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性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诉求

2015-05-30卢晓璐

关键词:预设教学活动理论

卢晓璐

生成性教学不是新生事物,在生成性教学出现之前,课堂教学一直是受预成性思维的支配。但这种思维主导下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渐受到批判,生成性开始替代预成性并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思想,且成为了现在教学改革的主要思维方式。生成性教学并不单纯指某一种教学方式,而是作为一种教学哲学而存在。本文从生成性教学的本质内涵、价值属性对生成性教学进行一个简单的论述,并针对研究及实践中产生的误区作出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求在教学改革中能够对教学思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生成性教学的理论探讨

(一)生成性教学的基本内涵

生成性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杜威的自然主义,虽然杜威并没有明确提出生成性教学,但是杜威坚决反对“学习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体”,教学不应该直接教给学生知识,那些前人的经验和知识对学生来说不是财富,而有可能是不符合学生身心的负担。他认为“教学的艺术,大部分在于使新问题的困难程度大到足以激发思想,小到加上新奇因素自然地带来的疑难,足以使学生得到一些富于启发性的立足点,从此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1]他强调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顺应学生的自主发展规律。

随后经斯滕豪斯的教育目的内在性和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对其的有关研究,生成性概念得到发展;但真正提出生成性教学实践探索的是在19世纪80年代,由意大利的马拉古兹在瑞吉欧·艾米里亚地区的幼儿教育中创始并推行。在他的实践中,生成性教学是教育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要、感受及兴趣,不断改进调整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后现代的课程观中也对生成性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以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为代表,他强调“构造主义的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交互作用而生成的,而不是通过教学计划预先设定的课程”[2]。

纵观生成性教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对生成性内涵的解释大多是从教学论、认识论和哲学的层面上进行研究。因此,生成性教学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够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兴趣、爱好、感受等,及时进行价值判断并改进教学设计,使教学行为与学生的思维相契合,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动态、发展、互动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过程。

(二)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生成性思维是针对于本质主义的预成性而提出的,“预成”是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是规律的重现,不会脱离规律出现新的东西,教学亦如此。因此,也有人称“预成性思维”的教学形态为“律令性教学”。传统的教学以知识的传承多少来衡量教学的成果,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度低,身心受到控制和压制。“生成性”更多强调的是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身,在动态中把握事物的差异,以生成性思维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而不是预设性的。

生成性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分子,它的出现并不单独依靠某一种理论,而是在众多理论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诸如人本主义理论的学生主体说、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等。本文的理论依据主要以建构主义和生成学习理论为主。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学习是由作为主体的学生,依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一观点顺应的结果就是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点。同样的,生成性学习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维特罗克提出的,他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学习是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生成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接触到一个新事物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将新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思维建构成自己的生成性知识。

二、生成性教学的价值属性

生成性教学的发展并不是无源之水,除了对传统教学、本质主义“预设性”教学的批判之外,也有它自身的价值属性。

(一)重视表现性目标的过程属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也就是其过程性。离开了过程,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教育也同样如此,教学活动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它的过程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将考试成绩作为教育测量的硬性标准,忽视了教学的过程表现性,也同样忽视了儿童在教学中的过程性。“特殊认识论”就认为,“在教学中追求去价值化的自然科学模式,实施者去个体能动性的程序性操作,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自己生活的意义反思和价值追求,而是为了工具习性的养成”[3]。

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指一种活动过程,而是在一定的教学主题下,师生创造特定的情境,在互动交往中进行的教学活动。杜威认为,教材和课程是“教师预制完善的向儿童讲授的分门别类的原则或理论”,这些东西不符合儿童的心理。因此,他提出的教学法中,就将思维活动分为五个步骤:“1.要安排真实的情境;2.在情境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3.要有可利用的资料以作出解决疑难的假定;4.要从活动中去证验假定;5.根据证验成败得出结论”[4]。杜威的这五个步骤就是他的“从做中学”的一个很好验证,也是他的“教育无目的论”反映教育过程论的展开。

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都强调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教育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一切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教,重视教学结果甚于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一味追求教学结果与教学目的的一致性,即强调对所预设的教学结果的确定性。教学过程具有复杂性;一方面基于教学本身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是由学生作为人的属性决定。学生的创造性也更多地在教学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忽视教学的过程性也就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同样也忽视了教师的教学风格。

(二)重视教学价值的教学哲学

生成性教学并不单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而是集知识论、教学论和哲学为一体的教学哲学,是对传统教学及“预成论”深入思考的一种理论。从教学的整个活动为出发点,生成性教学哲学体现教学价值性和规律性的统一,首先对教学目的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对传统教学方法弊端的研究没有局限于教学方法上,而是针对机械化教学背后的“预成性”教学哲学出发,从价值理论上找到根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生成性教学在进行改进的过程中,也同样从理论层面寻找方法和途径,提倡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对话、探究、合作、提问等方法,可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探讨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承认生成性教学具有理论基础,并不是否认预成性教学就没有理论基础。预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本质主义的基础上,它追求更多的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探索,也就是对教学活动本质的研究。将教学活动作为研究的起点和终点,认为教学活动的进行离不开教学规律,这种规律又是线性的、划一的。因此,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也只是规律中的一分子。而生成性教学将教学的对象——学生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中揭示教学的价值形态,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生长,在生长中学习,倡导将学生当下和未来持续的幸福生活作为教学的价值追求。

(三)重视偶发性教学事件的教学价值

偶发性教学事件,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计划之外的,但对教学产生影响的生成性事件。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设计力求越精细越好,将可能发生的事件全都写在教学设计中,不允许课堂上出现教学计划以外、不受教学计划控制的事件,甚至严重的会造成教学中断的教学事故。客观事物的发展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在教学活动中出现偶发事件是必然的,因此要将它看成是教学过程的常态。由于它的偶然性和不规律性,在教学中不易把握和预测它的产生、发展,也违背了传统教学按部就班的形态,因此在传统教学中被视为消极的方面。而生成性教学,在对待偶然性事件上用一分为二的看法,偶然性事件不全都是消极的,也有教育性的一面。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学思想对偶然性的教学事件就认为有积极意义。他认为,教育不完全是一个连续性的活动,它的偶然性事件具有必然的性质,而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发挥它的教学价值。生成性教学,重视过程性表现,教师时刻留意学生的变化,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突发的偶然事件作为教育的契机,成为教学效果的附加价值。

三、关于生成性教学的认识误区及实践诉求

(一)生成性教学仅是技术层面的操作问题

说教学问题“既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操作问题,更是一个价值层面的澄清和选择问题”[5],指的是将生成性教学单纯地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改变“预设”而使课堂充满活力的教学技术,单纯强调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行为,盲目引进教学生成方法,一切为了生成而生成,导致教学的“唯生成性”行为产生,过分夸大生成的作用。将生成当作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不顾其是否是学生生长所需要,学生参加活动也是为了完成活动,而不是在活动中学到什么。这种“伪生成行为”实际上是“技术主义”的表现。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生成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学价值观念、生成意识的改变。王文昭、李德才认为“教学内容的创生是多维的,既包括知识的创生,还包括问题的创生和思维方式的创生,而问题的创生是知识创生和思维方式创生的起点,思维方式的创生是教学内容创生的最高境界和最高要求”[6]。如果我们只是单单从教学方法上改进,而没有追本溯源,忽视教学方法背后的哲学基础,没有对基本理论和价值属性进行分析,只是为了教学效果而改进教学方法,那生成性教学的结局可能会变成现在的预成性教学,同样被沦为工具,受到人们的批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生成性教学理念和实践性教学经验就变得尤为重要,生成性学习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在教学中,学生可能记不住教师对某一事物、概念、特征的描述,但是可以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加深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师生生成性思维的培养,养成师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让教学成为师生对学科知识、自身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认识过程。同样的,教师也应该重视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性知识,明白在面对某一方面教学内容、课堂偶发性事件时应如何应对,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个人教学理论,将个人的教学理论与生成性思维相结合,在课堂充满弹性的基础上,又不失“掌控”课堂的能力。

(二)“预设”与“生成”非此即彼

由于对传统教学的批判,很多人认为课堂不能“预设”,就如有人批判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说”是一样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在课堂的情境中,“预设”与“生成”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生成性教学是对预设性教学的超越和完善,课堂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是教师按照教学规律来完成的。例如,对教材的把握、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工具的选择、教学时间的设定等方面,“生成”主要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生成性教学观认为,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要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有利于学生生成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对教学内容、手段的预设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完满的课堂就是在这些预设的条件下,对课堂生成性情境的把握。

传统教学的预设往往忽视了教学行为与情境的互动,使得原本会复杂的课堂情境变得如预设的一般流程化,生成性教学就是能够针对教学中的情境,及时进行教学行为的改变。预设的是教学的计划,生成的是教学的过程,好的教学就是将两者融合。但是教育的预设性和生成性又有一定的矛盾,预设重视的是结果性的目标,生成重视的是过程性的目标,前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形的。如果预设过多会造成生成的忽视,同样生成过多也会造成预设结果的不达标。针对于此,不能下结论说预设和生成在教学中的比例究竟孰重孰轻,一些生成具有偶然性,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有一些却是预设达不到的、好的效果。因此,在对预设和生成的取舍问题上,以能促进有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在教学设计上,应该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各种可能性,又要为学生的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使课堂变得更有弹性。

生成重视过程性,并不是说舍弃了预设,教学过程贯穿教学目的和教学结果的始终,我们可以预设教育目的,但是教育结果与教育目的通常不具有一致性。在任何的教育活动中,过程都是具有现实性的,“只关注预设的东西,忽视甚至无视过程中的动态生成的结果和价值,教育的过程便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创新”[7]。在重视过程的同时,也是对学生个人价值实现的肯定,更是实现教育民主的一个途径。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成性教学展现的生命力,如何进行生成性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关注点。生成性教学哲学视野下的教与学,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生成性教学的发展并不是顺风顺水,相对于教学改革来说,理念的改革显得尤为艰难。我们应该在理解生成性教学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让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动态性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2.

[2] 程良宏.生成性教学: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哲学——生成性教学观的探询[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6.

[3] 孟凡丽,程良宏.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9(1):22-27.

[4]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

[5] 吴刚平.价值层面的有效教学观念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7(4):22-25.

[6] 王文昭,李德才.教学内容创生[J].现代教育科学,2007(5):141-143.

[7]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5(9):3-8.

猜你喜欢

预设教学活动理论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