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丽塔》:启动从未存在过的语词

2015-05-30蔡琦

作家·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弗拉基米尔洛丽塔

摘要 美国后现代作家纳博科夫一直以游刃于三重语言空间而自鸣得意,再加上他对蝶类昆虫的研究已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使他更得以在两种学科之间穿梭往来,在文学里渗透着科学的元素,因此将语言文字炉火纯青地提炼到别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纳博科夫曾多次宣称艺术是他创作的唯一目的,强烈反对小说的政治与社会教化目的,所以长篇小说《洛丽塔》作为他的一个后现代实验文本布满了他本人对文学语言的實验与冒险。

关键词: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洛丽塔》 语言实验 美国后现代作家

美国后现代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一直以游刃于三重语言空间而自鸣行意,再加上他对蝶类昆虫的研究已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使他得以在两种学科之间穿梭自如,在文学里渗透着科学的元素,将语言文字炉火纯青地提炼到别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纳博科夫曾多次宣称艺术是他创作的唯一目的,并强烈反对小说的政治与社会教化目的,所以长篇小说《洛丽塔》作为他的一个后现代实验文本布满了他本人对文学语言的实验与冒险。

长篇小说《洛丽塔》创作于1953年。1952年,纳博科夫任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文客座教授。1953年6月纳博科夫和家人一起去俄勒冈州亚什兰镇,在米德街上租了一套房子居住并在附近的山区里捕捉蝴蝶。也许是这段浪漫而开心的日子诱发了纳博科夫的创作激情,在这一期间他完成了颇有争议的长篇小说《洛丽塔》。1955年,《洛丽塔》在遭受到四家美国出版社拒绝后,不得不在巴黎一家出版社出版。让纳博科夫始料未及的,是后来长篇小说《洛丽塔》在美国掀起的轩然大波,《洛丽塔》已成了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一种标志,其所表现在主题上的、文本上、语言上的种种特质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与热议。纳博科夫以一个语言天才与后现代大师的身份,将其对语言的敏感与创造力充分地展现在《洛丽塔》之中,他在《洛丽塔》中像一个冒险者一样,将种种对语言技巧探求展现出来,使该小说从词汇、语法、修辞等多个方面显现出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浩繁而多彩的语汇与音节上的变化,使小说语言呈现出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与语言上的实验性。读者可以跳脱出世人对《洛丽塔》的低俗评论,而把这部小说单纯地当成一篇后现代的语言范本来观赏,研究者亦可以脱离《洛丽塔》的主题,单纯地对其语言元素进行解析。

一 成分复杂的俗语俚语的使用

长篇小说《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亨伯特,是一个出身于法国巴黎贵族之家的知识分子,少年时期,亨伯特家族人种的高度混合使他处于语言的多重包围之中:母亲是“一位英国姑娘”;“父亲像一盘用不同人种基因做成的沙拉:瑞士公民,法兰西人和奥地利人的后代,血管里奔腾着多瑙河的水”。亨伯特就是在这种具有高尚的生活习惯和多种文化教养的家庭里长大,从小经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家庭教师的陪伴与熏陶,再加上父亲的文学修养与亨伯特自己所受的文学教育,以及亨伯特成年后移居美国接替叔叔遗产的经历,使亨伯特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具有着极高语言天赋的人。亨伯特掌握着大量不为别人所使用的俗语与俚语,这些来自于不同国度(拉丁语、希腊语、法语、日耳曼语)的词汇,共同组成了亨伯特的语言特质,显示着亨伯特的教养与出身背景。所以仅《洛丽塔》中的“少女”一词就有十多种说法,如moll,backfisch(German),colleen(Irish),nymp het,wench,lassie,bobby - soxer等,相当于汉语的小丫头、小心肝、小宝贝、小妖精、小仙子、小妞等词汇,这种或可爱或庄重或轻浮或甜蜜的词汇,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表现出亨伯特与12岁的少女洛丽塔之间的畸型爱恋与缠绵不休的情绪,也以不同的深度表达了亨伯特内心的纠结与痛苦。在忍受着世俗的鄙视、警察的追捕、洛丽塔的敌意、种种客观上的障碍的困境中,心理已严重扭曲的亨伯特正经历着常人所无法体会的深刻的、多元的痛苦,他生活于社会的边缘与道德的夹缝里,在人间与地狱之间混日子。因此隐藏于他内心深处的一些古老的词汇恰恰可以表达这种微妙复杂的思绪,如对于黑兹夫人及亨伯特所讨厌的成年女性,亨伯特有多种不同的称谓:下贱的尤物、胸脯像南瓜或桃子的女人、呆头呆脑的奶油蛋糕、荡妇等,这些词汇表现出亨伯特内心的扭曲与他对正常女性的复杂情感。

小说中的亨伯特是一个风度翩翩的贵族男子,他极有魅力的忧郁的眼神和优雅的谈吐成了亨伯特诱惑女性的利器。生活里的亨伯特还特别喜爱使用一些只适合于诗歌里的语词,比如他经常会说出“Okay”,“forsooth”,“anent”,“in thrall”,“noonwas nigh”等古老词语。享伯特形容受伤的蜘蛛的时,竟然用了“Crippling”一词,他还使用了“sleep-talker”一词来表示“说梦话的人”。这些词语的怪异,都显示出亨伯特不同凡响的语言功力与教养。这些浪漫的词语使亨伯特这位中年男子更具知性魅力,也显得深奥而唯美。

二 远距离词汇的对接与创新

评论家托马斯·马洛尔评论纳博科夫的小说语言时声称:“这是一片语言的海洋,时而平静,清澈透亮,时而波涛滚滚,前潮拥后浪,闪烁着暗喻、意象、创新、暗指,作者就像一条光滑的小鱼在海水中畅游。”因为掌握了太多的语词资源,再加上纳博科夫颇具叛逆性的冒险情感,使得《洛丽塔》的语言绚丽多姿,缤纷异常。在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的行为之中,他从来都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作家,所以他使用的文学语言与修辞手法也是出类拔萃的,而且纳博科夫对华丽的语词的偏执,一直胜过了他对小说情节的追求。凭借着纳博科夫无以伦比的英语功力,其对文学意象的表现就呈现出更多元的特质。每当一种文学意象进入到纳博科夫的视野时,纳博科夫必然赋予它缤纷的文学形象,让它以光彩夺目的姿态与大跨度的反差进入到读者的眼里。所以纳博科夫形容一个枯燥难熬而又略带甜蜜的日子时,就使用了“那个星期四的橡果壳斗里倒真有一滴罕见的蜜糖”的精彩描绘,此句式完全跳出了常规的明喻暗喻等修辞格的约束,将本体“星期四”这一时间名词直接地转换成一种食品的味觉,极有品位地让读者去品评一种异样的意象。同样是对时光的描绘,在另一段思绪里,纳博科夫又用了“青年时代的岁月,当我回顾它们的时候,就好像一些苍白的碎片从我身边飞走。正像早晨坐火车时,旅客在列车首车后头看到的那些被风吹得直打转的碎纸片”。这些都是自由的、浪漫的、英国式的、多元想象力才可能产生的结果。

为了表达洛丽塔在亨伯特心底的感受,纳博科夫更是毫不吝啬地使用着极富张力的词汇与大跨度的比喻,如描写洛丽塔的后背:“她尚未发育成缺少弹性曲线的后背,那象牙般的温柔透过她薄薄的便装滑到我手中”(表现身体的光滑感与透明的柔软);还有“易受诱惑的蜜色肩膀”(一种健康的色泽);“这個透明的乖乖,就象孔雀毛多彩的太阳凝神贯注于花树下的碎石”(表现其神态的多姿多彩);“两排牙齿象酒浸过的象牙或一片粉色的水晶闪着熠熠的光”(表现其少女的光泽)等比喻,都准确地描绘出12岁的美少女洛丽塔在中年的亨伯特心中所引起的震撼,同时也展现了纳博科夫设计比喻句式的超强能力。

另外,将黑兹太太既平常又稍带姿色的容貌形容成“稀释过的玛莱尼·迪特里希”;将亨伯特父亲复杂的血统形容成“像一盘用不同人种基因做成的沙拉”;还有将太阳与天色形容成“泛着金白色的光芒,将温暖、象剥了皮的桃肉的颜色撒遍一片二维空间;鸽子灰色的云层上边缘,云和遥远处多情的雾融在一起”;“对我所按的门铃的回答是一片谨慎的具有嘲讽意味的寂静”。还有形容夜行者的句子:“几何学中的一条边线,那片如菌绿草的相傍路线。一路上我对我右边隐秘的光线明瞭非常”。这些句子都是生活中的大跨度语词的硬性对接,它们将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拉大,在一种多元化的思维模式之下,用超越了常人的想像能力来重组语词与语词的表述范围,就像亨伯特常使用的那种古老的俚语一样,其所产生的不仅是表意效果,更是是一种文化上创新效果,也是后现代作家文学素养的一种呈现。因此《洛丽塔》除了展现令人目眩的语词效果之外,还让人真正领略了纳博科夫式的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三 对多种文本语言的戏仿

《洛丽塔》是一部极具英语语言魅力的小说,其语言魅力还体现在小说中一系列的语言的戏仿。“戏仿”属二次创作行为,所以又称作“谐仿”。其要旨是在自己的作品对其他作品或文本的借用,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的目的,因此,成功的“戏仿”又可能成为一种“戏仿”的文本,戏仿手法主要在后现代主义作品中时常运用,从戏仿的实质来看,戏仿包含着解构与重建两方面的内质。在纳博科夫的后现代创作中,戏仿更是其驾轻就熟的创作方式之一,其中长篇小说《微暗的火》就是以文本的戏仿与解构成为名作,而与《洛丽塔》同时创作的《普宁》,也是一个有着元小说与语言多种戏仿特征的后现代小说。所以在《洛丽塔》中,语言上的戏仿形成了纳博科夫的另一种探索,他用分解、重组、拼合等多种手法,使“戏仿”实现了更多元的意义。如在小说第二部分第35章里所出现的凶杀场面中,亨伯特射杀奎尔蒂前用了诗歌体写下了对奎尔蒂的判决书:“因为你捉弄了一个罪人,因为你捉弄,因为你捉,因为你趁机利用了我的不利条件”。这段话里存在着双重的“戏仿”,它既是一段对现实生活里的判决书的戏仿,也是一段对T·S·艾略特的诗作《灰色星期三》中的戏仿,纳博科夫凭着自己的博学,轻易地把严肃的法律判决与浪漫的诗句拼合在一起,产生的是亦庄亦谐的黑色幽默效果,和让读者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

当洛丽塔与他人逃离了亨伯特的监控后,享伯特曾有过疯狂的寻找,他曾到处张贴寻人启事,而这则寻人启事也被纳博科夫写成了可笑的打油诗的样子;在与洛丽塔一起逃逸的日子里,亨伯特也曾多次将自己的举动戏仿为童话,并在小说里不断地使用童话般的语词,如“冰冷的公主”、“天堂般的囚室”、“坠落的仙子”、“幽灵”、“忧伤的王子”等词来增添小说的魔幻色彩。正如学者易丹在《大师风格》一书中所言:“纳博科夫——亨伯特——叙述者在《洛丽塔》的舞台上踮着脚尖,用‘从未存在过的英语做着各种各样的空翻和旋子,制造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人物、场景、情节的幻影。……一句话,纳博科夫在小说中总是处心积虑地要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在观看一场语词魔术的表演。”正是因为这些存在于《洛丽塔》中的奇特的语言魔术,使《洛丽塔》成为纳博科夫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读者在阅读中欣喜地感受到《洛丽塔》情感深度的同时,也感受到这些陌生而丰富的语词的美妙。纳博科夫在长篇小说《洛丽塔》中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语言天赋之后说:“我永远也不后悔自己写了《洛丽塔》。她就像一个美丽的谜——其创构和结局部像谜;……那个神秘的宁芙有一种奇特的妖媚。”

参考文献:

[1] [美]纳博科夫,黄建人译:《洛丽塔》,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

[2] 刘文荣:《欧美情色文学史》,文汇出版社,2009年版。

[3] 史国强:《解读美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 张婷:《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后现代性》,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蔡琦,长春师范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弗拉基米尔洛丽塔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号核潜艇
洛丽塔裙
我多么希望
两位弗拉基米尔干架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哥特洛丽塔服装设计风格应用设计研究
退后三步看油画
迷失的美国丽人
——《洛丽塔》的成长小说解读
与弗拉基米尔·普京对话
新摩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