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5-05-30董维举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新课改有效性教学方法

董维举

【摘 要】新课改中提到,为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新教材更是强调了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为方向。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迫切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摈弃传统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的独占局面,让学生充分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在本文中笔者详细论述并分析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

一、营造氛围,培养自信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的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养自己的信念、意识,个体的潜能也才能得以释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教师每一句激励的语言、每一个赞赏的眼神、每一个鼓励的手势等,都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一般来说,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怕说,更怕说错。而我在教学中却有心多让这部分的同学回答问题,特别是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会把更多的机会让给他们。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在课堂中没有嘲笑,没有羞辱,没有指责,从思想到行为都能得到充分的放松,人格得到真正的尊重。由于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体会到敢于发言、敢于表现都是光荣的,这样,同学们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就更高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

教师要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建立民主的数学课堂,实施合作教学。创造和谐、互动、活跃、积极、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积极调动学生的情趣,让学生在精神饱满和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下去学习、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这也体现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努力的互动过程,既然是“互动”,那就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因此在教学中,师生之间要共同互动,积极营造双向的互动结果。坚决摈弃那种“我讲你听”的被动式灌输,互动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为他们创造一个与教学相符的民主氛围。

教学中,课堂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量身定做。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不甚了解,只采用自己习惯的教学方式,长期使用一种教学方式,这样就违背了新课标中学生中心的思想,不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言堂”的课程教学比较难达到教学目的。

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要与学生一道寻找道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结合实际教学,增强学以致用意识

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创造丰富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把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带学生参观新建的教学楼的教室和准备装修用的地板砖,让学生估计要装修新教室的地面,大约需要多少块地板砖?学生有的用手比着量,有的想出了先估计教室横着大约能摆几块地板砖,竖着大约能摆几块地板砖,将横竖能摆的地板砖的块数相乘就知道大约需要多少块地板砖了,甚至有的学生还发现了自己家装修时有些地方整块的地板砖摆完了离墙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多准备些来填补空缺,所以他建议在实际购买中还要多买几块砖以填补地面接墙处。

还可以让小学生尽可能地运用数学解决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的问题,感受这一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方法。如“一个养鸡场,去年产蛋4990千克,今年比去年多产3010千克,今年约产蛋多少千克?”通过实例,使小学生明确学习数学是实际的需要,是有用的知识。既通过数学合理地解决了问题,又丰富了与数学有关的生活体验,增强了他们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重视合作学习 重视学生讨论模式

合作是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们情感丰富、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根据这一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对学生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想学,爱学,才能学好。教学中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是在向学生灌输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独特的、过人之处。课堂是一个互动交流的学习园地,老师在讲桌上滔滔不绝只会让学生困倦和反感。让学生讲,他们才会动脑,讲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问题,有问题当堂就解决,学生进步,教师也进步。老师先布置好小组的任务,再由学生自己定出小组成员的不同任务,最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学习成果展示。整个过程教师不能完全干预学生的探究活动,要多倾听,多引导。这些活动的设计正是为了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

教学提倡合作探究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彼此之间的想法,发挥所有人独有的思维模式和创新思维。课堂上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探讨,从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使学习更高效,学习中更富有创造性。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最后反馈的学习过程,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而且增长了他们的实践经验。

五、情感性教学 增强对学生的感情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只有学生情感投入了,课堂才能绽放出灵性的光芒,生命的激情才能被点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升。课堂教学只有教师倾注情感,把情感资源与教学充分融合,感动自己,以情唤情、传情,才能带着这份感动走向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人物、事物、环境等的情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对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更要进行特别关注,让他们在健康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分析原因,得出正确结论,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提高成绩,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树立学好的信心和观念。也可以对这些成绩稍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也可以在学生中间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让成绩好的帮着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补习,一方面增强了同学感情,让成绩差的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关心和温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成绩差的学生通过帮助从而提高成绩,客服自卑情绪,形成健康的人格。

六、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关注和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不同的教学课程,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注重运用教科书上的种种开放性教学方法,积极开发课内外的学习讨论,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高。

七、结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中始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实践,尽可能发挥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那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有效性就一定能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峰.心理学原理.云南省师范大学教育系

[2]张巧玲.运用发展性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性数学教学.教育革新.2010.10

猜你喜欢

新课改有效性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