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陶师陶,建立积极的教师职业情感

2015-05-30曾婕婕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师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建构积极的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教师;职业情感

陶行知说:“现任教育者,无不视当教员为苦途”,但是他却又说:“殊不知其在经济上固甚苦,而实有无限之乐含在其中。”他认为教育的快乐不在于得到金钱的多寡,而在于教育的过程中“愚蒙者我得而智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目视后进日上皆我所造就者。”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和付出,同时也有收获和回报,是教师价值的体现。 他的教育思想对建立积极的教师职业情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教师实施爱的教育,建立高尚的师德

陶行知说:“爱满天下。”

爱就要学会宽容的。老师要认识到每个人有所长也必有所短,教师切勿因为学生的某些不足而随意呵斥、批评学生,当然更不能体罚学生。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往往会让学生精神备受刺激,以致“破罐破摔”。陶行知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就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孩子的心是很敏感的,老师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孩子的一门心思,让他的走廊中少开一扇窗户。当面对各种问题学生时,教师一定要冷静、宽容,万不可口出秽语,乱发脾气。

爱就要有包容。要知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每个孩子也各有长短,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只能扼杀正常成长的生机,从而断送可能达到的辉煌。有些学生成绩不好,自卑,没有尊严。教师是要加剧这种没有尊严的生活还是让孩子变得自信?每当学生陷入自卑的深渊时,教师是要做那个落井下石的人,还是要成为拯救维护的人?受学生爱戴的教师一定是那个善用启发、表扬、激励,慎用或少用指责、批评和抱怨的人。

爱就要会赏识。作为老师,要努力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抓住孩子在学习中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优点,特别是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心。如果对所有的学生少些批评,多些赏识,那么每个学生都能炫出自己的长处、亮出他们的闪光点。

二、教师经常学习,完善自我

我们很多老师对工作,除了教材和教参上说的,基本不知道外面还有一个世界,这种没有创新的教育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在现代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些教师只“教书”,不“读书”,知识面狭窄,不能经常学习,更不能经常研究自己的专业,不能在专业知识上提升,导致教学手段陈旧,教育观念落后。

陶行知先生认为 “教师必须力求长进。” “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完善专业修养,吸纳、更新教育思想,才不会被现代教育所淘汰。接受教育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行为,古人云:“吾生有涯而学无涯”,教师从教一天,就得学习一天,想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接受从摇篮到坟墓的全程教育。

教师学习的方式不外乎三种:阅读、拜师、研修。

阅读是教师学习的最佳途径。去阅读,去观看,我们的视野就能够变得开阔。如果不阅读,我们基本上就不可能有太多的思考,会让我们在教学上表现出急躁与无序,不阅读,生命淡去她本该拥有的光泽,磨蚀我们本该特立独行的个性。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更有可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一个不读书的老师,他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就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没有激情,没有奇迹。

拜师是教师学习的另一种有效途径。教育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不断前进的。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邀请优秀的教师到学校进行讲课,或是组织教师到全国各地名校参观学习、进修,通过听课、反思、评课、借鉴他人的经验、成果,达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之效。或是在学校内让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教师,和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中老年教师“结对子”,在结对过程中教师们可以互相学习,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激发教育教学研究与探讨的热情。这种拜师式的学习通过不断吸收借鉴、获取别人教育中的精华,丰富自己,创造并转移知识,修正自己的不足,不断超越自我。

如果有机会,我们还可以通过研修走专业的成长之路。平时,教师们太忙了,忙于上课、备课、改作业、与学生谈话、与家长交流,所剩的时间寥寥无几,很多时候根本就抽不出时间来学习。通过研修,就可以让教师暂时离开自己的学校,离开忙碌的教学,获取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这种正式教育让教师拥有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是一个良好的学习途径。

学习,不仅是跟老师学,跟比我们学历高的人学,我们还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也跟敌人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得专,也学得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唯书,不盲从,善于独立思考,才会有更多的进步。

三、教师要追赶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

陶行知先生把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改革传统教育的核心,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仿我者亡,创我者昌”。

要创新,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创新精神,只有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的学生。教师要创新,就需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要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敢于突破旧的教学模式。要有的放矢地针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情境,提出新见解,创造新方法。

其实,要以培养创新的学生为最终目标。我们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准许他们大胆怀疑,鼓励他们与教师争鸣,帮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导他们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我们还要放手让孩子去操作,发挥手脑并用的功效,成为有创造力的学生;解放学生的眼睛,引导他们多观察大自然、大社会的万千现象,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放学生的嘴,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有想法准许他们说;解放他们的空间和时间,让他有时间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日月星辰,接触社会中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接受大自然大社会的宝贵知识,

我们要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就要摈弃“鸟笼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要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我们还需要在教学工作的组织上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基础、兴趣和需要,来把握教学的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去体会领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构建积极的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刘良华《教师专业成长》

[3]陈林如《试论教师职业情感》

[4]王燕媚《幼儿教师情感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

曾婕婕(1973~ ),(女),广西百色市人,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师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Tao Xingzhi — One of the Best Educationists 陶行知——最优秀的教育家之一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