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绘本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和习惯

2015-05-30潘彦萍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图画书图画绘本

潘彦萍

【摘 要】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确实,良好的习惯不仅能让孩子懂得阅读,懂得关注书中的细节描写、人物情感、故事内容,更能使阅读伴随他的终生,在阅读中获得最大、最多、最好的发展。对于幼儿来说,当他们对书产生了兴趣之后最迫切的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爱护图书;会整理图书,看完后会把书放回原处;认真看书,一页一页地从封面开始看;初步学会倾听,能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读书。

【关键词】绘本;阅读习惯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指出:“如果你能引导孩子迷上读书,那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整个下一代孩子的未来。”读书不仅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使人明理,为人生导航。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引导幼儿爱上阅读,我们责无旁贷。

绘本被称为“人生的第一书”,已被全世界公认为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它又称为图画故事书,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是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片的书籍。这类书籍特别强调视觉传达效果,版面大而精华,插图不仅具有辅助文字传达功能,更有强调主题内容的表现,以引发幼儿观赏及阅读兴趣为目的。孩子对于图画的观察力往往超乎成人的想象,好的图画书中的图画能潜在地引起好奇心,激发想象,让孩子一遍又一遍地看,每一次都能感知到不同的喜悦。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4岁左右是图形认知的关键期,从绘本中获取故事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要依靠在孩子认真的阅读中,逐渐熟悉并理解画家艺术语言——"视觉文字",这对于幼儿来说特别具有学习的意义。如果孩子在识字之前就在听故事和欣赏图画之中受到熏陶,知道图画书里有不尽的乐趣,就会开始主动地看书,根本不用大人说:"快看书去!"。如果图画书只被用作学习或道德教育,那么就失去了它的本质,无助于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对于整个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认知特点来看,良好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有效阅读的有利途径,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能为他们今后良好阅读能力乃至学习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认识绘本作用,科学利用绘本

绘本是用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图画与少量简易的文字交织的形式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幼儿读本。用绘本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情感和阅读经验,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绘本的使用、购买都要注重科学性,如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根据选择绘本时注意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差异;教师需要关注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兴趣和认知需要;教师在使用绘本时需有创造性“加工”;教师需理解绘本阅读和通常的“看图说话”有着本质的区别等等。

二、多种阅读形式,激发阅读兴趣

现代的教育需要讲究师生间的尊重、平等,教学互动等教育理念,而且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家长给予的教育也更加民主、平等,因此孩子更加愿意表达内心的意愿,并且充满个性,因此也要求我们老师必须时刻了解最新的教育咨询,走进孩子的内心,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而幼儿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对于一些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我们在选择绘本时首先应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内容的绘本故事,并以新《纲要》精神为指导,遵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为原则选择合适的绘本,以幼儿乐于阅读的方式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其次在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各种方法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他们。因为幼儿面对新奇的世界,好奇的天性促使他们乐于去探索,这时候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开发出来,又养成一定的学习好习惯,那学习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例如,给孩子讲故事需要老师用丰富夸张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引起他们倾听的兴趣;又如讲故事的时候出示图片给孩子们欣赏,同时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细节,例如图片上角色的表情、动作,图片的背景等,并询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用一个个问题和幼儿一起更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发展,吸引幼儿认真倾听,体会阅读的乐趣。最后我们需要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和绘本形成互动。在阅览室合理地摆放桌子和椅子,在四周还有绘画制作的图示,提醒大家阅读区应该遵守的常规,营造出安静的阅读氛围。这样的一种环境氛围,隐性地、温馨地提醒每一个来图书室的孩子进行阅读活动时要养成的好习惯,更加专心于阅读活动。

三、运用绘本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

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确实,良好的习惯不仅能让孩子懂得阅读,懂得关注书中的细节描写、人物情感、故事内容,更能使阅读伴随他的终生,在阅读中获得最大、最多、最好的发展。对于幼儿来说,当他们对书产生了兴趣之后最迫切的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爱护图书;会整理图书,看完后会把书放回原处;认真看书,一页一页地从封面开始看;初步学会倾听,能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读书。

幼儿是以成人的言行为参照物,而陪伴他们共同生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平时,老师就要时刻注意要求自己也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如发现有些幼儿把书卷了起来,就马上说:“你这样,小书要疼的。”在拟人化的语气下,孩子善良的天性得到发挥,他们就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图书室的每一本图书都时按照封面的大小分成几组,用点卡做了小标记,贴在图书角相应的位置。孩子们知道了每种书都有自己的家,看完书的时候要让书放回去,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在放书的时候就特别留意小标记,自然就将书放得整齐了。在阅读区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看书时的状态,当发现有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要及时指出,并提醒他们正确的做法。

幼儿才刚刚开始接触阅读,而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的挚友。”,因此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引导、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理智的头脑,善于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去选择最为合适的绘本,使早期阅读活动真正能引发幼儿不竭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养成受益终身的良好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黄人松.学前教育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余耀.《由图画书爱上阅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图画书图画绘本
图画书
绘本
绘本
绘本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图画捉迷藏
花是一本图画书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