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角推陈出新 避免千篇一律

2015-05-30郭鑫

对外传播 2015年6期
关键词:时政舆论笔者

郭鑫

新闻评论历来是国际新闻的重要报道领域,一直以来,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对新闻评论产品(包括社评、评论员文章、时评、述评等)高度重视。在对外报道中,因为用户、受众的特殊属性,新闻评论尤其需要记者、编辑“独具慧眼”和“推陈出新”。笔者以多年来执笔和经手的时评、述评入手,试从选材和立意的角度,梳理一些对外新闻评论的写作经验和需要规避的问题,供同业参考指正。

一、选材:既要回应社会热点,也须摆脱思维定势

不同于对内新闻评论,对外新闻评论有其自身的写作特点和传播规律。不言而喻的一点是,海外媒体和受众对中国各类新闻事件的关切,并不完全以宣传部门或者编辑部的主观议程设置为转移。或者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选题方面,海外媒体和受众是对外报道天然的“买方市场”,其关注点决定着我们的选题和报道思路。新闻如此,作为捕捉新闻“第二落点”甚至“第三落点”的评论报道,自然更受“买方市场”的约束,策划、写作均须更准确判断用户和读者的兴趣、口味,以及他们观察中国新闻的视角和习惯。

这就需要我们在执笔写作前作充分的分析和调研,尽可能有的放矢,命中“靶心”。在长期从事对外报道策划和采写工作的笔者看来,海外对新华社对外新闻评论的关注点一般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下文试图按照这些方面提供一些选材方面的建议:

第一,重大时政新闻评论,须避免千篇一律。在一些重大时政新闻发布的节点,外媒往往密切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发出了哪些声音。这既包括重大政策动向如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开闭幕及公布重要决定等,也包括作风建设、反腐等领域的重要动向如“八项规定”实施、中央纪委查处重要案件等。在这些当口,海外媒体都希望在第一时间听到官方的声音,以作为自己后续判断的依据。笔者认为,在官方的“一锤定音”之外,来自官方媒体的“弦外之音”越来越受到外媒和读者的瞩目,也是我们拓宽评论领域、扩大舆论影响的大有可为之地。

第二,中央对经济形态所作的新的重要表述和判断,是对外新闻评论需要着力开采的“富矿”。新一届中央政府执政以来,对于经济运行情况的评价与判断,使用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表述,显示出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众所周知的“新常态”“微刺激”“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定向调控”“克强指数”等等,这些外媒均十分关心,往往从各自的认识出发作出解读和评论,但不少也给人隔靴搔痒和雾里看花的感觉。而作为国家通讯社,对中央的新表述、新判断给出权威的、合理的判断,既是对外释疑解惑、拨云见日,也是新华社发挥影响力、引导舆论方向的重要切入点。

第三,影响广泛的社会事件、新的社会现象,都是对外新闻评论可以大力开拓的领域,甚至可以形成新的报道着力点。在“高大上”的政经要闻之外,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突发事件、有趣的家长里短、新的社会思潮、不经意的文化变迁等等,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有的话,也大体仅停留在浅层报道的层面。而社会转型期层出不穷的各类新鲜社会现象、话题,不经意间从我们眼前溜走,对其产生土壤的深入挖掘、对其社会机理的理性探讨,更是付之阙如。而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正大幅改变社会话题的传播路径,往往另一个“小事件”的影响面迅速跳出既有区域而急剧扩大。但遗憾的是,我们对此的反应还稍显不足,社会新闻评论还未能跟上时代变迁的脚步,与外媒对中国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度还有较大落差。但反过来看,这恰恰也是对外评论报道在自媒体时代争夺舆论主动权的一个新的着力点。

二、立意:遵循对外传播规律,视角更须推陈出新

第一,时政新闻评论视角须推陈出新,“一锤定音”之余还要有“弦外之音”。事实上,在以往诸多重大新闻节点上,对外评论报道着墨不多。这有其历史原因——重要时政报道,尤其是改革、反腐等新闻敏感复杂、政策性强,记者或编辑没有一定的积累和调研不愿下笔也不敢下笔,“自选动作”难以施展,往往习惯性地等待官方的“一锤定音”。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业态迅猛发展,使得自媒体也成为重要的舆论场,这带给我们新的思考:一锤是否还能定音?“点到为止”能否继续占领舆论制高点?外媒是否在官方声音发出之前,已经迫不及待地从微博、微信、各类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博采众长”?

面对这样的变局,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跳出思维定势,在“一锤定音”之余,适时弹出“弦外之音”。“弦外之音”当然不是捕风捉影,必须立足对外报道的视角,遵循对外传播规律,对重大时政新闻题材进行二次、三次挖掘,让用户、读者感受“高大上”之余,也能坐下来享受轻松的“下午茶”,在舆论引导方面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方面,《人民日报》的多媒体融合报道思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在自媒体时代,《人民日报》主报坚守舆论主旋律阵地,而《环球时报》、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则各具所长,发挥了单兵突进、开疆拓土的作用。《环球时报》的评论风格虽褒贬不一,但其拓展时政报道题材的思路确实给人深刻印象,也值得我们参考;而“侠客岛”等微信公众号更是担当了平面媒体所不能胜任的职能,以“侠客”的口吻轻松议论时政新闻,看似游走在政策的红线上,实则传递出一些官媒所不方便传递的信息,轻松有趣、“干货”十足,甚至可以说是对官方语态的实质性突破。由于将官媒对时政新闻的挖掘极大化,其舆论影响力不容小觑。

虽然我们无法照搬这种集团化作战模式,但对外新闻评论的确可以有所参照:在严肃评论的同时,是否可以灵活地对时政新闻进行点评,而点评尺度的把握,不妨参考《环球时报》總编辑胡锡进所说的:“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提高可读性”。

第二,经济评论及时阐述官方最新表述,突出政策前瞻性。如前文所述,新一届中央政府不断用新的表述来阐述“新常态”下的经济运行情况,这既给我们提出了新课题,也提供了新的评论思路。笔者以为,对外经济评论应适当侧重分析政策的前瞻性,这样一来可以给读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二来可以更好引导舆论。当然,这种前瞻必须是理性客观的,要建立在合理的分析基础上。

笔者之前写作的《评论:“深改革”与“微刺激”合力构筑中国经济企稳基底》一稿,就是力图回应外媒对中国既强调深化改革又似乎在“暗暗”刺激经济做法的质疑,笔者强调这正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之一,“深改革”和“微刺激”并不是自相矛盾,而是互为表里、辩证统一。前不久,央行宣布降息引来外界议论纷纷,不乏指责中国货币政策大转向、给流动性“放水”的论调。据此,笔者适时写作了《述评:央行降息不代表货币政策“放水”》一稿,除了梳理央行本次降息的政策背景,更重要的是阐明这样做的目的不是“放水”,而是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这篇述评的前瞻性就体现在点出中央的政策意图上。

第三,加强对外社会新闻评论,力争有所突破。如果只是阳春白雪式的政经评论,时间长了用户和读者难免会审美疲劳,此时不妨来点下里巴人。移动互联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社会新闻评论素材,比如前段时间就有APEC蓝、基层公务员开辟职级晋升通道、教育部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春运车票预售期延长等等,既贴近百姓,也适合对外报道,但相关的对外评论还是少之又少,包括笔者在内,很遗憾没有针对这些社会话题过多着墨。

笔者最近执笔采写了一篇深度报道《中国基层公务员有了职级晋升通道》,针对中央出台《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采访了多名基层公务员,请他们谈待遇、谈晋升、谈对新政的理解。稿件发出后,对内对外采用情况出乎意料的好,这给了笔者一些启发:这只是一篇深度报道,但对外评论可否参考这样的思路,即眼光向下,从社会基层的视角阐释政策的反响呢?这或许能成为对外社会新闻评论思路的一个突破口。

必须承认的是,社会现象纷繁复杂,很多不是我们新闻从业者短时间内所能掌握的,但术业有专攻,笔者建议不妨借助“外脑”。对外部港台部在长期的对外报道实践中,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专家库作为智力支持,在遭遇比较专业或棘手的问题时,专家库就会发挥作用。但我们的专家库目前还比较侧重时政和财经专业,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较少,这有待于未来在报道中不断扩充。评论毕竟不同于报道,出言更须谨慎,所以动笔前找专家聊聊,应该大有裨益。关于社会新闻评论的写作,笔者在此也只是抛砖引玉,还望求教于同业。

猜你喜欢

时政舆论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