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写作三步走

2015-05-30曹茂海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上善若水方圆书信

曹茂海

材料作文由“提示文字”和“写作要求”两部分组成。“提示文字”重在启发,旨在拓宽我们的写作思路,重在“放”。“写作要求”重在约束,旨在限定我们的写作空间,重在“收”。要想将材料作文写得精彩,我们必须在这“放”和“收”之间精心处置。

审题:紧防陷阱

文章是扣题还是偏题、离题,关键在审题。审题时,谨防陷阱。举例来说,2013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就有一个陷阱: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以“方圆”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从表达方式上说属于议论性材料;从意义曲直角度说是比喻性材料;从结构上说,提示文字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材料取譬设喻,表面说的是容器的“方圆”,其实是“人生也是如此”。可以看出,“方圆”所代表的是两种人生态度,“方”代表方正法度,“圆”代表灵活处世。以此材料作文,其立意的角度细分起来就有很多:如为人必须方正,处事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为人处世该方则方,该圆则圆,端方之士学会灵活,圆滑之人尤须方正;方正为人灵活处事;做人如铜钱内方外则圆,等等。

问题就出在“上善若水任方圆”上。写作要求是以“方圆”为话题,写作却跑到“上善若水”去了。这“上善若水”就是一个陷阱。

立意:多向选择

作文材料往往是多角度的,审题时要了解每一个角度。我们看看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氛,没有明确有中心句、关键句,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

认真分析材料,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立意:

角度一:风景。山脚“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山腰“古木参天,林静山幽”,山顶“云海茫茫,群山隐约”。由此可以立意:人生处处有风景,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景由心生,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角度二:登山。无论在山脚、山腰,还是在山顶,有人说“好看”有人说“没啥好看的”。其实,风景是自然的,好不好看是主观的。由此可以立意: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判断,要靠自己的眼睛观察;攀登的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坚持到底,因为绝美的风景在顶峰。

角度三:人生。材料讲的是登山,其实是在谈人生,命题人的用意也是要谈人生。我们将登山与人生比照一下,很容易发现很多的共同点。由此可以立意:要正确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在过程中收获美好,在过程中收获幸福。

角度的把握是一个思维过程,问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那种稍纵即逝的感觉。感觉出来了,用关键词记下来,然后选取自己“最想说”和“最有话说”的立意作文。

矩形思维也叫方块思维。我们把一篇文章分成一个个小方块,开头和结尾各一块,中间几小块。文章的变化主要在“中间几小块”上。

我们不妨先画上几个方块。然后在每个方块上写上关键词,这叫做布局。布局时,要考虑段与段的关系,也就是要分析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然后定盘。只在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用一篇文章(2012年高考湖北省满分作文)来做一个说明:

那一抹忧伤的底色

①自古以来,书信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素有鸿雁传书之说。在历史长河里,它不单是一种联系方式,更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这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深刻的体现。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想起远方的家人,杜甫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岑参在西征的途中写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封信弥足珍贵,满纸都是对亲人的牵挂。面对君王,诸葛孔明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也感人肺腑,一番忠义之情,令人钦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书信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是何等重要!面对这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文明,我们是满心欢喜地接受!

②但是今天,它却遭受着一种严峻的挑战。

③在二十一世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联系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手机聊天,电子邮件,漂流瓶……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论那个阶层的人,都在频繁地使用。当然这种方式是好的,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对其是抱着一种认可的态度。而且,每天都在大量地使用,这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④如果让我选择,我无法说出那一种方式更好,因为它们都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许,你认为,邮件省钱,效率高;写信贵,速度慢。但是,面对着整齐划一的电脑打印的文字,我们已经有一种视觉上的疲劳。而书信,可以很好地抒发我们的情感,它给我们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字面的范畴!

⑤当投身军营的士兵,每一次收到家里的来信,都会压在枕下,反反复复地阅读,也许,你认为这只是一封信,但你可曾想过,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期盼与等候;当留守在家的孤寡老人,他无法使用现代先进的沟通工具,收到远方子女的来信时,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激动;当身处逆境之时,收到朋友的一封来信,纵然是简简单单的关心的话语,也足以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

⑥我们在电视上,也看见过许多贫困山区的儿童,他们和许多城市的孩子交朋友,都是靠书信来往。就是这小小的书信,让爱心之路得以延续。当镜头给到那群可爱的孩子,坐在绿油油的草坪上,带着笑容,认真地阅读着来信的场景时,我想,在那一刻,他们一定是幸福快乐的!

⑦而如今,这种文明已经渐行渐远,很难再去寻觅它的踪迹,但是它并不会退出我们的生活!不管现代文明如何发达,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它不会消失!在我们的脑海深处,它已是一行不灭的印记!我想说:朋友,当你面对电脑、手机的印刷体,出现审美疲劳时,不妨拿起纸和笔,写一封信,给亲人,给朋友……

文章共七段,分为三大块。第一块①②③段,关键词是“接受”,这一块又可以分成两小块,①段“接受”书信,②③段“接受”现代通讯。第二块④⑤⑥段,关键词是“感动”。第三块第⑦段,关键词是“希望”。写作前,块块在胸,并备上关键词,写起文章来就能成竹在胸、挥洒自如了。

我给大家有个“先造句,后作文”的建议。就是说,在审题立意完成之后,造几个分句(分论点),然后作文。这是矩形思维的比较稳妥性的做法。

猜你喜欢

上善若水方圆书信
清明风若从南起
大禹治水
撞不周山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之三)
打分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上善若水
方圆十四行(外一首)
共 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