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2015-05-30曾照平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生素质反馈就业

曾照平

摘 要:在对我院近几年毕业生回访中,武汉地铁与武汉铁路局对我院同几届毕业生素质评价迥异,文章对不同评价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企业对毕业生差评挽回学院声誉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毕业生评价;反馈;学生素质;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8-0071-02

我国高速动车组的开行,拉开了国家铁路与地铁公司之间的人才竞争的序幕。特别是开设有轨道运输有关专业的高职院校,成为国铁与地铁竞争的主要战场,也成为其他没有轨道运输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羡慕的目标。在近几年中,与轨道运输相关的专业在不少本专科院校相继出现,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抢手率随着开设院校数目的增加逐渐下降。就业率是各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培养高素质学生、提高就业率、抢占就业市场是高职院校首要目标。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们学院各院系长期与用人企业保持联系、跟踪毕业生在企业表现,随时听取企业领导、师傅及毕业生对专业教学和管理工作上的建议,以便及时改正完善。2014年末,武汉地铁、武汉铁路局对我们毕业生评价信息反馈为:武汉地铁认为我院毕业生专业能力差、劳动纪律性差,不安心工作;武汉铁路局认为我院绝大部分毕业生专业能力强、劳动纪律性好,是各基层站段主力军。在多次深入与企业及毕业生交谈之后,我们就两企业对我院毕业生评价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

1 原因分析

1.1 我院毕业生素质呈下降趋势

在企业回访过程中,企业师傅及领导反映,我院近两年毕业生比前几年差,前几年毕业生一到企业就体现出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造成毕业生质量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我们院系组织全系教职工进行了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①学院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没有跟上招生步伐,人才培养质量呈下降趋势。从2005~2014年,短短10年的时间,从以前800名学生的中职学校发展到今天近12 000学生的高职学校,学校一直在不断的改善各种条件,但教学基本条件超负荷、教师数量只是略有增长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难免下降。

②创建国家示范院校,全校教职工工作重心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上,轻视了人才培养基本工作。从2007~2010年,我院争创国家示范高职高专,全员教职工为创建示范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白天忙教学、晚上忙教改课改。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示范建设创建成功,但教学效果与质量却从心边、身边溜走。

③更新管理观念、完善管理制度,加快内务建设。我们学院起源于铁路企业,有很多的企业因子存在。我们的许多管理观念、制度都是铁路企业式的,而铁路企业在很多方面的管理是落后和非科学的,我们学院延续这种铁路企业管理观念不符合现代高校管理的要求。学校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等都没有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完善:如10年以前生源不足,教职工工作量不足,为了保证大家都有饭吃,限定教师工作量的规定是正确的,而这种规定延续到了今天,本来教师极大短缺还限定教师工作量,有很多院系为了完成教学工作任务,没有上课的教师只有压缩课程课时,90课时的课程压缩为60课时或者50课时;生源基数减少招生不易是现实,但对屡教不改、从不进教室上课的学生一任放纵不断让辅导员、班主任做工作却没有效果,却不会留级开除。人们都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但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学生不是只有一两个,而是有相当的比例,且有不断壮大的趋势。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不是万能的,还得靠制度约束教师与学生,这也是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④人才培养模式没有跟上生源特点的变化。我们学院以前各专业招生,根据专业的特点限定文理科。由于生源基数的减少,为了保证生源数量,放开文理科的限定实行文理合招。文科学生因为就业进入理工专业学习、理科学生进入文科专业学习的现象大量存在,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更新,文科学生一进校门就学习电子技术、数字电路,学生想听却听不懂、老师想教却教不好。文理科学生合班教学,不是这些老师补上一点高中物理化学什么的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1.2 用人单位招聘的毕业生素质的确存在差异

从近几年应聘到武汉地铁与武汉铁路局的我院毕业生基本情况分析发现:近几年,武汉地铁从我院招聘的毕业生素质比武汉铁路局招聘的毕业生素质总体上比较,从学习成绩、课堂考勤、校规校纪的遵守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原因如下。

①前几年两企业对招聘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导致学生素质存在差异。前几年,武汉铁路局因高速动车组的开行,存在大量欠员,所以提前来到学校招聘毕业生;而武汉地铁正在建线,只是在招聘储备人员,招聘学生进校较晚。武汉地铁在武汉铁路选拔之后进行选择,生源素质无疑略差。

②企业的福利待遇与未来发展空间存在差异,导致毕业生素质存在差异。一个人的成长,得益于所在的平台,企业的管理水平、福利待遇和未来发展空间都是学生所看重的,学生们对各个企业的情况进行纵横比较,挑选较好的企业。目前武汉地铁的管理传承了武汉铁路局的管理,但福利水平略低于武汉铁路局,因此湖北籍生源中优秀学生都首选武汉铁路局。

③企业对订单班的态度不同导致学生素质存在差异。武汉铁路局招聘学生组成订单班,铁路局基层站段负责人对订单班全程跟踪,提供专业资料和行业特殊要求,学校按照要求进行教学培养工作,基本上做到学生所学的与工作后所干的一致。武汉地铁出于知识产权及技术保密的角度考虑,没有向其订单班提供任何资料,其订单班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只是轨道通用知识或是广州地铁、上海地铁提供的资料,学生就业后需要较长的适应过程。

1.3 就业政策方面的影响

我们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原则上只推荐一次,如果被第一次招聘企业淘汰后学院可以进行二次推荐。在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进入了武汉地铁订单班的学生交流得知,他们大部分希望转投铁路局订单班,但学校政策不允许,于是不安心学习,希望被武汉地铁淘汰再进入铁路局。殊不知,这种做法存在很大风险,这也是我们学校就业率不能继续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应对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减少企业对毕业生差评现象、提高企业对学生满意度,挽回学校声誉,建议如下:

①抓内务建设,完善教学条件。学校已经新建学生宿舍,改善学生住宿条件,但学校还要进一步抓紧建设教室、实训室等基础教学条件;加紧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职工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最好召开学校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修订专题会议,组织专人修订完善,做到管理制度科学、公平、合理。

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会议,分析学生生源特点,组织人加紧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与招生工作相统一,实现文理合招、文理分班教学、技能型人才高考和学术型人才高考录取学生分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③完善学院学生就业推荐制度。对已经进行第一次就业推荐的学生,再次就业必须有条件限制,让那些想退出订单班的学生必须认真学才能争得第二次就业推荐机会,带动班级学风。

④与武汉地铁沟通,落实订单班二元制管理。就业部门及专业教研室要与订单班企业保持经常性联系,欢迎、鼓励企业参与订单班学生管理及学生学业评价,对教学工作提出建议,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艳丽.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5,(5).

[2] 吴午华.毕业生回访[J].大艺术,2005,(1).

猜你喜欢

学生素质反馈就业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学生素质提升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究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对初中作文写作评价的思考与创新
“西涧”无声胜有声
对“未来教室”的初步探索
妙用“表扬”和“忽视”
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