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景观设计方法的演变
2015-05-30孔令军
孔令军
摘要:通过梳理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的演变过程,探讨了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发展形成的因由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研究景观形成的外部驱动力及解析相对案例,得出西方传统园林、自然风景园、城市公园是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发展的三个阶段。以自然为主线,从微观、宏观的不同层次及角度,把握了景观设计方法的演变规律。
关键词: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西方景观史;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6-0030-04
收稿日期:2014-10-15
修回日期:2015-02-05
1 概述
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是借助“比较法”分析其发展脉络来直观了解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发展演变的脉络,预示出其今后的景观发展趋势和方向。
景观学与各学科间的交叉使得景观学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势态,在景观规划设计的操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景观分析方法也多种多样。目前因研究者研究景观设计方法常存在如下两种倾向:一种为只针对景观学科发展演变历程按时间顺序做归纳梳理,没有形成系统的景观分析方法;另一种只涉及到方法研究,而没有研究其设计方法形成的必然成因。而恰恰是这种必然成因对未来景观发展趋势有着前瞻、预示性。
景观作为一种“境一象”存在,视觉效果和景观本体呈现出何种样态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意识与文化意涵,都将为风景园林作品专业解读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景观设计方法的形成、发展、实施作为分析内容,将哲学、艺术、政治、经济、社会意识与文化内涵对景观的折射、驱动力作为比较的外部分析因素,以助于研究设计方法的演变以不同历史阶段对“自然”的解读作为景观设计方法的演变研究主线,在“自然”与“人工自然”、自然美与人工美之间进行探讨(图1)。
2 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演变阶段
探讨研究园林景观设计方法的演变,必然要从景观规划学发展演变的视角进行研究与审视。一种景观发展趋势的形成也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设计方法的形成以及案例的最终验证。因此,以案例为分析对象、园林发展演变的背景为外部分析工具、“自然”为分析主线,来对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的设计演变进行研究探讨,则是一套完美的法则。
2.1 传统园林阶段
西方传统园林阶段,也是规则式园林发展阶段。时间为17世纪前,是西方园林形成的启蒙期。在西方园林发展史上,规则式园林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影响力远远超过不规则式园林。从古埃及的宅园再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都是以一定视觉构图规律来营造的。强调对称、规则、视野开阔,讲求严谨的几何构图,反映出人力对自然的影响,更强调人工美的重要意义。
2.1.1 古代园林(14世纪之前)
1)外部综合因素的影响
此时期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的园林形式和内容特征无不受其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宗教、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以古罗马的哈德良山庄(VillaHadrian)为例(图2),因其身处山地,建筑布局因山就势,中心部分的庭园建筑呈规则式布局,园中的花坛、廊架无不体现井然有序的规则美。同样,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的形成既有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又离不开建筑结构、灌溉技术、园艺、防水等工程技术发展的推波助澜。
2)人工化的自然,借自然之物以美化人工环境
古埃及的宅园、古巴比伦的宫苑、古希腊的文人园、古罗马庄园,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人工化的自然,借自然之物来美化人工环境。如:古希腊的圣林,最初起到的只是围墙的防护功能,后来逐步担当衬托神庙氛围的作用,甚至栽植果树来增加其观赏效果。又如:古罗马的托斯卡那庄园,黄杨Buxus sinica被修剪成动物,绿篱被修剪成栅栏以人工化的手段理水布树,体现了人工环境与人工自然的高度调和,人工景观丰富了自然景观。
2.1.2 中世纪园林(5-15世纪)
1)外部综合因素的影响
中世纪的西方园林由西欧园林、波斯伊斯兰园林及西班牙伊斯兰园林所组成。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前的1000多年中,其所骄傲的古代文化消失殆尽,西欧的政治经济、文化、美学思想的停滞都直接反映到园林的表现形式上。由于战争加剧、商业贸易衰落、教权集约,此时寺院园林盛行,城堡园林较为简朴,西欧园林也开始沉寂。而在今日西班牙境内的摩尔人却融入了富有东方意境的伊斯兰文化,创造了以阿尔罕布拉宫苑为代表的伊斯兰风格园林,它的诞生为园林景观增添了一笔亮色。摩尔式园林在中世纪时期盛极一时,对欧洲园林后来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人工景观为主,自然景观功能性渗透,装饰性服从实用性
此时期的西欧寺院庭园由于战乱而追求静谧环境的营造,建筑及园林都比较密闭,园林装饰性绝对服从于实用性。庭园内设置果园、草药园、菜园来满足使用者自给自足的需要。城堡庭院则为防御而缺少与外界的联系。11世纪后才逐渐添加了游乐和装饰性功能。随着战乱的平息,13世纪后期城堡园林才变得较为开放。而以印度泰姬陵(Taj Mahal)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却常使用大尺度的园林形式(图3)。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则借鉴罗马庄园的材料及设计方法,依地势开辟成台地,利用茂密的植栽来营造静谧的氛围。
2.1.3 文艺复兴期园林(15-17世己)
1)外部综合因素的影响
文艺复兴在促进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欧洲园林发展带来了久违的春风。此时人文主义者向往乡间的住所,在山坡上建立庄园,因此形成了兰特别墅Villa Lante式的台地园(图4)。法国境内大片的深林覆盖、河流穿越,对其景观风格有着很大影响。15世纪时期大兴土木建设宫苑,达到了欧洲规则园林的顶峰。与宫殿气势相协调的大面积刺绣花坛,是法国园林艺术上的突破,标志着其园林艺术的成熟。而此时期的英国对意大利、法国园林产生了浓厚的兴致,并开始建造私邸,汉普顿宫苑(Hampton ourt)即为此时期建成的。同时受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英国园林形成了独有的特点,如栽植绚丽的花卉来摆脱阴霾多雨天气带来的沉闷阴暗。
2)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规则式园林发展到极致
此时期的园林艺术因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而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意大利台地园依托于自然而存在,以园林人工美来美化衬托自然美,人工化的园林与自然景观渗透交融。勒诺特式园林,因其均衡严谨的构图、蓬勃的气势、修剪的花坛、独特的水体处理方法将人工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3)几何化的自然以视觉空间特征在园林布局中的体现
意大利园林理论先驱者阿尔贝蒂在《建筑十书》中提到的“迷园”,它的布局囊括了矩形、六边形等多种几何形状。而此时期的勒诺特尔式园,整个园林则编织在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从分明的几何网络之中。各个节点上布置的装饰物强调了几何形构图的节奏感。
2.2 自然风景园(18世纪)
随着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欧洲园林结束了规则式园林长期占主导的历史。自然式园林避免使用直线或无目的的任意线条,自然式的驳岸处理及植物配置、起伏的草坡、平缓的园路在考虑视觉效果的同时也体现了人工美服从自然美的设计方法,也更多的关注了人的行为需要。
2.2.1 英国风景园及其它欧洲风景园
1)外部综合因素的影响
英式风景园的产生离不开自然地理因素的作用,传统畜牧业的发展、多雨多雾的气候特色直接影响到英国的自然景观。虽受到中式造园方法的影响,但英式园林更多是模仿自然,而不是高于自然。布朗于18世纪改建的勒诺特式园,就是风景园改建的标准手法。
由于对勒诺特式园林风格根深蒂固的情节,18世纪初期风景式造园的开始阶段,法国仍然坚持传统的造园风格。到了中叶,也只昙花一现地流行肤浅的“英中式园林”。传统规则式园林修剪、维护管理费用巨大,文学艺术界也在宣扬返璞归真接近自然,因此,同时期的俄罗斯受英式园林的影响逐渐由规则式向自然式过渡,在新建自然式园林的同时也改造了许多规则式园林。
2)以自然为出发点,人工美服从自然美
18世纪英国的艺术家、作家认为,园林是基于自然而产生的,规则式园林是对自然的严重曲解和歪曲。要排除一切直线、几何曲线,人工因素必然服从自然因素这些文学艺术界的思潮为英式自然园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旖旎的牧场风光、起伏的丘陵、蜿蜒的小径、自然形态的植栽都是这时期自然式园林的显著特征。以建造于18世纪中叶的斯托海德园(Stourhead Park)为例,它的平面布局呈近三角形的不规则形状,湖中有岛、密植的重林、有张有合的水面、沿湖蜿蜒曲折的游路,充分体现了英国式传统园林特征(图5)。
将自然作为造园的主体,消除自然风景与园林的界限,将自然带入到园林设计中,抛弃直线及不自然的因素,这都体现了以自然为出发点,人工美服从于自然美的观念。
2.3 城市公园(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
此时期的园林设计者开始权衡自然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为单一阶层服务的园林开始面向民众敞开。园林设计者开始积极地改造城市环境,更好满足公众的休憩要求。因此,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公园相继产生。而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的建成真正地标志着西方园林步入了城市公园阶段(图6)。
2.3.1 外部综合因素的影响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期,欧洲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激增、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城市问题随之产生,如:交通拥堵、居住环境恶化、环境卫生问题等。这种缺乏规划而产生的城市突发性问题不断涌现。18世纪末独立战争结束后的美国,经济发展迅速,移民大量涌入,城市面貌大大改变,在这种变革趋势的影响下势必会形成新的园林概念。
2.3.2 权衡自然与环境效益,适应人的需求
为了改造城市环境,更好地适应大众的休闲需要,城市公共绿地与城市公园相继诞生。英国伦敦一些皇家传统园林在19世纪开始时逐步向民众开放,如:海德公园、摄政公园。19世纪中叶和下半叶,德国、法国先后修建了森林公园或城市公园,城市街道两侧也设置了小游园、林荫道,这些措施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此外,由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坚实地奠定了服务大众的造园思想,在考虑到各阶层休憩娱乐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权衡自然美和环境效益的关系。他提倡保护自然景观,并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式布局,植物选用乡土树种,而道路线型应为流畅的曲线,园路成环状布置,并以道路划分不同区域。这些原则对现代公园的规划设计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个时期的园林继承了英式风景园的风格特点,又将规则园与其和谐共存融为一体。更加注重自然与环境的效益关系,将园林的使用主体人的需求放在重要的地位。
3 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景观设计方法的归纳与总结
通过对西方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方法的分析及研究,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归纳,以“自然”为主线引导,从而总结出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为了使景观设计方法及其演变更加清晰,通过表1对设计方法特征、景观构图特点、具体设计方法等内容进行横纵向多维度说明。
4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以传统园林阶段为代表的几何化的自然设计方法,还是以自然为出发点,人工美服从自然美的自然风景园林阶段,或是权衡自然与环境效益,适应人的需求的城市公园阶段,每一阶段的景观设计方法和特征都有所不同。通过研究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的发展可以清晰的看到——西方园林设计方法的演变实际上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反映不同的园林自然观,设计的形式和方法从规则到非规则,非自然到自然,服务对象从只为少数人服务的私宅到适应最广泛民众的需求的城市公园发展,设计方法及园林设计的重点从最初的局部、具体、规整化逐步演变到宏观、抽象、自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