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的魅力
2015-05-30高城
高城
高寒遥远的青藏高原,历来以其神秘吸引着太多人的向往。尤其那里的许多奇特民族民间文化,则更以其神秘而深厚的渊源以及浓浓的异域趣味和文化研究价值,吸引着全世界的人。传统藏戏“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姐妹”),就是诸多文化中比较典型的代表。
藏戏遍及整个中国藏区
据传藏戏因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据说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要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17世纪时,它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和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甚至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藏戏种类繁多,但主流的是蓝面具藏戏。
藏戏演出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为开场祭神歌舞表演;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主要是祝福迎祥。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大多数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戏有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
在西藏,藏戏主要流行于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这些地方每个大点的村镇和寺庙都有藏戏团。仅拉萨7县1区就有10个藏戏团,其中觉木隆藏戏团最有名。每年藏历七月初的雪顿节,藏戏观演成了主要内容,故雪顿节现也被称为藏戏节。藏戏作为中国戏曲中一种独特的戏剧艺术,以其神奇瑰丽、魅力弥久的辉彩,深受藏人喜爱,也引起来自国内外游人的浓厚兴趣。昂仁县的迥巴藏戏,是汤东杰布创建的蓝面具藏戏,在西藏诸多藏戏流派中最成熟、最有地方特色且技艺水平最高,尤其是它穿插了“堆”区的六弦弹唱、堆谐歌舞和酒歌为其突出特色。仁布县的江嘎尔娃藏戏,属西藏四大著名藏戏流派之一,系藏剧蓝面具著名的职业性戏班,也是以独有的风格享誉西藏及周边地区。
四川德格格萨尔藏戏(竹庆寺格萨尔藏戏),是甘孜德格的特色文化,是四川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藏戏是第五世佐钦法王土登·曲吉多吉于19世纪末创编的。现存于佐钦寺的80多具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的面具,是第五世佐钦法王根据自己的清静显现而制作,从那时到现在,西藏其他寺庙、各地方的格萨尔藏戏面具造型都是以佐钦寺的面具作为参照制作,并将藏传佛教的金刚舞融入其中,使其从佐钦寺传播到藏区各地。
青海藏戏主要流传在黄南、果洛、海南和海北等地,受四川佐钦寺演格萨尔史诗故事为主的影响,风格与格萨尔说唱艺术相似。
甘南藏戏藏语称“南木特”,即“传记”之意。又因在拉卜楞寺首次演出,故又称“拉卜楞藏戏”。甘南藏戏是从藏族民间舞蹈、民歌、僧歌演变而来。甘南藏戏有明显的汉地传统戏曲的影响,形成于1946年,它的出现同嘉木样五世活佛有关。嘉木样五世丹贝坚赞在拉萨学法讲经时多次观看藏戏,3年后回甘南拉卜楞寺编创甘南藏戏。编写剧本和导演任务交给了朗仓活佛。朗仓曾在北京居住近20年,与梅兰芳多有交往,他吸收京剧表演元素,先后写出《松赞干布》《冉玛拉》等剧本,并进行了排演。1946年冬,在嘉木样宫殿的大院里由嘉木样五世主持,首场演出了《松赞干布》,朗仓活佛亲自扮演戏中唐太宗的角色,观者如潮,盛况空前。1955年拉卜楞寺排演了第二部“南木特”藏戏——《达巴旦保》,同年拉卜楞寺“俄巴扎仓”(红教寺)排演了甘南地区第三部“南木特”藏戏——《智美更登》,并参加了西北五省区戏曲会演,受到大会奖励。自此,“南木特”剧目在甘南藏族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播。至20世纪50年代末,州内藏戏演出团队达36个。“文革”后,“南木特”藏戏获得再生,演出单位发展到几十个。1981年成立了“甘南州藏剧团”。1982年在合作举办了全州首届“南木特”藏戏调演,历时7天,盛况空前。甘南藏戏的演唱系说唱形式,表演细腻,韵白清晰,绘形绘色。甘南藏戏的剧目,主要以民间故事、佛经故事、神话故事、古典史诗为原本改编而成。它与西藏藏戏不同的是不戴面具,采用面部化妆方法。甘南藏戏目前已被列入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戏的艺术特点和面具
藏戏是现存中国戏曲剧种中最为古老的戏剧文化遗产之一,它在独特的藏族社会和人文环境中生长起来,自然具有藏民族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以至在世界剧林独树一帜。有专家称,藏戏作为中国戏曲中一个比较独特的民族剧种,它的虚拟写意的表现手法、程式化的表演手段及唱腔曲调和唱词的风格等都有些接近汉地戏曲,同时它又与世界古老戏剧中的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有某些相似之处,如面具戏、广场戏、仪式剧、宗教剧等特殊形态。
藏戏的演出样式分为三个部分:开场仪式戏“阿若娃”、正戏“雄”和吉祥收尾仪式“扎西”。开场仪式戏,主要是祭祀祈福;正戏,是由戏师分段介绍剧情和人物,分段表演;收尾戏,是集体歌舞,以祝福吉祥。藏戏的表演技巧有六功:唱、舞、韵、白、表、技。唱,就是唱各种人物传记内容,为自由节奏的散板;舞,就是广场戏,载歌载舞是为烘托场上演出气氛;韵,就是类似快板的韵白,主要用于讲解剧情;白,就是为丰富表演手段而增加的道白;表,就是表演,简单、纯朴,没有太多面部表情;技,指藏剧中的舞蹈和武功特技。
藏戏表演,古老面具与部分简单化妆相结合。伴奏,一般只有一鼓一钹两种乐器。
藏戏高亢嘹亮、清脆甜美的音韵与气势非凡的伴唱相得益彰,介绍剧情的连珠韵白,着重写意抒情的戏剧化、性格化的舞蹈以及穿插其间的民间歌舞、说唱、杂技和宗教乐舞、讲唱和仪式;还有戴着面具以及不戴面具以红、黑、白三种颜色化妆的表演和喜剧等,都有着很高的技巧。
藏戏的表演,与其他戏种有很大的不同,一出完整的藏戏可以一连演上三四天,甚至一个星期,也可以浓缩到两三个小时,这完全由戏师控制和决定。同时,在演出的时候,演员还要根据现场情况,穿插一些与剧情无关的戏剧片段,以调节气氛。藏戏的演出舞台很简单,往往是一个宽敞的坝子,且是在白天演出,无须灯光和更多的布景,只在演出场地树立经幡杆、悬挂汤东杰布唐卡画像就可以了。
演员不论是否扮演剧中角色,全部出场,围成半圈,轮到自己表演时,即出列表演,其余时间参加伴唱和伴舞。其基本演出格式是:先由戏师介绍一段剧情,然后由一个角色出来演唱一段,接着所有演员共同起舞或表演技巧,依此循环。其演出不分幕和场次,剧情讲解者和伴唱伴舞实际上起着分幕的作用。由于传统剧目一般都是流传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经典之作,所以大多数观众都熟悉戏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他们观看演出主要是欣赏剧中唱腔、舞蹈和特技等。因情节发展由戏师介绍,剧中人物可专心演唱或表演绝技。通过戏师巧妙安排,一台故事动人、唱腔优美、特技表演扣人心弦,并有同台演员帮腔伴舞的精美艺术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藏剧的演出服装较为简单,从头到尾只一套。演员一般不用化妆,戴面具。后来,渐将面具图案直接画在脸上,成为活的脸谱,或吸收内地戏剧人物化妆方法。但藏剧自身具有的传统特色人物面具仍没有丢掉。
藏戏面具,藏语称为“巴”,是藏戏艺术独有的面部化妆手段。它在藏戏形成之初就已出现,源于藏族原始宗教苯波仪式中戴面具的拟兽图腾舞蹈,以白面具最为古老,后来又演变出现了更为盛行的蓝面具。
藏戏的面具大体分为4个类别:第一类是平板式软塑面具,由皮革或呢料、绒布制作而成;第二类是半立体软塑面具,一般用布或者是在布层中塞入棉絮或比较绵软的兽毛制成;第三类是立体硬塑面具,一般是泥塑或者泥塑脱出纸壳或漆布壳绘制而成,用于藏戏中的魔怪角色和神舞角色;第四类是立体写实的动物精灵面具,有泥布硬塑的,也有用布料或皮革软塑的,多数是有头和皮毛的假面具。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身份不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则有很大的不同。如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代表纯洁;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代表柔顺;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代表吉祥;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的,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中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洞,以表现其朴实和敦厚。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更为鲜明突出,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藏戏的历史渊源和传承
藏戏的渊源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民间歌舞,二是民间说唱艺术,三是宗教仪式和宗教艺术。
据专家研究发现,藏戏最早起源于白面具戏,但时间不详。在8世纪建造的桑耶寺的落成欢庆场面壁画中,人们发现有3个白面具藏戏队演出的画面,与今天的白面具藏戏的开场仪式戏的演出形式很相似,这是迄今发现较早的藏戏资料。白面具戏情节和表演形式都很简单,故不为观众所爱。约到14世纪,藏传佛教噶举派高僧唐东杰布,为改变西藏交通不便的现状,立志要在西藏每一条江上架一座铁索桥,但苦于没有资金。当时招来建第一座桥的民工中有山南来的能歌善舞的七姐妹,于是唐东杰布灵机一动,吸收民间和宗教中各种戏剧因素编排了节目,设计了唱腔和动作,并改进鼓、钹伴奏,在白面具藏戏的基础上创建了蓝面具藏戏,让七姐妹排演,以宣传宗教,并为行善建桥募集资金。七姐妹聪颖俊丽,舞姿轻盈飘逸,歌声优美动听,观者赞叹她们是天女下凡,于是引得很多人捐款。藏语称仙女为“拉姆”,藏戏从此被称作“拉姆”。据《唐东杰布传》载,唐东杰布主持修建的铁桥、木桥达58座之多,码头渡口也有100多个。而修建如此之多的桥梁渡口,所需资金除靠其游说化缘所得外,主要是靠组织募捐演出藏戏来筹集的。唐东杰布在白面具戏表演艺术的基础上,改进面具为蓝色,结合本地各种歌舞和古老瑜伽功术、杂技等,编演了佛经故事《智美更登》等多出藏戏。从此,蓝面具戏逐渐形成。
随着嘎丹颇章地方政权的建立,藏戏特别是蓝面具戏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繁荣时期。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结合的戏曲表演艺术形式已经形成,出现了具有较高文学水准的戏曲文学剧本和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在民间,一些职业或半职业的藏戏戏班开始出现,藏戏在艺术风格上开始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到七世达赖时,出现了藏戏演出的盛会——雪顿节。在这个时期,五世达赖罗桑嘉错对藏剧的发展有诸多贡献。清顺治九年(1652年),他率众三千赴京晋见顺治皇帝,历史上第一次被中央政府以金册金印封为“达赖喇嘛”。五世达赖晋见期间在京住了两个月,后又在内蒙古代嘎(今凉城)逗留了三个月。在这五个月中,他见识了许多汉、蒙古、满等各民族的宫廷和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百艺等艺术表演,深受启发。返藏后,他将从拉达克传人的具有西域风格的歌舞加以改造,组织成立了西藏地方政府唯一的官营性专业歌舞队——噶尔巴。他在尚未亲政时,就授意和倡导寺院在酸奶宴会上,邀集一些在民间享有盛名的藏戏班子进哲蚌寺助兴演出,从而开创了“哲蚌雪顿”调演观摩藏戏的惯例。
之后,西藏逐渐形成了在雪顿节期间在罗布林卡举行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藏戏献演活动的习俗。五世达赖还曾指令其家乡琼结县白面具戏班宾顿巴分为两班,一为琼结扎西宾顿,一为盘纳若捏宾顿,到拉萨雪顿节演出。这期间,各地民间出现了专门改编加工并记录成文字的手抄或刻印的藏戏剧本,不少地方和部分色钦寺庙还组建了相对固定并带有职业性质的藏戏剧班。每年参加“哲蚌雪顿”的至少有几个白面具戏班和江嘎尔、希荣仲孜、工布卓巴等众多表演团体。从这个时候起,藏戏开始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戏剧艺术形式,演员也逐渐脱离寺院,职业演出剧团开始出现。藏剧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影响面逐渐扩大,繁衍出德格戏、昌都戏、门巴戏等多种戏曲剧种,并对一些兄弟民族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闻名于全藏区的迥巴藏戏,是唐东杰布亲自创建的,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以蓝面具派为代表,是后藏蓝面具藏戏中最古老的,也是西藏四大藏戏流派之一。迥巴藏戏班子是汤东杰布组织起的第一个戴蓝面具演戏的剧团,几百年来享誉整个西藏。剧团创建初始只是每年去日喀则给班禅演出,十三世达赖时,被达赖的一个亲信侍从介绍到拉萨参加雪顿节,演出的《顿月顿珠》备受赞赏,获得了达赖和噶厦政府优厚的奖励。从此,《顿月顿珠》作为迥巴剧团的保留剧目,每年都去拉萨参加雪顿节演出。
觉木隆藏戏团是藏戏创始人汤东杰布的学生唐桑组建的,擅演八大藏戏中的《卓娃桑姆》《白玛雯巴》《苏吉尼玛》,盛名一时。在西藏的各大节日里特别是雪顿节上,旧西藏地方政府每年都要特令觉木隆藏戏团到哲蚌寺和罗布林卡作压轴表演。
西藏和平解放后,自治区政府在原觉木隆藏戏班的基础上组建了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担负起传承和发展藏戏的任务。
藏戏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在藏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
但当前在多元化文化的影响下,藏戏也存在失传的危险。虽在边远的地区,藏戏依然很盛行,不少地方也只是在过节、喜庆时才表演一下。藏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多数为民间剧团,演出经费困难,演员待遇微薄;老艺人日益减少,年轻人多不太喜欢参加演出,传承断代;藏戏中多用古藏语,除老年人外,年轻人不容易听懂,观众人数在萎缩;藏戏故事情节发展缓慢,只用鼓和钹的伴奏过于简单,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丰富。一些从事藏戏研究的专家认为,除了保留传统经典八大剧目外,希望有责任感的剧作家们能够投身到藏戏新剧的创作中去,让新的、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藏戏剧作承担起传承和发展藏戏的历史重任。据悉,为让藏戏长久地流传下去,目前西藏正在积极地将藏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这让我们多少感到一些欣慰。