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5-30黄艳

继续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对策

黄艳

摘 要:高职教育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教育实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追求的目标,要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获利、学生进步、教师素质进一步提升。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形式丰富但主要以学校为主导,企业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这与高职院校寻求合作能力欠缺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大也有关系。要破解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就要逐步增强高职院校吸引力,不断提升教育实效,进一步优化合作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进入新常态下,高职教育在助推经济腾飞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为了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从政策上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专门设置了专、本、硕、博通道,为高职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各项政策的支持都离不开高职院校的落实,各种习惯使然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效果不佳,需要及时破解,方能适应培养未来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需要。

一、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主要模式是以学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虽然部分高职教育采用了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但就我国整体现实情况而言,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利甚少的现状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改变,采取以学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更为现实,也更具可操作性。

在开展校企合作模式过程中,按照企业与學校实践的不同形式,可以把其分成以下几种类型:企业配合型、校企实体合作型和校企联合培养型。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与企业在彼此社会分工、相互关系上的差异,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将学校的教育职能放在首位,以校园作为主要活动场所,价值取向更具公益性的高校主导型校企合作;二是将企业的生产效益放在首位,以企业作为主要活动场所,价值取向更具资本性的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系统主要采用学校主导型校企合作,这是职业教育以学校为先的本位决定的。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层次职业教育都在国家的不断支持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形成了将学校作为实践主体、不断扩张教育规模的办学模式。然而,在这一办学模式下,企业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参与度,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企业对职业教育参与的兴趣较低。近年来,当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实效性一再被社会各界质疑,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也开始尝试摸索校企合作模式,试图以此改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其实效性。在校企合作中,高校作为主要推动力,权责都过分集中,企业只能无异议地接受学校教育,是比较典型的学校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

二、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动力不足是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现代化工业取得长足发展,这也是我国各个产业进行现代发展的起点。诚然,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以举世罕见的速度不断发展,也在物质条件上初步满足了实现工业文明的基础,但文化的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尤其是在精神思想层面,很难在短短半个世纪之内建立起稳固基础,这也是为何今日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工业文明缺位问题,部分人对某些岗位从业者的不尊重、虽然对技术有着近乎盲目的崇拜但却又不尊重创新精神与知识产权,仅仅会对那些能够短时间内实现出产效益的技术感兴趣,对基础研究兴趣欠缺。国内大部分企业家都将高等职业院校视为培育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所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较少参与到人才培训当中。与此同时,企业在现有的校企合作过程中仍然需要解决大量问题,例如因学生对生产操作及相关流程的不熟悉,将降低企业的产品质量与生产速度,提高企业管理运营支出,所以许多企业也不想用仍未毕业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进行生产。同时,因为许多企业本身规模不大,财政拮据,所以也很难实现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校企合作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满足企业需求是合作的前提。企业缺乏对校企合作的兴趣,显然不利于学校主导型校企合作的建立与发展。

(二)寻求合作能力欠缺是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现在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实现的校企合作主要是高职院校迫于生存压力以及社会各界对自身教学质量之诟病的无奈之举,与发达国家专业设置科学、课程合理、教学完善、管理严格的校企合作不可相提并论,大部分院校缺乏高质量师资队伍,科研水平较低,人才培养能力较弱,因此也很难吸引企业与之合作,即便校方态度积极仍然四处碰壁。部分高职院校在进入新世纪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试图发愤图强,但本身仍然缺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也难以在企业与之展开合作时提出具有吸引力的条件。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与当代产业发展存在差距、课程内容对专业实践工作缺乏帮助、教师或理论水平过低或缺乏实践经验、难以为企业的新技术开发提供助力等等。唯有高职院校自身能够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及提供后续的人力资源服务时,企业才会表现出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意愿。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当前普遍缺乏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历丰富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够为企业前沿技术应用及突破提供帮助的尖端精英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甚至某些高职院校教师本身虽然具有技能资格证,却无法在实践中操作机器,因此很难吸引大量企业积极参与。

(三)政府支持不大是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一直以来,国内企业对于职业教育前景预测与发展现状认识不清,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积极性较低,对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发展中的引导与促进作用,制定与实施大量鼓励与奖惩政策,全面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在实施过程中,教育部门虽然对校企合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针对合作的流程、管理、考核与实施工作都没有切实施行,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或是对于某些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的企业没有相应的政策鼓励。从本质上看,校企合作的开展,是学校与企业获得既得利益的有效方式。

一方面,针对企业的奖惩事宜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政策,有关企业权力与责任的内容没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在校企合作中,有关企业的利益没有给予充分的法律保障,相关部门在校企合作开展过程中没有给予相应的协调与帮助。

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缺乏有序、合理的管理机制,政府没有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监督与管理,导致重复建设、部门分割等问题的出现,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在这种形势下,校企合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难以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因此,政府需要为校企合作的实施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与制度支持。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校企合作的开展,如德国、日本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参与的形式、双方利益予以明确,而我国实行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效一直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政府在决策、制度、法律等方面的支持。

三、破解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是目前我国实行校企合作的主要特征,更是产生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加强校企合作过程中,应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并解决由此而出现的问题。要全面推行校企合作,首先就是要对高校教育结构进行深入调整,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的积极性,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体系,最大限度利用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优势;另外,政府还应制定多项优惠政策与制度,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下面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校企合作为案例,对校企合作进行深层探究。

(一)增强高职院校吸引力是破解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动力源泉

高职教育要想高效、稳定发展,就要不断提高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增强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的积极性,是加强企业合作,提高双方根本利益的最重要途径。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技能、高就业、创业促发展的教育宗旨,以地区经济发展作为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的导向,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学校一直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教育的主要类型,为现代化社会发展提供知识储备足、实践技能高的复合型人才。

与其他高职院校不一样,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注重对内涵的提升,在保持现有办学规模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通过增强学校综合文化水平来调动各领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院还打破现在轻工行业的限制,对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特点进一步发展,为广东先导产业提供相应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制定专业课程时,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设置了49个直接相关专业,包括轻工业领域的26个,服务行业的23个。

(二)提升教育实效是破解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问题的重要目标

要强化校企合作的实效性,需要良好的硬件(如实际生产能力更强的校内实训基地)与软件(如兼具深厚专业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合乎产业发展潮流的人才培养机制等)作为基础。因此,我国高职院校更应在工学结合理念指导下,努力建设好校企合作的软件、硬件,提高校企合作的实效性。

一是建立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水平的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完全靠自己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面临着订单、市场以及运行成本等诸多问题。所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建设理念,通过以土地换资源的方式,加强学校与产业业界的联系,以较低的投入,建立了较为高效、更容易持续建设、有切实产出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按照各个专业在未来的就业需求,理科专业建设了校园工厂,文科专业建立了校园模拟企业,艺术设计等创新产业相关的专业建立了创新工场。校内的工厂、企业乃至创意小组全部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管理全部根据行业规范落实到位,有能力创造经济价值,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以及专业资格考试给予认证、科学研究、技术支持等等,让学生真正能够在校内累积实战经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实训基地的合作企业共20家,同时校外实训合作企业更是多达千家以上,保障师生进行专业实践。

二是培养能独挡一面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力量的强弱,将直接决定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也决定了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是否能够得到凸显,更决定了教育教学能力的实效性。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体现“高等性”的特征,要能够参与岗位涉及的理论教学、学生实训以及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办学工作中,采用了内部在职培训结合引入外部人才齐头并进、校内专业教师结合社会兼职精英共同教学的方法。

首先是内部在职培训,指的是每年定下一定的培训名额,优先给予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到实践基地进行实训,或是前往培训机构进行教学技巧培训,该校明确规定所有任教的教师都需要在近五年内有两年或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同时也通过各种策略激励教师参与专业开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实践经验。

其次是引入外部人才,应该从社会各界聘请专业人士以及在企业中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使得实践教学可以拥有更具实践经验的授课者,使得学生能够在职业素养上获得更优秀的课程教育。

同时,是根据高职院校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统一的特点,为教师设计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教学评价标准与职业上升空间。从任何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主体仍然是专职教师,所以专职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水平高低将直接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当前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评价系统存在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实践过程中过分突出职业教育性质,未能充分重视专职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用评价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准来评价高职教师,这种两张皮的现象使得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无所适从。

最后是针对兼职教师建立起良好的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毫无疑问的是,高等职业教育想要提高实践教育質量,就必须要充分建立好一支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不但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也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更缺乏一个良好的机制体制作为保障,透明度较低、单纯依靠人情关系来恳求专业人士授课,没有可持续性。所以,要建设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就必须要为兼职教师提供更稳定的机制体制,同时也致力于营造更有利于兼职教师任教的社会舆论环境,更要为兼职教师提供更优厚的薪金待遇,唯有如此,才能够打造一支可堪大任的兼职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实际工作水平,同时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人才梯队,为高等职业教育持续性、高质量提供保障。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高职院校为了打造一支拥有高水平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确实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精力,但从事实上看,这并不是为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考虑,而是为了通过上级部门的考察,教育机制体制以及办学的文化特色仍然沒有形成,缺乏建设实训基地的规范,也没有学校真正确保青年教师在外出挂职之后还能够获得教职岗位,所以许多青年教师也不愿意放弃现有的稳定工作前往企业顶岗培训,更何况挂职期间的社会保障问题应由学校还是企业负责,或是双方各负责多少比例,政府部门都尚未出台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政策文件。目前仅仅依靠企业的社会责任、学校的疲于奔命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无异于镜花水月,来自政府的支持以及机制体制建设,才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

三是创新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学平的人才培养模式。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为指导,根据教学管理机制进行一系列改革,使得教育教学模式更具灵活性,通过调整空间更大的课程安排,持续贴近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要求。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该校针对所有专业的各个工作岗位进行了深入研究,每个专业都设置了三到五大核心课程,每个课程都将专业工作、实际操作作为基础,将行业规范作为准则,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从教学实践到大纲制定再到最终的评价标准,实现了体系化课程设计,深化了教学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专业课的实训与企业生产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这一教学改革下,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得到了进一步融合,同时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建设也得到了大量实践经验作为基础,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灵感,使得专科课程更贴近劳动力市场需求,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实现就业。

该校按照自身兼具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两种特点的情况,以多主体共同筹资、争取场地以及设备等等渠道,摸索出校企同建、同时实现企业利润价值取向与学校教育教学取向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实训基地建设,改善校企合作中企业因风险过大、投入过多而心存顾虑的情况,为校企合作建立起多方共赢的新机制。

校企合作的实效性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平的真实体现,而正是因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一直以来坚持推动高水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才拥有了区内名列前茅的办学水平。近年来,该校通过丰硕的教学成果通过了国家教育部针对高职高专的教育工作质量考察,同时荣获国家级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建设单位,广受业界、家长、学生以及企业的好评。2014年发布的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就业数据报告表明,无论是从毕业生就业率还是从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性上来看,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毕业生都远超同期自治区其他高职院校,薪资也属于自治区高职毕业生中的顶尖水平。就业容易、岗位合适、待遇良好,成就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优质口碑。

(三)优化合作机制是破解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问题的重要保障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促进校企合作持续、稳定的发展,取得较高成效,仅是依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情感维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高校方面的通力合作。加强校企合作,使学校与企业形成互惠互利的紧密关系,就应做到:

首先,构建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实施一系列发展措施;其次,以管理协调制度为媒介,促进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交流,有效解决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政府的帮助下,紧贴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建立技术服务机构、培训机构、构建生产培训场所来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校与企业的长效、持续、稳定发展,从中收获更多有用的成功经验。

四、结语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按照“办学集约、专业集群、资源集成”的理念,实现“育人链”与“生产链”无缝对接,注重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发挥职能部门作用,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到广东、重庆等大城市的企业学习,教师跟班与企业师傅一起开展教学,达到了校企合作的目的。然而,就全国大部分高职教育的现状来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校企合作效果并不容乐观,需要从学生成长、企业发展、国家需要等角度考虑,进一步优化思路,不断创新实践,破解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芳.从产学合作教育视角谈高效管理机制[J].前沿,2013,(13).

[2]常小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33).

[3]邢清华,米靖.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措施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1,(15).

[4]丁金昌.高职院校教育的基本形态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