波普艺术遇上民族化

对于中国美术发展而言,本土的中国画艺术以及各种民族性的代表艺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受到来自“西方”这个参照物的影响,而每当提及这方面的问题时,就不得不提到“民族化”,一个始终贯穿着中国艺术发展的话题。而当波普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在中国时,民族化问题变得更加直接了,也成为了本民族艺术在工业文明时期的特别的表现方式,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撞击与交融的反思。在这类的反思中,政治问题的突出使得以往那些偏重于形式的民族化问题相对隐退了,也可以说成是被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给掩盖了。

波普艺术现象看起来不再与民族化这一问题有所瓜葛,但实际上却借助了这个问题试图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中实现所谓的“世界化”,这便是所谓的与国际接轨,就这样,艺术也不例外的被“利用”了。但是,即便如此,中国波普艺术本身仍旧十分注重题材方面的表现。由一开始的政治题材逐渐发展为历史的、娱乐的、文化的、消遣的等等,而这所有五花八门的题材都在诠释着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荒诞的嘲讽。而荒诞的嘲讽虽不属于任何一种题材,但却也是从社会各种多元化特征中抽离分析出来的观念内容,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被当成过某一类的题材而被波普艺术所运用。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之上,一直以来由民族化而凸现出来的中国美术的自身的矛盾,只是作为某一阶段中国美术发展历史而被回避,如果这种矛盾被横跨了,那也只是把某种扭曲的东西当成了所谓“中国特色”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已了。

其实不止是艺术,一切文化都有其民族性,只是中国美术发展的过程中总要碰到如何对待与西方艺术之间的融合关系这一问题,尽管这种问题在各种方式中体现。但是无论这种状况是否必然,个人认为这对于美术本身来说都是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波普艺术也并不是为了解决民族化问题而肩负使命而来,更不是用哪些方式来进行模仿或者不模仿西方艺术的问题,因此也不必担心中国艺术是否会失去民族性,换位思考,西方的艺术也没有存在过是否会“中国化”这一问题,没有担心自己本民族特征的流失,而积极加以保护,所以,在对待民族化的问题上,还应该抱着更加宽容的心态去对待。

四 、结语

虽然波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仍旧处于边缘状态,但是,在近些年中国波普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之下,属于中国式的波普艺术还是处于逐渐上升趋势的,而中国式波普艺术如何以更加系统完整的姿态向世人展示,向更加贴近大众的以及社会发展的方向靠拢,还是有很大的可能的。

参考文献:

[1] 孙津.断层与绵延-波普艺术[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5,(05).

[2] 邵亦杨.西方美术史-从17世纪到当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03).

作者简介:

李国慧,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油画。

猜你喜欢

波普艺术社会背景民族化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浅析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及融合
从日剧《直美与加奈子》看中国人的形象
浅析冯梦龙“三言”中的历史文人形象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从波普艺术到后现代主义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爱情婚姻观
丝网印刷在平面设计应用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