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学校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2015-05-30谢佳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应对方式高中生

【摘 要】目的:探讨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以及学校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韶关市828名高中生进行测试。结果:高中生的学校幸福感整体状况良好,一般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对方式更偏向于积极;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以及学校幸福感在性别和学校类型上存在部分差异;高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学校幸福感的各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高中生的学校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关系密切。

【关键词】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学校幸福感

一般自我效能感(general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各种挑战或新情境的应对能力的总体信心。应对方式(copingstyle)个体对压力事件做出反应的稳定方式。学校幸福感是学生在与学校中的人、事、物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心理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结果,指学生基于自定标准对其学校生活的评价与体验,由学校满意度、在校积极情感和在校消极情感三个成分组成。本研究以高中生为被试,探讨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学校幸福感的特点,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学校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培养高中生幸福健康的心理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韶关市四所中学,共计发放问卷850份,收回有效问卷828份,有效回收率为97.4%。其中男360名(43.5%),女468名(56.5%);高一498名(60.1%),高二330名(33.9%);独生447名(54.0%),非独生381名(46.0%),年龄范围15-17岁之间。

1.2工具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张兴贵等人以我国青少年学生为样本编制了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认为生活满意度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包括2个层次和6个维度:自我满意层次,环境满意层次,有36个项目,量表信效度良好。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3,友谊、家庭、学业、自由、学校、环境6个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0.736、0.864、0.780、0.714、0.794、0.563,主要用于考察学校幸福感的认知成分。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Watson等(1988)编制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以情感二维结构理论为基础,邱林、郑雪等人对其进行了修订。积极和消极分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46和0.799,该量表主要用于测量学校幸福感的情感成分。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共有10个项目,由Schwarzer等人编制,主要用来测查被试对自己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应付困难能力的判断,中文修订版信度和效度良好。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17。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共10个项目,分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两个因子。积极因子分-消极因子分=应对倾向分,正值代表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负值代表以消极应对方式为主。在本研究中积极和消极因子的a系数分别为0.681、0.740。

1.3统计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和分析数据。

2结果

2.1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学校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由高中生在各量表上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来看,高中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上的得分较高(M=2.46,SD=0.48),略高于中等水平;积极应对(M=31.68,SD=6.07)和消极应对得分都较高(M=26.82,SD=6.92),但更偏向于积极应对(M=4.86,SD=9.77);除学业满意度外,高中生校园生活满意各因子得分都高于4分,而在校积极情感(M=2.99,SD=0.64)和在校消极情感得分(M=2.12,SD=0.60)都偏低。

2.2不同性别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学校幸福感的差异比较

男生(M=2.56,SD=0.51)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M=2.39,SD=0.45,t=-5.234,p<0.001)。男生消极应对因子分(M=26.02,SD=6.79)低于女生(M=27.44,SD=6.97,t=-2.936,p=0.003);男女生应对倾向分差异显著(t=2.093,p=0.037),男生倾向更积极地应对。男生校园总满意度(M=25.45,SD=4.35)略低于女生(M=26.06,SD=4.48),差异边缘显著(t=-1.954,p=0.051),具体到六个维度,在家庭满意度上男生(M=4.57,SD=1.19)显著低于女生(M=4.91,SD=1.20),差异极显著(t=-3.966,p<0.001),女生体验到更高的家庭满意感;男生(M=4.62,SD=0.97)在友谊满意度上也显著低于女生((M=4.77,SD=0.87,t=-2.314,p=0.021),女生对自己目前的友谊状况更满意;其他方面性别差异不显著。

2.3不同学校类型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学校幸福感的差异比较

对重点和非重点学校的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学校幸福感状况进行比较。由统计结果可知,重点中学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M=2.56,SD=0.51)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M=2.38,SD=0.45,t=-5.319,p<0.001);非重点中学消极因子分(M=27.44,SD=6.97)高于重点中学(M=26.02,SD=6.80),且差异显著(t=-2.936,p=0.003);与非重点中学比,重点中学学生的应对倾向更积极(t=2.093,p=0.037);不同类型学校的高中生学校幸福感仅在友谊、自由和环境满意度上差异显著(p分别为0.021、0.029、0.021),而在校情感部分差异不显著。

2.4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学校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对一般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学校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中生学校幸福感各因子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显著(p<0.01);除消极情感因子外,学校幸福感各因子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显著正相关(r=0.377,p<0.01),与消极应对显著负相关(r=-0.204,p<0.01),具体见表3。

2.5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对学校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对学校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以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两个因子为自变量,以高中生的学校幸福感各因子为因变量,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因子可以共同解释总满意度变异程度的23.2%(校正后的R2=0.232)。

3讨论

3.1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学校幸福感的基本特点

研究表明,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这一结论与李育辉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研究同时发现,高中生在遇到困难时,既会采用积极应对,也会选择消极应对,但更偏向于积极应对;相较于女生,男生较少采取消极应对,应对倾向也更为积极。究其原因主要可能与性别社会化有关,在传统观念中女性被认为是被动、易情绪化和富有同情心的,男性则是主动、理性和有能力的,这些观念被认同、内化,导致了女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会更多地采取发泄、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另一方面,较男生而言,女生更关注自身的学业表现,而随着高中阶段学业难度的增大,女生对学业取得成功态度不够积极乐观,故表现出自信不足,自我效能感低。

研究还发现,重点中学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同时相对较少采取消极应对,应对倾向也更偏积极。这可能是因为重点中学的学生在学业上表现更优异,同学、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评价和期望也相对较高,由此会产生一种优越感,也能更为顺利地建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我认同度也较高,面对困难会习惯偏向采用问题解决等积极应对方式,故较普通高中学生,重点高中学生会形成较高的总体自我概念、学校自我概念和学业自我概念。

研究还表明,高中生学校幸福感整体状况良好,但程度不强。具体来说,高中生对校园生活基本满意,生活满意度六个维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家庭、友谊、学校、环境、自由、学业。在六个生活满意评价维度中,学生对家庭和友谊的评价最高。该结果与赵淑媛等的研究结果一致。高中生在校体验到较少消极情感的同时,也体验到较少积极情感。高中学习压力较大,可能是造成他们幸福感程度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还发现,高中生的学校幸福感在性别方面存在些许差异,较男生而言,女生校园总满意度更高,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家庭和友谊满意度上。这可能是因为从依恋关系看女生比男生更依恋家庭和同伴,与亲人、朋友有更多的亲密袒露与交流,互动更为充分,更容易与他人建立亲密感,因此,家庭和友谊满意度更高。研究还表明,不同学校类型高中生学校幸福感在友谊、自由和环境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重点中学学生友谊和自由满意度略高于非重点中学,而对环境的满意度则略低于非重点中学。

3.2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学校幸福感的关系

高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学校幸福感之间都存在着密切联系。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对学校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都是学校幸福感(除消极情感外)的积极影响因素,而消极应对则是学校幸福感的消极影响因素,说明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越有可能以问题解决等乐观积极的认知或行为方式应对挑战各种负性生活事件,因而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而当一般自我效能感越低时,则越有可能以消极的认知和情感态度应对生活或学习压力,亦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学校幸福感下降。因此,加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提升一般自我效能感、建立和利用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对提高学生学校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田丽丽,刘旺.青少年学校幸福感及其与能力自我知觉、人格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3):44-49.

[2]张兴贵,何立国,郑雪.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5).

[3]李云歌,段明君,王臻等.地震伤员外科救治医护人员的压力水平和特质应对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93-96.

[4]李育辉,张建新.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二者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0):711-713.

[5]田丽丽,刘旺.青少年学校幸福感及其与能力自我知觉、人格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3):44-49.

[6]邹泓,李晓巍,张文娟.青少年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2010,(5).

作者简介:

谢佳,韶关市田家炳中学。

本研究为广东省中小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韶关市教育科研课题和2015年度广东省德育创新项目的部分成果,课题编号为GDXLJY13052、sgjky13022、2015DYYB344。

猜你喜欢

应对方式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应对方式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社区心理学视角
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美国高中生如何度过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