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庆市城市公园中的老年人包容性设计研究

2015-05-30张洪萍余芝佳陈华陈伟杰

广东园林 2015年6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

张洪萍 余芝佳 陈华 陈伟杰

摘要:对肇庆市4个代表性城市公园进行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探索城市公园中老年人的活动特点和主要活动场所特征,结合理论研究法和调研分析法,归纳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套符合老年人身体特征、心理反应的基础设施的具体尺寸设计数据。最后,总结出老年人室外活动空间场所的设计内容,并依此提出了舒适化、弥补化、安全化、参与化的包容性设计理念。

关键词:城市公园;包容性设计;社会养老;娱乐养生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6-0044-04

收稿日期:2014-12-29

修回日期:2015-03-12

引言

21世纪的今天,中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养老体制将陷入危机时代。虽然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且中共十八大提出延迟退休和住房养老等一系列政策,但是制度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环境仍然是个社会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着眼于如何给老年人提供一个宜游、安全、舒适、有趣味的城市绿化空间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安度晚年。以肇庆市城市公共空间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市区内的4个代表性城市公园,包括宝月公园(已建多年)、城东公园(已建多年)、星湖湾公园(新建)和波海公园(新建),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及以问卷形式调查公园内活动的老年人、研究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总结出肇庆市老年人在公园中的活动特点、基础设施的使用尺寸、主要活动场所的特点等。结合调研问卷结果,指导城市公园公共空间对老年人的包容性设计,为增强城市公园中老年人活动的积极性提供参考,为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下的城市老年人营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地区,属于泛珠三角地区。

1.2 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法——从生理学、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等学科的角度来研究老年人的心理认知和行为习惯,以及步入老龄化社会后人们对周边环境的特殊要求,以便在设计时进行针对老年人的包容性设计。

调研分析法——在肇庆市城市公园中,选取了宝月公园、城东公园、星湖湾公园和波海公园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并对公园内的老年人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老年人在城市公园中的行为特点

2.1.1 老年人的活动特点

本次问卷调查总共采访了120位在公园中活动的老年人,问卷记录分为由老年人自己填写和调研者记录两种方式,其中女性受访者占总人数的55%。结果表明:老年人去公园活动频率达5-6次/周的有40人,占调查总人数33%;活动次数为1次/天的人数占28%;活动次数为一天多次的人数占14%;每次到公园活动和逗留时间达到1h以上的共有7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2%。从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去公园活动的频率高,逗留时间长,因此在设计城市公园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这个非常重要且特殊的人群,并将他们的活动空间设计得更加多样化,这样才能满足老年人的活动需求。

从图1可看出,老年人在城市公园中的活动项目主要是聊天打牌及带小孩游玩,其次是散步闲坐和健身锻炼。由此可推测,在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背景下,老年人们内心害怕变老,渴望实现个人价值和得到社会认可,他们通过帮忙看护家里小孩、与朋友聊天沟通来获取新的社会资讯,以便得到家人和社会的双重认可,实现个人价值。

调查还得知,49%的老年人觉得现有城市公园的活动空间太小和类型太少,希望能进行整改设计。从图2可以看出,他们希望增加可以进行活动健身、幽静养生以及文化娱乐的空间,并认为身体条件是老年人所有活动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从老年人的生理条件和心理需求来进行景观空间的设计安排。

2.1.2 老年人使用基础设施的尺寸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年人不满意城市公园中的公共基础设施,认为设施使用时不方便、不舒服和不安全的分别占受访人数的66%、77%和83%。老年人自身的身体状态和活动特点与普通成年人是有区别的,这就要求详细分析老年人基本活动空间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包括休息类、观赏类、指示性、服务性、游戏健身类建筑小品设施的设计颜色、材质、外观等,尤其是使用尺寸的大小,从而得到一套完整的符合老年人身体特征和心理反应的基础设施尺寸数据,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指导设计。

本次受访的老年人中,年龄在61-68岁区间的占总人数32.5%,比例最高,其次是69-76岁区间,占总人数24.2%,结合胡海滔等人研究并测量得到的老年人人体尺寸数据,设计出一套适用于61-76岁老年人在基本活动空间环境中基础设施的使用尺寸,如图3所示。图中A-1和A-2是休息类小品园林座椅的尺寸,适合两个老年人并排坐下,且设计靠背的倾角,让老年人可以舒适地休息。普通成年人的座椅靠背角度一般是103°-112°,而本设计中的座椅靠背角度是97°。B-1和B-2是观赏类小品栏杆的详图,栏杆由花圃隔开,仅用于观赏和防护,直接排除安全隐患,既安全又美观。图中C-1和C-2是指示性小品指示牌的详图,主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视力较差,身高也有所下降,所以降低指路牌、游览路线图等指示牌的设计高度,并把它们的正面稍向上倾斜,方便老年人仔细地阅读指示牌上的信息。图中D-1和D-2是服务性小品洗手台的设计详图,高度同样有所降低,并采用感应式的出水方式,方便老年人使用。游戏健身类建筑小品设施有健身类的四人肩关节锻炼器和益智类的康复绿篱“迷宫”,图中E的尺寸设计主要考虑老年人具有活动较缓慢和身体横向变大的空间使用特点。图中F-1和F-2是绿篱“迷宫”的详图,设计考虑老年人智力有所下降和反应较迟缓,此空间既可慢行健身,也可锻炼思考能力,达到益智的效果,累了还有绿篱边缘充当坐凳休息,一举多得。

2.1.3 老年人主要活动场所的特点

张剑敏提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可以分为户外活动中心、小群体户外活动场所、作息空间、步行空间、私密性空间与园艺场所,为本次研究公园活动空间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活动空间道路交通系统、活动场地空间大小以及老年人的活动场地参与性是城市公园活动场所设计的主要内容。问卷调查结果得知,一半以上的老年人是步行来到公园,其余均依靠交通工具到达,这说明城市公园活动空间的对外交通系统应该靠近居民区且与城市干道相连。相对而言,公园活动空间的内部交通系统应主要考虑可达性和使用度的问题。但是,对于公园改造性设计方案就应该尽量沿用原有道路布局,甚至把游人踩出来的道路加以设计,以保持熟悉度,再结合游人原有活动场地布局和新增功能性的设施来满足场地空间的需要。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到公园活动的老年人中完全健康的占62%,基本健康的占26%,因此在公园中活动的老年人基本上是行动能够自理的。但是,城市公共性空间的道路交通系统仍需要专门设计无障碍通道来满足介助及介护老人和残障人士的需求,却也无须到处设置扶手和围隔,空间划分过细显得太凌乱。

鉴于老年人视力减弱和行动能力减缓,现有城市公园的私密空间“可识性”不强,“被识性”也不好,老年人很难找到或识别这样的空间。因此,活动场地空间的类型应以开阔性和半开阔性的空间为主,便于老年人交流,但也应留少量可以独处和沉思的私密空间,此类空间的入口设计一定要醒目。活动场地空间的大小应以老年人的活动使用尺寸为宜,以不产生压抑感为准。

对于参与性整合设计,可以设置盆景园、树阵式小广场、茶座等供老年人进行各种日常交流活动,如逗鸟、唱戏、跳广场舞、打牌、下棋、喝茶闲聊等,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开展和参与一些文化娱乐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

2.2 城市公园老龄化下的包容性设计

2.2.1 舒适化的包容性设计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清闲,“游园交友”成为主要的交友形式,在公园内设置一些开放式盆景园、中心广场等场地供老年人集中开展主动性文化娱乐活动,改善游人到处唱曲等乱象。另外,建立中式风格的庭院和茶馆,让老年人可以交友闲聊、品茶赏景享受晚年生活。室外庭院可供老年人打牌下棋,围墙以及景观植物能够提供一定的空间围合感,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要。

2.2.2 弥补化的包容性设计

既要考虑老年人需要活动强度小的户外运动,又要合理调配资源降低改造成本,可利用公园内微地形坡地,设置环状缓步小径或铺置卵石,用于慢跑健身或者按摩。老年人的视力较弱,可设置灯光使路边更清晰、舒适。坡地的制高点可设计成健身广场来进行打太极拳等舒缓健身活动,最大程度发挥活动场地的弥补化功能。

2.2.3 安全化的包容性设计

水体是营造公园整体景观必不可少的元素。对老年人而言,水景和驳岸设计的景观性要求不高,水体旁的道路铺装防滑性好、护栏安全性高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2.2.4 参与化的包容性设计

迎合老年人对养生以及私密空间的需要,在公园规划时,植物景观的营造可以应用“香景观”来形成“健康园林”,在林中布置蜿蜒曲折的林间小道,途中设有环型花架、坐凳等停息点供游人享受光影、鸟语、花香的世界。同时可以利用香气调动嗅觉,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3 讨论与结论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当代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也是全世界其他国家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为了应对“未富先老”的社会现状,对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但同时,这样的社会背景对城市规划和绿地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挑战,例如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让老年人能在室外空间获得身心的愉悦感和认同感。

通过对肇庆市4个城市公园进行实地调研与问卷分析,研究和分析老年人在公园中的活动特点等内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符合老年人身体特征、心理反应的基础设施尺寸数据,包括休息坐凳、栏杆、指示牌、洗手台、四人肩关节锻炼器和益智类的康复绿篱“迷宫”等建筑小品。通过分析城市公园中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特点,总结出场所设计理念,以便为其它类似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植物景观性、生态性、使用者行为心理、个人审美等因素。本文主要考虑的是老年人的各种室外活动需求,方案注重功能性设计,结合使用者心理与感官体验进行针对性设计,解决公园规划设计中布局、功能性的问题。公园的整体布局结合周边环境因素来合理安排功能分区,整体构图能够与地块形状结合起来,道路布局加强可达性。另外设计中考虑到老年人活动能力较弱等问题,在活动场地以及设施的设计中注重方便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增强了老年人的可参与性,体现包容性的设计理念。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
基于AHP的城市公园体育资源评价体系及实证探究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立体绿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运用
城市公园景观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探讨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