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电学院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研究

2015-05-30李莉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调整应用型学院

李莉

【摘 要】随着物电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点的转变,本学院的四个相关专业面临着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进一步调整,结合应用于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物电学院各专业的办学转型和结构调整。

【关键词】结构优化;应用型

1研究意义

物电学院在专业设立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各专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将电气、电子、通信和物理专业进行调整,河北省尤其是石家庄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我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出了迫切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作为应用型转型的专业需要提高各专业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电子专业是刚建设的本科专业,指定适合电子专业的培养方案、通信专业正在做应用型转型试点、电气专业需寻找实习合作基地、物理专业作为师范类学科发展问题。

河北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逐步提升改造传统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金融会展、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打造以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工园区等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并逐步以工业聚集区建设为载体,加强石家庄大工业区建设。这些外部环境为学校在服务社会、知识创新、文化传承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是专业优化调整的良好机遇。物电学院为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学院现所设置的专业进行优化调整。

2研究内容

首先是对原有专业从教学、实验、实践、应用上进行调整。其次是开设新专业与原有专业的结合。今后在专业原有的优势和特色基础之上,建立“人才培养同盟体”,专业能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与国际标准,运用信息化技术寻找突破口,立体化培养人才。专业建设符合“科学性、发展性、示范性、可操作性”的要求。

电气工程专业定位从培养工业企业中与本专业相关的运行、维护、设计、技改、科研开发、现代管理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转变为发展与本专业相关的创新技术、思维及实践并培养能够处理世界复杂问题的创新型能力,能够从事供配电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电气自动化方面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制造运行以及试验分析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对课程体系做了大幅度调整,在坚持专业特色的前提下,注重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基础知识和实践环节。在专业调整和优化中需:因地制宜提出合理科学的学习方式,为理工科高校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并将研究成果用于物电学院对学生的教学和培养。

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可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应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融入就业政策体系。企业可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培训实习实训项目,帮助师生积累实践经验;并积极参与学校课程体系制定,协助高校评价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看是否符合就业市场需求;配合政府和高校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调查,为人才供需预测和学校制定就业政策等提供基础信息资源。

采用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基于导师制的教学理念是首先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普遍基本的能力方面培养,对于不同素质的学生进行不同培养,从学生个体来看,突出技能或突出能力从学生自身出发,找到适合学生发展和成材的培养方式,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成才之路。导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设定不同的培养方向,并制定相应实践课程教学计划,发展多角度,多形式培养模式,使学生自身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专业知识得到最大的提升。

以后专业建设上致力于打造专题、专项、专业“三个平台”,以应用型专业建设为着力点,专业建设贴近企业科技发展需求,以学生动手能力为基础,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提高为重点,培养学生对自主实验平台搭建的兴趣。使学生在完成专题实验的基础上,提高专项实验的能力,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根据实际学科建设情况,设计新的专业建设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调研,并实时调整学科建设方案。

比较法:将新的专业建设的教学成果与原来的专业成果比较,对比新的专业建设方案对原来方案的改善和不足,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

统计法:对新专业建设方案制定后培养的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与原来的学生就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培养方案中的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马如宇.影响移动学习用户使用态度的前置性和潜在性因素解析.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年10期.

[2]许丽艳,于海生,王英,庄晓东.Simulink在移动通信实验仿真中的应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3期.

[3]赵迎新,徐平平,夏桂斌,宋铁成.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教学实验平台设计.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年5期.

[4]文福安,陈美松.开放式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的研究及应用.科技计划成果,2010年21期.

校教改课题JGXM-201304B;省教育学会课题jjs2013_1285;省教育厅课题QN20132023;市科技局课题141131231A。

猜你喜欢

调整应用型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工位大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学院掠影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