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15-05-30李航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李航

【摘 要】本文立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结合“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阐述了“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当前高校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现实意义,提出了依托“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涉及典型带动、网络驱动、内涵推动、活动撬动四个方面。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梦”的具体内涵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描绘“中国梦”时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党对青年的殷殷期盼,国家对青年的深深呼唤。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民族的振兴、对“中国梦”的实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从当前情况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是,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对大学校园和大学生产生多重冲击。这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新问题的挑战,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教学方面:存在“错位”现象,大学生信仰意识有所淡薄。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因为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深度不够,表现在课堂上讲解起来一知半解从而给学生留下了半信半疑的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理论功底差,对马克思主义缺乏系统的积累。因此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概念相应会缺乏学习的兴趣,其直接结果是大学生不会将马克思主义列为坚定的信仰。

(2)校园学风方面:娱乐追俗媚俗潮流盛行,整体上学风不够浓厚。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喜欢拉帮结派,热衷聚餐拼酒,追求高端与奢华生活等,这些不健康的娱乐潮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对于学习主动性较差,只有考试时临时抱佛脚,认为及格就行,教师上课积极性也受到极大影响。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只有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思想状况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学生自身方面:注重追求现实利益,忽视“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现在的大学生,关注更多的是自我现实性,而几乎忽略了奉献精神。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现实下,许多大学生注重自身知识能力的提高,却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缺乏正确的行动方向,把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忽视自己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三、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梦的实现在于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年轻人谈到中国梦时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其意义在于:

(1)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关系民族精神的传承。回首历史,19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同时也上演了一部波澜壮阔。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在面对黑暗滞后的社会现状不断探索,英勇作战,他们用生命和热血祭奠了青春年华,同时也开创了救国于危难中的复兴之路。在那个时代,一代大学生用自己独有的风采为我们诠释了中国梦的全部内涵。每个时代,大学生在一个国家里都担负这兴衰的重担,新时期的大学生更需要加强这种责任感。

(2)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中有“中国梦”的身影,引领校园文化的时尚元素,掀起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实践于祖国每个角落里有“中国梦”的身影,他们是城市文明自主维护的志愿者,他们是忙碌在奥运会上、世博会上的最真诚的人,他们用稚嫩的年龄和微笑的面容服务于社会,感动于世界。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注入“中国梦”的教育,让很多大学生给出自己准确的定位,积极投身于各个平凡的岗位上,构建和谐社会。

(3)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关系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一定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行,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的联系起来,国家的繁荣富强会让自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理想信念教育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基础。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各种文化思潮的汹涌而来,多元化网络信息的充斥,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部分大学生开始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

四、以“中国梦”教育为抓手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积极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积极探索将“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一是典型带动。开展梦想导航行动,大力选树学生典型。让青年学生认真全国道模范先进事迹、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先进事迹、最美乡村教师等各类典型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发起自己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发成才的正能量,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通过身边人和事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一个仰望星空并脚踏实地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己之力。

二是网络驱动。依托新媒体平台,传递“中国梦”声音。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大学生在网上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大学生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优势,打造“梦想青年”手机报、“中国梦”特刊,利用网络信息具有的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大学生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

三是内涵推动。回归思想政治教育本位,强化“复合型”教育。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以“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为主抓手,大力开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如“中国梦与个人志”演讲比赛、“青春与创新共舞·人生与梦想辉映”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信仰对话·和榜样互动”榜样青春事迹报告会等。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自己成长的个人志向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有机统一起来。

四是活动撬动。结合党的作风建设要求,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改造人、帮助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以“中国梦”主题教育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落脚到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上。要重点为心理障碍、家庭困难、少数民族、身体残疾等特殊学生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学校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建立机关、师生点对点联系制度,及时了解特殊学生群体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解决实际困难。切实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解决实实在在校园民生的生动实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人民网,2013-03-18

[2]胡古月,以“中国梦”为契机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教导刊,2013,73,117

[3]秦记洪,论“中国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西社会科学,2013(6):184-185

[4]程新,高校辅导员如何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13-14

猜你喜欢

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