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鬼名鬼姓小史

2015-05-30采诗

寻根 2015年6期
关键词:命名文化

采诗

缘起

“鬼”字何意?我读书有限,至今仅识得五种:

一是“鬼”字本义,即以为人死后精灵不灭,称之为鬼。

若深究之,则古今中外文字学家中,我较喜欢日本学者白川静的诠释:象形,鬼之形,义指人鬼。古人相信人死后变鬼。“鬼”字的大头之形,表示鬼与活人形态不同。古字(甲骨4)未加“厶”,加有水滴状之物,表示喷洒香酒,予以清祓。也有“鬼”加祭神,指祭台之“示”的写法(甲骨3)。“厶”是后来加入的字素,“厶”似表示云气。后来演变出“魂”字。与人鬼相对,自然之神灵称“神”,二者合称为鬼神。

这是“鬼”字的主要之义,其他四种意思,乃次要之义。

二是星宿名,即鬼宿,二十八宿之一,朱雀七星之第二宿,有微弱之星四颗。

三是地名,《西域地名考录》中有“魔鬼”词条。魔鬼,主要是山谷名,位于新疆若羌县与青海交界之昆仑山区。它西起库木库里沙漠,东至布伦台,长100公里,宽30公里,海拔3000~4000米。南有高耸入云之昆仑山主脊,北有祁漫塔格山,阻挡了柴达木盆地夏季之干热空气。两山夹峙,雨量充沛,气候湿润,那棱格勒河穿越之,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牧草繁茂。然而,此处却被人们视为恐怖之鬼谷:每当黑云笼罩并伴之以闪电雷鸣,即可见蓝色鬼火,听到掘金者之号哭。后经科学考察发现,此处乃典型的雷击区,有大面积强磁性玄武岩,还有诸多铁矿脉及石英体,由于湿气受两山之阻,加之地磁场作用,常产生雷暴现象而致使地面突兀裸露目标遭受雷击。魔鬼,也是山丘之名,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与布克赛尔自治县交界处,因大小不等的山丘在风蚀作用下形成各种怪异形态,仿佛一座座古城堡,故亦有鬼城之称。另一处,则位于奇台县北部将军戈壁西北边缘卡拉麦里山诺敏地带,这里有规模宏大的风蚀奇观,俨然一座古城堡而屹立于苍凉大漠之中。总的来讲,“魔鬼城”大多是地貌学上对风蚀城堡或风城的俗称。

四是国名,见《山海经·海内北经》。鬼国,即一目国。《大荒北经》亦云:“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粟。”其国即鬼国。另有《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云:女王国之北,有鬼国。由此可见,传说中鬼国之所在,乃多处,非其一也。

五是姓氏。古人取名,原本思路甚广,以“鬼”字为姓也好,取名也罢,大概不仅仅取其本义。然而,这里我仅能假设古人取名即为主要之本义而讨论焉。

鬼名鬼姓钩沉

对于“鬼”字,现代人的意识里似乎是比较反感的:有谁愿意用它来做人的名字或姓氏呢?不,至于姓什么,那本是承继老祖宗的章法,我等岂敢乱来?让你姓“贾”你决不可姓“甄”。至于起名,叫什么不好,非得唤作“鬼”,那不是活见鬼了吗?

然而,古时候,我们中华民族,委实有过姓鬼的。相传黄帝时有大臣“鬼臾区”,到了商代仍有叫“鬼侯”的人。据说,鬼姓即源于此。徐铁生《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云:鬼姓另一源头,为唐时南诏哀牢夷姓。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云:“汉人传说‘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此论三代文化特点,虽属想象之说,然以古人言古史,毕竟有几分依据。”“商人尚‘鬼,则近于宗教玄想,与夏、周两族之崇重实际者迥异。”殷代,成千上万片龟甲兽骨上刻录着卜文,随时随地举行着祭祀仪礼,家家户户进行着祝告活动,到处洋溢着祝咒气氛。只有假想殷人的世界观,大概才能推测出:现世人的世界是短暂的,神和灵的世界才是永恒的。既然神与鬼相对,人死后即为鬼,以之为姓为名,即是永恒。以“鬼”字为姓为名之文化缘由,大概即在此:宗教玄想,超越人世。

殷墟卜辞中即有人名:小臣鬼、贞鬼。小臣,官名;贞,即贞人、卜人也。鬼,乃其姓氏。汉印有鬼骨,姓鬼,名骨,见《玺印姓氏征》。魏晋南北朝甚至唐代,皆有鬼姓。《宋史》卷二有鬼章,即青宜结鬼章;卷四百九十一有鬼啜尾,姓鬼,名啜尾。明代仍有姓鬼的,《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就收有:鬼力赤。大概到了清代乃至近代,仍有此姓,近人徐珂《清稗类钞·姓名类》“僻姓”条即载之。另外,古代巴人即苗族亦有鬼姓,见《苗学研究二·浅谈巴歌和夔鼓》。满族人亦有此姓,可参考关克笑编著的《满族姓氏寻根》。

我总觉得上古之国人在命名取字上,反而比现代人的文化意识开放得多。《史记·苏秦列传》中曾提到鬼谷先生,南朝宋人裴驷和唐代的司马贞解释为:“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鬼谷,地名也。扶风池阳、颍川阳城并有鬼谷墟,盖其人所居,因为号。”我们还知道,苏秦和张仪都曾拜师于鬼谷先生,可见其人不凡。

孤陋寡闻如我,翻看了许多史书,才发现少许以“鬼”字命名的胆大妄为者:

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人名官名索引》有“多鬼”“鬼”,似乎是人名。

金文中亦有取名叫“鬼”的,见“鬼壶”。

《后汉书》卷八十七有“榆鬼”,即破羌侯。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云:“鲜于修礼起义部将,有程杀鬼,见《魏书》卷十八广阳王深传。北齐叱列平,字杀鬼《北齐书》卷二一本传)。又卷四五樊逊传,有梁州刺史刘杀鬼。北齐乡老举孝义隽敬碑,有乡老孙啖鬼(《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二一)。隋白佛山造像题名,有斋主梁啖鬼(同上卷二四)。”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下层社会的翟姓父母,为亡女翟煞鬼所刻墓记石,最终为鲁迅收藏,见北京鲁迅博物馆文物档案记载(亦见鲁迅日记1918年4月14日)。

《南齐书》卷五有“赵鬼”。

《魏书·罗结列传》云:“罗结之子亦名杀鬼。”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有“然鬼”,同册还有“煞鬼(奴)”。

《随园随笔》卷二十六“姓名之奇”条云:“名之最可笑者,北齐有颜恶头,南唐有冯见鬼。”

《新唐书》卷一有“孟瞰鬼”。

《宋史》卷四十有“黄捉鬼”。

《宋稗类抄·方技》云:“张鬼灵,三衢人,其父使从里人学相墓术,忽自有悟见,因以鬼灵为名。”

《吴县志列传人名索引》有明代长洲县人名“金鬼谷”。

姜宝莲、赵强《陕西澄城周秦汉宫殿遗址调查简报》云其出土的简瓦上有三件陶文皆有“鬼”字,此“鬼”字“为工匠姓名”。

当代中国作家,似乎已经有了某种朦胧的意识:杨沫之子就叫“老鬼”,据说此乃中学时代之诨名,读来甚感亲切。不过,此等诨名早已有之。据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云,沈尹默之徽号乃“鬼谷子”。1992年年底,我在西安一家书店里闲逛,赫然发现一本漓江版小书《古龙妙语》,其责任编辑竟然叫“鬼子”;鬼子,原名廖润柏,新生代作家,小说有《苏通之死》《叙述传说》《走进意外》《被雨淋湿的河》等。我还在《读书》杂志2003年第11期见到有作者叫“鬼叔中”;2008年,竟然还有叫“鬼今”的作者。

道家取名

要想弄清楚道教文化的命名特点,还得简要了解儒家的命名文化。

愚以为,儒家命名文化,主要就是从周代命名文化、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命名文化而发展来的。《左传·鲁桓公六年》载有这样的取名原则:不用国名取名,不用官名取名,不用山川名取名,不用疾病名取名,不用畜生名取名,不用器币名取名。其他忌讳与限制还有:不以日月取名,不得与世子——太子、帝王和诸侯的嫡长子——同名。

以上五种命名方法,对后世影响最大者起码有三种。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上至帝王,下及庶民百姓,或因出生情况命名,或以祥瑞之字命名,或假借万物之名而命名者,真是数不胜数啊。

然则,汉代之大一统定于一尊,又独崇儒家,在命名取字上便造成一种弊病,即过于死板、呆滞而排他。凡是皇帝的名字、圣贤的名字,皆为大家所袭用,甚至用滥了还要大用特用。仅从上流社会考察其命名现象,即可发现:《汉书》中即有六个刘舜,八个刘禹,八个刘定,八个刘遂,九个刘顺,十个刘成,十一个刘光,十二个刘德,十二个刘贤,十四个刘福,十九个刘嘉——同姓名之泛滥,汉代乃开其先河。人名最初之意义——私有制的产物而标榜个性、彰显个人之图腾、常常是代表个人的一面旗帜的原始含义,早已荡然无存。

我们都知道,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个人意识觉醒的年代,这在思想上和文学上都有充分而清楚的表现。明乎此,我们才能较好地了解:为什么会是晋代,姓名文化空前繁荣,打破了儒家命名文化的独尊格局,道教命名文化之崛起,佛教命名文化得以迅速建立——儒、释、道,其命名文化乃三足鼎立,且同时尽显光彩。大概正是基于士工农商对汉代大一统命名文化单一性、排他性之不满的心理,取名作为国人所创造、运用和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即相类于饮食文化一样,应当是千人千口,酸甜苦辣、萝卜白菜各有所好才对呀。

道教命名文化,与佛教命名文化相向而行,其重要规则的建立,由前贤陈寅恪、周一良的钩沉而总结之,起码有以下特点:

第一,父、子、兄、弟皆可用“之”“道”字取名,而不能据以定世次(见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显然,此种取名规则,与儒家父子不能同名有异。

第二,辟邪祛鬼的命名习俗,旗帜鲜明而明诏大号,如罗杀鬼、梁啖鬼、黄捉鬼等(见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第三,以桃符、桃棒、桃树(吉祥物)取名,如繁桃树、高桃棒、欧阳桃杖等(亦见《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第四,以三尸命名。三尸,又叫“三彭”“三虫”,是道教用语。早在《论衡·商虫篇》《三国志·华佗传》中就谈到人体内所谓的三种虫,或称为“三尸神”。晋代《抱朴子》云:人身体里面有三种虫:上尸、中尸、下尸,即叫三尸,并于“庚申日”上天,言人之罪过。此日若清斋不寝,使之不能上天,则可避免,故必须守之使其不能上天,故曰“守庚申”。我大胆猜测:何以能永久守护之,让其不要上天?最好的办法,即以三尸——“蟲”取名,就能守住了。汉代以后,命名史中大量以“虫”字旁取名的例证,即能揭开其谜底矣——韩愈《师说》所云“李氏子蟠”的“蟠”字——以“虫”字取名的文化意义,即在于此吧?

当然,道教取名习俗之讲究,还有一些规则,兹不赘述。

无论是佛教文化之东传的乘虚而入,还是道教命名文化的本土生根而异军突起,皆对华夏命名文化的丰饶、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魏晋时期个性解放之思潮,最终能落到实处,即是呼唤取名文化不同于前代的一种创新,而道教命名文化的建立,恰恰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其取名之路径,已与儒家命名文化迥异。

日本人的鬼姓

然而,日本人在姓什么或取什么名字方面,思路奇特、心胸开阔,当属无可争议的世界之最,所以他们的姓名相同概率就相当低。这不仅因为他们拥有世界第一的姓氏——十二万多,而且和他们姓的那样绝门十分有关。试举一些鬼姓:鬼、鬼岳、鬼冢、鬼宅、鬼泽、鬼田、鬼神、鬼武、百鬼、鬼王、鬼城、五鬼、父鬼、鬼小岛、百目鬼、鬼面山、鬼小角;再如:鬼一、鬼丸、鬼俣、鬼八、鬼胜、鬼口、鬼子、鬼室、鬼尾、鬼山、鬼岛、鬼庭、鬼形、鬼木、鬼本、鬼束、鬼柳。

猜你喜欢

命名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谁远谁近?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小行星是怎么命名的等
中药命名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