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手指游戏的功效

2015-05-30郑雪莲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手指动作智能

郑雪莲

【摘 要】幼儿手指游戏能促进幼儿智能多元的发展,尤其对语言感受性、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人际交往的和谐性、审美的创造性、逻辑思维的周密性等开发能起到独特的功效。

【关键词】手指游戏;功效

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几种基本智能,具体包括:语言表达、数学逻辑理论、空间想象、音乐欣赏、身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反省和自我观察等,既是幼儿教育需开掘的空间去向,又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手不仅是运动的辅助,而且更是智能的工具,手使心灵得到舒展,使幼儿与成长环境建立特殊的关系,手指游戏简单、易行,以其特有的趣味性、随机性和简约性,不仅给孩子带来了快乐,而且展示出孩子多元智能发展的独特魅力。

一、手指游戏,能丰富幼儿语言的感受性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在知识经济空前发展的当今世界,人与人的距离缩短了,交往增多了,语言智能的发展对一个人的成功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所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智能,是早期教育的关键。

刚入园的小班孩子还不大会讲普通话时,我们指导他们玩《捶一捶 拍一拍》:小朋友边弯大拇指边说“小一睡”;弯食指说“小二睡”;弯中指“小三睡”;……再逐一翘起各手指“小一到,小二到,小三到,小四到,小五到……”这例手指游戏儿歌非常简单,多为反复句,孩子们在不知不觉玩手指的过程中就学会了“一、二、三、四、五,睡,到”等的正确发音。

又如我们和孩子一起玩《数数歌》:

一间房两块糖,三把伞四支枪,五副眼镜六碗汤,七只兔子八头象,加上九朵小红花,十个朋友喜洋洋。

这则手指游戏的儿歌节奏明快韵律优美,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孩子们边表演边说唱,在浓浓的兴趣中发展了语言智能。同时手指游戏的儿歌在编拟时遵从知识内容的升级变幻。

《十个手指变变变》的内容涵盖了大量的动物名称:

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

两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呀;

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花猫呀;

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螃蟹走呀;

五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鸟飞呀……

可以说,手指游戏提供了一种宽松、真实丰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儿歌领域的知识含量,丰富了幼儿的词汇,使他们的语言水平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促使了孩子语言感受性得到充分发展。

二、手指游戏,能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幼儿期身体各器官或组织(包括脑)尚未发育成熟,各生理系统的功能还未完善。手指肌肉骨骼还没充分发育,正是动作技能发展的最佳时期。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幼儿园健康目标之一就是动作协调、灵活。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所以,我们利用这个时期幼儿好模仿,喜欢不厌其烦重复某一动作的特性,提供丰富的手指游戏,予以恰当积极的指导和训练,来促使幼儿获得许多动作技能,发展小肌肉群,促进他们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

例如小班的《我的小手有力量》蕴涵丰富的手部动作:

(握握手)用力握拳;(伸伸掌)弯曲伸直;(捏捏指)五指指尖捏在一起;(张一张)五指用力张开;(我的小手有力量)双手握拳,敲打三次。

在双手握拳、五指弯曲、张开、指尖捏拢、双拳敲打中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

正所谓“心灵手巧”,同样,“手巧”的孩子才“心灵”。对孩子来说,双手越灵活,大脑得到刺激和锻炼的机会也就越多。让孩子“动手”就相当于帮助大脑做“体操”,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一种方法。

三、手指游戏,能培养幼儿人际交往的合作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更需要合作的社会。一位著名企业家说:“企业选人的首要标准是能与人合作。”因此,今天培养孩子时,不能只培养他一个人单独做好一件事的能力,而是要培养他能跟一群人一起合作做好一样事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好品质。”一些独生子女在家里像个小太阳,走出家门后胆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较弱。而我们开展的手指游戏就是营造了一种轻松、随意、无拘束的氛围。老师鼓励幼儿自己找玩伴,自己在游戏中去协商、配合、互助,去友好相处,去学习合作。

比如手指游戏《炒黄豆》、《推磨》等,需要两个同伴之间进行协商,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会体会到只有两个人配合默契共同合作,游戏才能顺利进行。而《编花篮》、《堆馒头》、《捉蜻蜓》、《石头、剪子、布》等游戏,则需要更多伙伴的配合。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他们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

很显然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是在愉快的活动过程中慢慢完善的。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会偶尔碰到非所愿的状况,可是当看到孩子们乐翻天的灿烂笑脸时,就会知道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胜于了一切。

四、手指游戏,能激发幼儿审美创造性

画画是人类的本能。孩子天生就会画画,他们用绘画体现情感,表现心智。在手指游戏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不仅仅满足于手指表演,他们还爱打扮手指。在他们眼里,每个手指游戏都是一个好听的故事,一幅动人的画面,里面充满幻想充满创造。于是,我们开始有意识地拓展手指游戏,调动幼儿兴趣与需要,激活想象力,激发审美创造性。

兴趣与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内在源泉。孩子们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会主动参与。因此,在手指游戏拓展画中,我们不以教师为主,而把孩子的兴趣放在首位,以孩子兴趣点为活动出发点。有时,玩好手指游戏后,我们和孩子一起将手指装扮成指宝宝。有时以“手”为对象,通过丰富的手形变化,诱导幼儿“像什么、像什么、还像什么”。在孩子们的笔下,一个手形能变成各种小动物,一个手势能讲出一个故事……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没有强制的命令,没有被迫的模仿,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孩子们在玩中学画,在玩中求乐。他们按自己的想象,以自己理解的图式和形式去表现、去创造,他们在活动中充分获得情绪满足,形成浓厚兴趣。

孩子的手指画、手影画贴近幼儿生活,富有情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使幼儿感受到一种激动,一种生命力;使我们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每个孩子都能行,每个孩子都很独特;使我们体会到孩子的作品是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五、手指游戏,能提升幼儿数学逻辑思维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价值取向是使儿童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大班的倒数学习中,我们引入手指游戏《五个宇航员》:

五个宇航员,太空去探险。第一个说,太空路遥远;第二个说,航行不安全;第三个说,困难我不怕;第四个说,快准备出发;第五个说,地球再见吧。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起飞!

幼儿对最后的“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起飞!”特别感兴趣,百说不厌。于是,自然而然地就一下子全部理解了倒数。

手指游戏描绘展示了一种情景,使孩子们“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手指游戏成为我们学习数学活动的有效方式,它提升了孩子们的数学逻辑智能。

手指游戏的尝试为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收获,为儿童成长带来了鲜活的气息。我们以平实的作风,开启着孩子们的智慧潜能;我们用舞动的手指,启迪着孩子们心灵的世界。

猜你喜欢

手指动作智能
手指背侧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
手指操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动作描写要具体
笔穿手指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手指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