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敏捷开发模式的计算机项目课教学方法研究

2015-05-30罗进

东方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教学

罗进

【摘要】本文从教学实际经验出发,有针对性地将当前流行的敏捷软件开发模式引入到计算机项目课教学中;并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课实施方案。该方案规范高效,能够充分地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与管理的技能,并可过渡到真实的软件生产流程。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项目课实施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教学;项目课;敏捷开发

项目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最核心的课型。通过实施项目课程,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得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项目研发的能力,更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项目开发的流程的管理方法。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越来越重视项目课的设计与开发,涌现出了“理实一体化”,“项目导向”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理念与方法还存在着如下的一些不足:

1 项目课的组织形式与企业软件研发的流程不一致,不能真实地展现软件开发的流程。

项目课的组织流程还是沿用着的传统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要求学生先进行需求分析,再进行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通过编码实现后,统一进行测试。这种模式与当前软件公司中讲究原型开发与迭代更新的设计思想不合拍。

2 项目课还是由教师主导进行的,没有真正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现在许多高校的项目课还是由教师先讲,先做示范,甚至先把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框架做出来,再交由学生模仿着去完成。这种模式与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模式别无二致,学生缺少独立设计,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相关训练。

3 项目的流程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往往导致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

传统的项目课组织模式下师生无法及时沟通,出现的问题不易及时解决。这导致了项目进展缓慢,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大。

为了克服现有项目教学的弊端,笔者将敏捷开发模式引入到项目课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项目的流程与软件项目的流程一致,教学项目的管理与真实软件项目管理一致,学生的感受与真实就业的感受一致。具体的作法如下:

一、敏捷开发简介

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它主张通过开发人员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使用简单有效的建模方法,积极的反馈与迭代来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它能够保证在开发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近年来敏捷开发广泛大中型软件研发公司中,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这种开发模式。将这种开发模式引入到项目课程设计中,学生能够提前适应就业后的工作情境,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连接,意义重大。

二、项目课人员组织形式

敏捷开发模式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实践课教学人员分组方法,建立起适合敏捷开发的人员组织架构。参照当今软件公司里敏捷开发的组织理念,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小组项目开发组织架构:

图1:基于敏捷开发模式的项目课开发小组组织架构图

由上图所示,一个标准的项目开发小组由6名学生组成,一位是项目管理经理,负责本小组项目开发管理。另一位是项目的技术经理,专门为本小组的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两位经理酌情可以不进行编码的工作。其余四名同学分成两个二人小组,每组成员相互之间通力合作,相互沟通,共同地完成管理经理安排的开发任务。

三、项目课组织方式

基于敏捷开发的项目课设置,遵循着突出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主动性与自觉性的目的,尽可能由学生自已组织,自已动手,自已实践。整个项目课安排规划如下:

表1:基于敏捷开发模式的项目课安排表

如上表所示,整个项目的组织安排,可以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大阶段。

在准备阶段,教师根据项目目标制定开发计划,形成<<项目立项及开发规划说明书>>下发给学生,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划分开发小组。择日进行项目启动仪式。学生的任务首先是与本小组的组员进行沟通,在项目启动仪式上正式接受项目开发任务。在此阶段形成 <<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项目开发计划表>>等文档,同时对需求,概要设计与项目开发计划进行评审。

在实施阶段,教师的职责是监控与解惑,同时在每个编码阶段对各小组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审。学生应当按照概要设计说明书的要求,分小组开展项目,每完成一个模块之后进行单元测试,填写产品测试说明书。小组的管理经理统计小组内部的每日进度,汇编成小组编码进度表,同时接受教师的阶段审查,在实施阶段接近尾声时,由各二人小组独立地完成<<项目测试报告表>>

在总结阶段,由管理经理将各小组的开发文档 及源码提交给教师审查,同时完成<<项目关闭总结报告>>。教师审查通过之后,才允许该小组参加项目答辩。各小组开始准备项目答辩的PPT,在指定的时间与地点,全体项目开发小组的组员都得参加项目答辩。

四、项目答辩的规范

项目答辩是项目实施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此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要向全班同学及讲师展示自已的项目,同时通过答辩的形式实现讲师对学生项目课学习效果的考核。其基本的流程如下:

1、在指定的最终项目提交时间过后,各小组的管理经理负责收集本小组所有成员的项目资料(包括项目开发文档及源码),并提交给讲师进行审查。

2、审查通过之后,全班同学在讲师安排的固定时间及教室里进行答辩。教室中还必须安装有投影仪,便于展示项目。

4、每小组的项目展示由项目经理主持,首先进行小组成员及分工的介绍,再对项目的开发思想,功能,完成情况进行简要说明,重点是演示项目的功能。最后谈一下自已小组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经验与收获,同时致谢。

5、教师在每个小组答辩完成之后,向每个小组提出一至两个问题,通过学生现场的答辩来给予相应的分数

6、在全班所有的项目答辩结束之后,由教师作出总结,指出小组答辩中存在的问题,并公布每个小组的得分。

以上就是基于敏捷开发模式的项目课实施方案,该方案经过项目课教学实践的检验,具有实施规范性好,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便于教师对整个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即时的监控与指导。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具备了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背景下计算机应用研讨
高职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