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职业教育中服装生态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策略

2015-05-30邹庆川

东方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职业教育构建

邹庆川

【摘要】职业教育的重点和特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当前职业教育中的服装专业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此,本文提出构建职业教育中服装专业的生态实践教学模式,并对其实施策略作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实施策略;职业教育

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经济改革越来越深入,对服装人才的要求是综合型和应用型的,既要有德又要有才,既要能画的了图纸,又要拿得了剪刀。

生态实践教学模式正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服装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即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技能的人才,这种人才既能“坐而言”又能“起而行”,一进入岗位就能马上投入工作中的人才。因此,构建服装生态实践教育模式既有其重要性,也有其必要性。

一、构建服装生态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其教学质量,所以学校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在服装专业构建生态实践教学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打破了传统课堂填鸭式的灌输式教育,改变了从书本到作业本,从黑板到图纸的模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以及技巧上投入更多的经历,使教学达到即传授了学生专业知识又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同时,生态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和习惯,达到了课堂授学生以“渔”的教学目的。

二、构建服装生态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创新来源于实践,这个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和创新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只懂得玩弄理论和闭门造车的人是不可能有所发展和创新的,离开实践,创新就变成了海市蜃楼。在生态实践教学中,学生充分的将所学的理论灵活的运用到实际中,在这个过程中将理论和实际不断进行印证和反证。

三、构建服装生态实践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教育的最终价值并不是仅仅使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生态实践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实践是人类借助一定的手段,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费尔巴哈也提出过“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构建服装生态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促使服装实践教学不断向体系化方向发展

体系化的第一个表现是实践内容上的循序渐进,整个实践要包含三个阶段。最初级的就是对最基本技能的训练,中级层次的就是仿真实践,高级阶段的实践就是顶岗式的实践,结合课堂教学,在前两步实践的基础上亲临生产第一线,强化对实际岗位的感悟和认识,这个地点就必须进入企业和实际服装市场。三个阶段由低到高成为一个系统,不同的年级根据不同的课程进行不同阶段的实践。

体系化第二个表现是在实践形式上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由仿真到模拟,系统性在这三个原则下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2.促进服装专业实践朝开放化方向发展

服装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有开放的视野,朝开放化方向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内实验室以及毕业时候的实习,而是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融入进实践环节,实践地点要着眼于学校外部即企业中,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近企业。

需要学校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企业,首先是技能上的接触;其次是环境上的接触,使学生提早的了解企业文化、行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使学生尽早的摆脱学校当前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懒散,感觉不到学习提高的动力和压力,尽早的适应企业的竞争文化,包括企业内部竞争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

3.增强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

物质保障是基础,没有物质保障实践教学就无从谈起,对于学校来说,物质保障就是为实践教学提供各种条件。

首先是设备投入,其次是实践平台的保障,学校要主动和企业共同探索一些合作机制,使得企业能够有精力和兴趣来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机会。

4.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关键,所以在实践教学中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作为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教师,要努力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不断更新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要有开放的教学理念,不能认为教学只是课堂上的事情,而是要走出去,自己走出去,带动学生也走出去,了解最新动态,掌握最新信息,采取最佳的教学方法。

5.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①培养计划中具有生态实践教学的环节,这一个指标占20分。详细来说这一指标包含以下几个细化指标:生态实践教学课时所在总课时比例不少三分之一;有落实在纸面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文件;有明确的进度安排和计划;明确了教材、参考书以及指导书;建立了固定有效的实践教学考试考核方式。

②生态实践教学的组织,这一指标占10分。这一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生态实践教学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对教学方法的评估、教学进度安排以及教学是否有正规的编班和编组等。

③生态实践教学管理,这一指标占10分,主要是为了促使教学落到实处,所以要重点评价4个方面:生态实践教学规章制度,这是规范和有效管理的基础;是否落实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负责制,对这支队伍的考察,要兼顾到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以及是否专兼结合,是否充分的引入企业优秀员工来增强这支队伍的力量。

④生态实践教学环境,这一只表占10分,首先是四点上是否真正的落到了实处,是否真正的有校办企业,而不是和某个机构随意合作一下搞个套牌空壳企业,引入的企业是否是都能够留下来长期进行生态实践教学合作,校内实训基地是否完善,服装市场是否具有代表性等等。

⑤生态实践教学下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这一指标占40分,因为所有的环节,不论是大纲、组织、管理还是环境,最终的落脚点都在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最直观的反应就是学生的实际效果。

(2)实践教学质量评估的实施方案

在建立了指标体系之后,就要进行具体的评价实施,同样在实施之前要有一个实施方案,这样才能够保证评价顺利有效的进行。

①建立评价机构。根据不同学校在机构设置上的不同,可以分为校、系两个层次或者校、系以及教研室三个层次。在人员组成上,要选择长期在实践教学第一线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同时要有各个实践环节中实践教师参与到机构钟来。

②安排工作进度。整个评价工作要想有序的进行,就要实现有一个进度的安排,总体来说,整个评价工作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准备和动员阶段,评价机构应该准备好评价所需的所有资料。第二个阶段是系级机构自我评价阶段,系级机构在做好第一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自我评价。第三个阶段是校级机构的验收。第四个是总结和整改阶段。在两级评价机构都评价结束得出评价结论之后,召开信息反馈大会,对评价结构进行通报,校级机构从学校层面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系级机构通过与其他系的对比,找出自身差距,有针对性的制定以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王启龙,徐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

[2]徐迅.对高等服装教育课程设置国际化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06):191-193

[3]钱晓农.推进中国高等服装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2):32-33

[4]孟庆涛.对国外教育机构进入中国高等服装教育领域办学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1

[5]文旭明.湖南高等院校服装专业教育改革初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

[6]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职业教育构建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