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辅助治疗脑外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2015-05-30周敬春
周敬春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辅助治疗脑外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颅脑外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冰冻血浆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DDI含量和GCS预后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PT、APTT和二次出血例数等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血浆辅助治疗配合常规治疗,通过补充凝血因子的方式,治疗脑外伤后凝血功能障碍,可明显缩短PT及APTT等指标,并降低二次出血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浆辅助治疗;脑外伤;凝血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74-02
凝血功能障碍(coagulation diaorders)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主要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等两类。伴随社会进步,交通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因交通事故而引起的颅脑外伤患者比例也呈逐年增多趋势。颅脑外伤患者具有极高的致残风险,且易出现神经组织损伤、脑组织缺血、缺氧、及脑出血等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者将导致死亡。凝血功能障碍是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见合并症,发生率约为32.7%[1],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异常(增多或减少)等,如不加以及时治疗,将极大的提高局部脑出血或脑缺血的发生风险,加重患者病情,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我科针对血浆辅助治疗脑外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加以深入分析,发现收效显著,现将相关经验和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颅脑外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资料,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为19~62岁,平均年龄为(31.6±3.7)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显示,3~8分17例,9~12分8例,13~15分5例。对照组患者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为21~63岁,平均年龄为(31.9±4.2)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显示,3~8分16例,9~12分7例,13~15分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一般資料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经诊断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且既往并无凝血功能障碍、深静脉血栓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且未服用过任何抗凝药物。且排除入院检查时凝血功能正常、具备开颅手术指征、神经系统疾病史、血液系统疾病史及心、肝、肾、肺及血液系统等器质病变患者。
1.3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相应检查,包括头颅CT、凝血功能检查(PT、APTT和DDI等),并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加以评价。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即应用药物进行止血,给予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等。对于出现脑水肿的患者,还应予以甘露醇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此外还需接受冰冻血浆辅助治疗,即输血量为8ml╱(kg ·d),连续治疗3d。
1.4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3d后复查凝血功能、CT检查。如CT检查结果显示颅内血肿总体积明显超过首次CT检查结果,则视为二次出血。此外,还需对患者伤后第21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评价,以观察预后效果。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凝血功能及预后情况如表1所示,经过比较,两组患者的DDI含量和GCS预后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PT、APTT和二次出血例数等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3.讨论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凝血功能是在血管、血液及血小板等凝固性作用下完成的。三者间相互联系,协同配合,进而促使血液在血管内能够不断循环流动,并防止形成出血及血栓等病变[2]。凝血功能障碍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十分常见,极易导致脑梗死等严重的并发症。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当患者发生颅脑损伤后,受损脑组织将使血小板出现聚集沉降,且有效发挥止血及凝血功能,此外还可对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进行激活,并促进凝血,使得血浆中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因此血小板计数呈明显降低状态。而对于颅脑外伤发生脑梗死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则会呈现先降后升的现象[3]。
除此之外,由于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相关因子保持相对稳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当颅脑外伤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时,该平衡遭到破坏,易导致出血或形成血栓,并通常表现为24h内PT、APTT和DDI的明显升高。我科针对血浆辅助治疗脑外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进行严密观察,发现血浆辅助治疗配合常规治疗,通过补充凝血因子的方式,可明显缩短PT及APTT等指标,并降低二次出血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旭,李志伟,郭雅琼,等. 多种损伤因子与重型颅脑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 22(2): 46-47.
[2] 黄俊强,熊元元,李威,等. 外伤性脑梗死与凝血功能障碍的关系及其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 (7):195-197.
[3] 栗超跃,裴兵兵,吴惺,等. 单纯性颅脑创伤患者凝血因子Ⅶ活性与凝血功能障碍和进展性颅内出血性损伤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杂志,2014, 94(9):68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