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5-05-30潘妍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低段生字注意力

《语文标准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活动必须要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的过程中进行。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过度的管制对它们来说作用不大,而且有时候还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确定其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低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的影响,决定了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课堂上容易疲劳,注意力易分散,好奇、活泼、可塑性强。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良好的教学策略、科学的教学设计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对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喜欢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因而,我认为在低段的语文可能中有效的游戏引领能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语文。

一、游戏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我国自古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说法。小学生尤其是低段的学生学习语文是否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前提,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儿童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兴奋中心,使各种器官处于活跃状态,引起学习的欲望,从而为学习提供了最佳心理准备。而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心理学告诉我们:小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游戏符合了儿童爱玩、爱动的天性。英国教育理论家洛克提倡:“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因而将游戏适当地运用于低端语文教学,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教学魅力,将他们牢牢地吸引在教学磁场中,从而让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让语文课堂更为高效。

2.强化知识记忆,发展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记忆,往往以无意记忆占据优势,感兴趣的就注意,也易记牢,不感兴趣的不注意,记得显然也不牢固,记忆与兴趣紧密相关。教材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并不一定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通过游戏的形式教学,则有助于学生记忆并消化教学的内容。在学生智力培养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然而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当中应以思维品质的培养为中心,即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起着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把学生的头脑看成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将游戏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恰恰可以为此提供锻炼的素材,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游戏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游戏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用于引出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教师谱写一篇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教师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转移到课堂中来,快速进入语言环境和学校状态。传统的导入常常采用谈话导入的方法,这样的导入直接切入主题,开门见山,可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缺少一些趣味兴,不能较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前游戏是一种主动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全员参与的活动,学生喜闻乐见,兴趣盎然。

例如在教学一下《两只小狮子》一课时,学生已经事先已经预习过的课文,如果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有些枯燥无味,采用比赛绕口令的方式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老师先出示一段绕口令:“有个小孩子,拿张图画纸,来到石院子,学画石狮子,一天画一次石狮子,十天画十次石狮子,天天画石狮子,次次画石狮子,石狮子画成了活狮子。”请同学们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绕口令是低段孩子非常喜欢的形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引出了教学内容——本课的主人公小狮子,强调巩固了生字“狮”的发音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成功教学的目的。

2.用于解决教学重难点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低段的学生,在解决教学重难点时必须采用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的游戏中能让学生明白一些他们不能直观体会的识字难点或者是文章的内涵。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被主动接收。

如在一下《识字6》的教学中,形声字是这一课的识字重点,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形声字的概念也是一个难点。我在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设计了“生字归类”游戏,并提前生学生准备好生字卡片,让每一个学生给生字宝宝归归类。比赛看谁的分类方法多,并能说明自己分类的依据。低段的学生对动手游戏很敢兴趣,在反复摆放归置生字卡片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生字的印象,更通过分类和交流分类方法自主发现本课生字的特点,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重难点。

3.用于巩固练习知识内容

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在教学内容讲解完以后,学生很容易开小差,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内容的复现,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对所学知识进行熟悉和巩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中,学习、巩固知识。

例如,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需要掌握十一个词语和八个生字,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小白兔和小黑兔,在一只兔子之中写八个汉字,在另一只小兔子中写十一个词语,组织学生分别上台进行竞赛,当教师读到哪个汉字的时候,学生就用手掌拍打相应的汉字,对拍字准确的同学要及时的进行鼓励,这就是拍手法的游戏,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汉字的巩固认识。针对小学生活泼的特点,设计这样灵活多样的“拍手游戏”,很大程度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4.用于调整学习状态

低年级教学中,用的较多的一种方法是课中操。这种操花费的时间短,而且简单易学,往往只是拍拍手,或者扭扭脖子,动动腿。虽然简单,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的机会。课中操后,学生往往能重新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实践证明,将课中操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产生新鲜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动口多的课,让学生动动手。因为一堂课读得太多,学生就会愈加感到学习内容枯燥。如果设计动手的操,在学生感到疲惫时让其动动手,就可以消除疲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一下《两只小狮子》一课时,将这一课的生字编成儿歌:一只小狮子呀,整天勤练习。滚、扑、撕、咬,真呀真刻苦。一只小狮子呀,整天晒太阳。什么也不干呀,懒呀懒洋洋。配合欢快的音乐节奏,带动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唱儿歌。短短一分钟的课中操让学生们舒展了四肢,调整了学习状态,使得他们能重新集中注意力,并在唱唱跳跳的同时加深了对生字印象,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5.用于教学效果评价

心理学表明:临下课前5分钟左右学生比较容易感到疲劳,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这时容易注意力分散。因而在教学即将技术时,教师可以将游戏作为教学评价的手段,巩固所学知识,并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利用剩余的几分钟,设计一些竞赛类游戏,如生字走迷宫、一分钟词语过关、五分钟抄默赛等,以减轻学生的身心疲劳,并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一节课。通过玩游戏,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评,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结果,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

6.用于课后自由练习

课堂内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些便于课间与同学或是在家与家长做的小游戏,复习和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这是一项自愿的活动,需要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完成,相比传统的书写作业,游戏形式的作业更能激发低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快乐的游戏中达到复习知识的效果。

例如我布置学生们每天制作当堂课的生字卡片,教学内容结束后,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各类小游戏。比如好朋友间互相出“牌”比比谁最快认出生字宝宝并为他找到好朋友(生字组词),或者在生字卡片中找出同是后鼻音或前鼻音的生字等,有助于对字形、字义、字音等的巩固识记。让“课后作业”也成为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

三、结论

把游戏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只是教学的一种策略,它能达到有效的激情激趣。游戏要常用,但也要精心设计,绝不能滥用。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求知需求,精心设计语文教学中的游戏,按照游戏规则,指导开展游戏,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到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寓学于乐中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喜欢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时代在飞速地前进,学生在变化中成长,教学的方法更是法无定法。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教学方法的探寻,应在反思中提炼,在探究中升华。

作者简介:

潘妍(1987~),女,浙江省杭州市人,工作单位:杭州市青蓝小学,职务:教师,研究方向:低段语文。

猜你喜欢

低段生字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读儿歌识生字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生字辨识大闯关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