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错题分析记录法

2015-05-30宁艳艳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道题做题错题

宁艳艳

在一篇指导学习的文章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要想成为考试的高手,秘诀就是:会做的做对,错过的不要再错!仔细琢磨,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试想我们的考试题,有几道是我们不曾对学生讲解和强调数遍的?同一类型的习题,之所以反复出错,根本原因就是不理解该知识点的真正用法或解题思路有问题。那怎样督促学生深入理解和真正掌握出错习题呢?这无疑成了摆在很多教师面前的难题。

错题分析记录法,还得益于对女儿作业的一项检查。有一次考试,她的物理成绩很不理想,于是我翻看他的《物理配套练习册》,发现里面有很多老师批阅了的错题,大大的叉号旁边却没有丝毫改过的痕迹。我有点恼火的问:“怎么没有改错?”女儿振振有词的说:“老师又没讲,我怎么改?”女儿算是中上游的学生,却也缺乏学习上的自觉性,其中虽不乏她确实不会的可能。但,知错就改,不会就该问啊!女儿如此,由此也想到了人的天生惰性,如果老师有言在先,要求学生改正错题并分析的话,我想这个懒她就偷不成了。

针对上述情况,我采用了错题分析记录法。就是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有一支红色笔,做错的习题必须用红色笔改错,改错之后还要在旁边分析出这道题的做法(也就是为什么应该这样做才正确)。

一、实施错题分析记录法有以下好处

(1)复习的时候,学生可着重识记这些易错题,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2)促使学生认真听讲。如果不认真听讲,即使把错误改过来了,还是不会分析原因。

(3)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一步熟练和巩固。把错误改过来,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只是形式上的改变,并没有真正理解这道题的做法。而通过笔头分析,则可以督促学生对错题深入思考,进而真正掌握其做法。

(4)在对错题进行分析时,促使学生开动脑筋。遇到不会分析的习题,被迫去问别人。长此以往,逐渐养成多思善问的好习惯。

(5)加强了“学习小组”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无论是对于问题者还是答题者而言,都训练了彼此的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且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探究。

(6)培养了更多的“小老师”。 在一问一答中,“小老师”多了起来,使“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帮扶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首先要把实施这一教学法的目的和好处向同学们说清楚,以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才能更顺利地开展工作,最终实现双赢。

(2)要用正面思想指导和感召学生。我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君子好学,不耻下问”这些名句来鼓励那些后进生要多思善问,不要不好意思。我用“助人为乐”“友爱大度”“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些精神来引导那些优秀生,不要怕麻烦,要助人为乐,助人即助己!

(3)要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要告诉学生分析的不是出错的原因,而是为什么这样做才是正确的原因,从而强化了正确的知识点。另外,还要告诉学生在进行错题分析时,无须赘述,要言简意赅,要说到点子上,也就是要把根本原因找出来。

到目前为止,我指导学生实行错题分析记录法虽只有短短几个月,但已初见成效,学生的整体成绩有很大提高。同学们对于错题分析记录已经养成了习惯。最初,是让同学们建立了错题分析本,后来随着他们科目的增多,作业量的增加,为了省时省力,后来才改成了这种直接在错题旁边改正并分析的做法。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更形象直观。临近考试的时候,完全可以作为第一手复习资料来学习。我经常这样安慰和鼓励学生们:做题的时候,不要怕出错,你出错越多,你收获就越大。当然,前提是一定要把这些错题弄明白了。这样,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才不至于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又迫于出错了还要改正并分析的麻烦,当然还要足够的细心和认真。

错题分析可不只是把错题改正过来就行了,重要的还有分析。也不是你照着别人的正确答案抄上就行了,如果你不了解这道题的真正做法,你又怎么分析?从这一点上看,错题分析的做法不仅避免了学生存在的侥幸和惰性心理,而且能督促学生养成知错就改、凡事要问个为什么的学习探究的态度。另外,分析的过程也是整理解题思路和积极思维的过程。所以,实行错题分析记录法也将大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道题做题错题
误会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这道题谁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