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完善
2015-05-30李世清
李世清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供应越来越重要,煤矿的开采中安全生产体系并不完善,煤矿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能源的供应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完善和发展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资源;效益;发展
1 我国煤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煤矿生产的模式正处在投入过高、耗能很大、产出较低、效益较低,整个发展过程过于粗放,矿难频发,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采煤效率较低,这些情况就对我们重视和及时解决煤矿安全问题提出了要求。
1.1 政府监督不力 随着煤矿行业的市场化,煤矿产业的利润越来越高,但是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特点,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与政府对煤矿的宏观调控有很大的关系,政府对于煤矿的调控作用十分重要,但目前来说我国政府对于煤矿的控制和监管方法不够科学,效果不够明显。
1.2 技术上较为落后 从储量上来说我国的煤矿储量较大,但同时分布较广我国煤矿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煤矿生产成本高,并且地下矿较多,这就对开采难度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采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事故,并且由于在地下密闭空间,就更容易引发大型事故,并且目前来说很多生产者都是独立生产,体系不够完善,在技术和资金上都有不足,尤其在安全设施上不够重视和投入的资金不足,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和监管都不够,导致一些煤矿在设备不够完善,安全设施不够的情况下就进行井下开采,给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得到重视,安全生产体系的不完善成为了矿难频发的重点原因,矿难的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障碍,需要政府从各方面综合治理,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从我国的煤矿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对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和原因的分析,并且对如何建立健全安全体系做出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1.3 人员问题 在煤矿生产中,煤矿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管是生产技能和安全意识都不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意识较差,一旦发生矿难自救意识和能力也不够,并且在开采过程中对于规定不能严格遵守,造成矿难发生的隐患。
2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措施
2.1 改善能源结构 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我国是煤矿的生产大国同时消耗煤炭量也相当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我国的煤矿生产设备落后,技术不够先进,能耗较大,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提高煤炭供应的情况下对新能源进行研究和开发,优化改善能源结构,新能源的利用对于煤矿安全事故的减少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同时煤矿的生产压力减小煤矿企业才能对安全体系和措施进行控制和提高;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开辟新的矿源,探索和引进先进的生产开采技术。对于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理念要合理的借鉴,结合我国国情不断的应用新型科技更好的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在一定范围 内对新能源充分探测和开发,另一方面要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科学采矿,文明采矿,合理采矿,不断的提高对于伴生矿的利用,并且作为煤炭的消费者我们也需要更好的把握节约的理念,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
2.2 重视政府作用 通过对以往矿难的分析可以得知,很多矿难都是可以避免的,很多矿难的损失都是可以控制的,这就需要管理者发挥作用,从管理和监督上进行控制,科学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由于煤炭企业的重要性和危险性的并存就需要政府在可持续的发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对煤矿的安全监管的体制进行完善,体制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另外政府要加大对煤矿安全的资金支持,加大对煤矿安全设施的投入,从而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对于煤矿事故进行科学完善的预防机制,这就能够对事故进行及早的事故预警和预防,从而防止或者减轻事故的影响。另外对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严格遵守,一旦产生问题要严惩责任人,从而保障整个安全工作的进行。政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十分的重要,这就需要政府对自身的建设要进行改革,杜绝任何由于利益关系产生的腐败行为,另外作为政府要推进社会监督和舆论激励的机制,社会舆论的加入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真正的把事故隐患消除,此外除了安全生产还要不断的加强我国煤炭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实力,大力鼓励社会资金的加入,作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资金,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煤矿企业竞争能力。作为政府要对煤矿企业的准入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对于一些安全设施或者体系不能达到标准的企业坚决不能批准,对于已经投入生产的煤炭企业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要增加对安全设施的重视以及资金的投入,最终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的水平。
2.3 人员培训 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保障这些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遵守安全规范,科学使用安全设备,一旦发生事故能够从容应对安全逃生,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并且设定科学的考核方式,通过考核之后才能准许从业上岗,以这样的方式在人员上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扼杀或者降低煤矿的事故影响。
2.4 重视经济调控 对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来说,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自我完善,是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个步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状况,这就需要经济体制做出科学的调整,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的价格也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体制改革,对于经济发展汇总的体制性及执行障碍着力解除,不断的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科学评价体系,开发研究新能源,尽力改善能源结构和供需模式,从而降低对煤矿资源的依赖性,完善能源价格机制,对供需问题不断环节,最终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的增长。
3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的安全生产与很多方面息息相关,我们要首先从政策上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制度,从宣传上推广,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工作过程中,从人员素质上培养,不断保障煤矿安全的生产和能源的供应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柏泉,常建华,翟成,等.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42-46.
[2]林汉川,陈宁.构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6(6):30-37.
[3]梅国栋,刘璐,王云海,等.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3):84-87.
[4]张剑虹.论政府在发展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险中的作用[J].中国矿业,2008,17(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